科技赋能田园:数字化解决方案开启智慧农业新篇章
在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政策推动下,我国农业正迎来数智化转型的重要机遇。政策要求加快农业智能升级,推动智能育种、种植和养殖等应用创新,大力发展智能农机、无人机和机器人等装备。同时,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将建成10.75亿亩并改造提升1.05亿亩农田,为农业现代化指明方向。在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下,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现代农业田间地头的数字化实践
现代农业已逐步从依赖经验种植转向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管理。以漫途科技远程采集终端MTD46-1-0A为例,该终端具备多协议通信和宽温工作能力,在农田中扮演“智能感官”角色。它集成4G全网通、以太网及RS485接口,支持多种通信协议,确保在复杂环境中稳定传输数据与连接设备,为农业全环节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农户可借助终端实时获取土壤湿度、温度、pH值,以及空气温湿度、风速、降雨量等关键参数,实现农田环境的精准感知与动态监控。这类终端与传感设备的普及,正推动形成智能灌溉、灾害预警、作物生长监测和绿色防控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显著提升了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多场景农业数字化监测:
大棚种植监测
基于远程采集终端MTD46-1-0A,及漫途科技推出智慧大棚监测方案。智慧农业温室大棚监测系统通过RS485接口接入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空气温湿度、光照、CO₂浓度、土壤温湿度及pH值等数据,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多维度监测。远程采集终端MTD46-1-0A通过4G或以太网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平台依据预设作物生长模型自动发出控制指令,联动卷帘、滴灌、风机、补光等设备,实现通风、降温、灌溉及补光的自动调节,有效提升作物品质与产量,推动设施农业向自动化、精细化转型。
田间土壤墒情监测
针对大田农业的水肥管理需求,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依远程采集终端MTD46-1-0A接入多深度土壤温湿度、盐分及氮磷钾等传感器,持续采集不同土层数据。远程采集终端MTD46-1-0A通过4G网络将信息远程传输至云平台,平台基于墒情趋势与作物需水需肥规律进行智能分析,生成灌溉与施肥建议,并可联动智能阀门与水肥一体化设备实现精准供给,既提升水肥利用效率,也保护土壤生态,推动农业实现节水节肥、增产增效。
水产/畜牧环境监控
在养殖领域,家禽牲畜养殖监控管理系统通过远程采集终端MTD46-1-0A接入氨气、硫化氢、溶解氧、pH、水温等传感器,对畜禽舍或水产养殖区内关键环境参数进行不间断采集与监控。数据经4G上传至云平台后,系统可对异常情况(如气体超标、溶氧不足)实时告警,并自动控制风机、水帘、增氧机等设备以改善环境,有效预防动物疫病,降低养殖风险,提升养殖场的智能化与标准化水平。
未来展望:数字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
农业数字化已从理念走向实践,成为推动农业转型的核心力量。智能设备与数字方案的规模化应用,正深刻改变传统生产方式,为产业注入新活力,构建起智能、高效、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图景。
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了生产与资源利用效率,更构建了面向未来的农业新范式。这一转变既体现科技对传统产业的赋能,也展现了数字时代农业的广阔前景,为全球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