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新启航]白光干涉仪在太阳能电池片栅线高度 3D 轮廓测量中的应用解析

引言

太阳能电池片的栅线作为收集光生载流子的关键结构,其高度、线宽、截面轮廓等参数直接影响电池的导电性能和转换效率。栅线通常为微米级金属线条(如银浆印刷形成,高度 5-20μm,线宽 20-50μm),传统测量方法(如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难以同时实现非接触、高精度的三维轮廓表征。白光干涉仪凭借纳米级垂直分辨率和快速三维成像能力,成为栅线高度及轮廓测量的核心技术手段,为电池片制造工艺优化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撑。

太阳能电池片栅线测量的核心需求

栅线测量需满足三项关键指标:一是高度测量精度,需达到 ±0.1μm 以内,以评估印刷厚度均匀性(厚度偏差超过 10% 会显著影响导电性);二是线宽与截面轮廓解析,需清晰区分栅线边缘与基底,获取线宽、高宽比等参数;三是大面积快速检测,单块电池片包含数百条栅线,需在数分钟内完成全片关键区域扫描,满足量产检测效率要求。

传统接触式探针测量易划伤栅线表面,且单点测量效率低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虽能成像,但垂直分辨率不足(通常 > 10nm),难以捕捉栅线高度的细微差异。白光干涉仪的技术特性恰好填补了这些短板。

白光干涉仪的技术适配性

高精度三维测量能力

白光干涉仪的垂直分辨率可达 0.1nm,横向分辨率达 1μm,能清晰识别栅线表面的纳米级起伏及高度梯度变化。通过相位解包裹算法,可直接获取栅线任意点的绝对高度值,测量重复性误差小于 0.5%,满足高度均匀性的严苛评估需求。例如,对高度 10μm 的银栅线,其测量偏差可控制在 0.05μm 以内。

非接触与表面兼容性

采用光学干涉原理,测量过程中与栅线表面无物理接触,避免了金属栅线(尤其是薄栅线)的形变或损伤。同时,其对金属表面的高反射率适应性强,无需额外涂层处理即可获取稳定干涉信号,兼容银、铜等不同材质的栅线测量。

高效成像与自动化分析

通过拼接扫描技术,白光干涉仪可在 5 分钟内完成 156mm×156mm 标准电池片的局部区域(如 10mm×10mm)扫描,覆盖数十条栅线。结合图像识别算法,可自动定位栅线位置、提取线宽(精度 ±0.5μm)、计算高宽比,并生成高度分布热力图,大幅提升数据分析效率。

具体测量流程与关键技术

测量系统配置

需配备中等数值孔径物镜(NA=0.5),平衡横向分辨率与视场范围(单视场可覆盖 3-5 条栅线);采用高亮度白光 LED 光源(光谱 400-700nm),增强金属表面的反射信号;结合压电扫描台(行程 100μm)实现 Z 向快速扫描(扫描速率 5μm/s)。测量前需用标准台阶样板(如 10μm 台阶)校准高度基准。

数据采集与处理流程

将电池片固定在真空吸附载物台后,系统自动对焦至栅线区域,进行三维扫描获取干涉数据。数据处理包括三步:一是栅线边缘识别,通过灰度阈值分割区分栅线与硅基底;二是高度提取,以基底平面为基准,计算栅线顶点高度及截面轮廓;三是参数统计,输出单条栅线的高度标准差、线宽均匀性等指标,以及多栅线的统计分布规律。

典型应用案例

在某 PERC 电池片(银栅线,设计高度 12μm,线宽 30μm)测量中,白光干涉仪检测出边缘区域 3 条栅线高度偏低(平均 10.2μm),高度标准差达 1.5μm,远超中心区域(标准差 0.3μm),推测为印刷网版边缘磨损导致,为调整印刷压力提供了直接依据。在铜栅线测量中,通过反射模式有效抑制了硅基底的漫反射干扰,成功识别出局部腐蚀造成的 500nm 深度凹陷。

