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5304 [GXOI/GZOI2019] 旅行者

题目大意

给定 n n n 1 ≤ n ≤ 1 0 5 1\le n \le 10^5 1n105) 个顶点 m m m 1 ≤ m ≤ 5 × 1 0 5 1\le m \le 5×10^5 1m5×105)条单向边,每条边都有一定的权值 w w w。然后,再给定 k k k 1 ≤ k ≤ n 1\le k \le n 1kn)个特殊点。求出 k k k 个顶点之间两两最短路的最小值。

分析

暴力做法

k k k 个顶点,以每个顶点作为起点跑一遍最短路,然后枚举。时间复杂度为 O ( k m log ⁡ n + n 2 ) O(km\log n + n^2) O(kmlogn+n2)

优化

在面对有多个起点的最短路问题时,比较适用的方法是,建立一个虚拟源起点用边权为 0 的边去连接它们。这样,就变为了一个只有一个起点的问题。
但由于,在此问题中, k k k 个顶点不仅是起点,也是终点。所以,到达它们的最短路长度一定为 0。只有次短路,才是起点通过一些边到达终点的有效路径。不过,这也可能会出现起点与终点相同的情况。因此,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求解出的是从 k k k 个顶点出发,到达其它顶点,且起点与终点不同的次长路长度。
设从 k k k 个起点出发到达顶点 G G G 的起点与终点不同的次长路方案为:
{ a 1 , a 2 , . . . , a s , G } \{a_1,a_2,...,a_s,G\} {a1,a2,...,as,G}
能够保证的是 a 2 , a 3 , . . . , a s a_2,a_3,...,a_s a2,a3,...,as 它们不可能是 k k k 个顶点的其中一个顶点。当 a s = i a_s = i as=i i i i G G G 的邻接点),方案变为 { a 1 , a 2 , . . . , a s − 1 , i , G } \{a_1,a_2,...,a_{s-1},i,G\} {a1,a2,...,as1,i,G}
方案的属性:

  1. 目的地。子方案的目的地变为 i i i
  2. 路径长度。原方案的路径长度为子方案的路径长度 + w ( i , G ) w(i,G) w(i,G)。由于,原方案求解的是次短路。因此,子方案的路径长度求解的是最短路或次短路。
  3. 起点。不能是顶点 G G G

所以,子方案反映的问题为:起点不能是顶点 G G G ,目的地是 i i i 的最短路和次短路。

但是,对于顶点 i i i 来说,它可以是很多顶点的邻接点。因此,这将产生:起点不能是顶点 G 1 G_1 G1 G 2 G_2 G2 G 3 G_3 G3、…、 G k G_k Gk ,目的地是 i i i 的最短路和次短路的问题。即使该求解能够完成,时间复杂度也至少达到 O ( n 2 ) O(n^2) O(n2)

思维点

由于,到达 G G G 的最短路径一定为 0,已经被确定。那么实际上,我们只需要求出起点不能是顶点 G 1 G_1 G1 G 2 G_2 G2 G 3 G_3 G3、…、 G k G_k Gk ,目的地是 i i i 的最短路问题。

而上述 k k k 个问题,实际上只需要两个问题就能完成求解。

  1. 目的地是 i i i 的最短路问题。(假设它的起点是 G 1 G1 G1,那么它与其它 “起点是 G 2 , G 3 , . . . , G k G_2,G_3,...,G_k G2,G3,...,Gk” 的结果是相同的)
  2. 目的地是 i i i 但起点与最短路不同的的次短路径问题。

示例程序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node {
	int to;
	long long val;
	int flag;
	bool operator< (const node& n) const {
		return val>n.val;
	}
};
const int N=1e5+10;
vector<node> G[N];
long long dis[N][2];
int vis[N][2],col[N],who[N][2];
int main() {
	int t;
	cin>>t;
	while (t--) {
		int n,m,k;
		scanf("%d%d%d",&n,&m,&k);
		for (int i=1; i<=n; i++) {
			G[i].clear();
			dis[i][0]=dis[i][1]=1e18;
			vis[i][0]=vis[i][1]=0;
			who[i][0]=who[i][1