应用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栅线边缘衍射干扰

栅线边缘的光学衍射会导致干涉条纹模糊,影响线宽测量精度。可采用亚像素边缘检测算法,结合多帧图像叠加降噪,将线宽测量误差控制在 0.3μm 以内。

大面积扫描的拼接精度

当扫描范围超过单视场时,拼接误差可能导致栅线高度数据不连续。通过引入标记点校准或采用全局拼接算法,可将拼接误差控制在 ±0.2μm,确保大面积测量的数据一致性。

大视野 3D 白光干涉仪:纳米级测量全域解决方案

突破传统局限,定义测量新范式!大视野 3D 白光干涉仪凭借创新技术,一机解锁纳米级全场景测量,重新诠释精密测量的高效精密。

三大核心技术革新​

1)智能操作革命:告别传统白光干涉仪复杂操作流程,一键智能聚焦扫描功能,轻松实现亚纳米精度测量,且重复性表现卓越,让精密测量触手可及。​

2)超大视野 + 超高精度:搭载 0.6 倍镜头,拥有 15mm 单幅超大视野,结合 0.1nm 级测量精度,既能满足纳米级微观结构的精细检测,又能无缝完成 8 寸晶圆 FULL MAPPING 扫描,实现大视野与高精度的完美融合。​

3)动态测量新维度:可集成多普勒激光测振系统,打破静态测量边界,实现 “动态” 3D 轮廓测量,为复杂工况下的测量需求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实测验证硬核实力​

1)硅片表面粗糙度检测:凭借优于 1nm 的超高分辨率,精准捕捉硅片表面微观起伏,实测粗糙度 Ra 值低至 0.7nm,为半导体制造品质把控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以上数据为新启航实测结果)

有机油膜厚度扫描:毫米级超大视野,轻松覆盖 5nm 级有机油膜,实现全区域高精度厚度检测,助力润滑材料研发与质量检测。​

高深宽比结构测量:面对深蚀刻工艺形成的深槽结构,展现强大测量能力,精准获取槽深、槽宽数据,解决行业测量难题。​

分层膜厚无损检测:采用非接触、非破坏测量方式,对多层薄膜进行 3D 形貌重构,精准分析各层膜厚分布,为薄膜材料研究提供无损检测新方案。​

新启航半导体,专业提供综合光学3D测量解决方案!

http://www.dtcms.com/a/356148.html

相关文章:

  • 【C语言】递归
  • 屏随人动+视觉魔方+多样主题+智能留言,涂鸦Wukong AI 2.0助力打造爆款带屏云台相机
  • 从0开始学习Java+AI知识点总结-28.Linux部署
  • PDF 24 Tools, PDF编辑工具, PDF压缩, PDF转换, PDF删除, PDF加密, 添加水印
  • 创业灵感第一集
  • OpsManage:基于Django的企业级AWS云资源运维管理平台
  • 《零基础入门AI:YOLOv2算法解析》
  • Vue开发准备
  • 医疗AI时代的生物医学Go编程:高性能计算与精准医疗的案例分析(四)
  • OpenHarmony设备使用统计深度实战:从数据埋点到信息采集的全链路方案
  • 使用 Bright Data Web Scraper API + Python 高效抓取 Glassdoor 数据:从配置到结构化输出全流程实战
  • C++ 8.28
  • Dify学习
  • Python 正则表达式完全指南:从基础语法到实战案例
  • 深入理解文本向量嵌入(Vector Embeddings):原理、实践与应用场景
  • Linux---gdb和cgdb
  • UML状态图中entry/do/exit动作的深入解析与C/C++实现
  • 《深度讲解 C 语言动态内存:函数用法、错误规避与经典笔试题》
  • 同类软件对比(二):VS Code 与 PyCharm 的 Python 开发对比与使用建议
  • JavaScript初识:给小白的第一堂编程课
  • Day20 常见降维算法
  • 沙箱操作工具
  • 机器学习(讲解)
  • ROS2 入门实战 —— 从环境搭建到第一次控制小乌龟(一)
  •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Altium Designer25——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版保姆级下载安装详细图文教程(附安装包)
  • linux网络编程-----TCP服务端并发模型(epoll)
  • [数组]27.移除元素
  • SQLServer日志文件损坏恢复办法
  • day13(练习题)
  • 卷积核尺寸如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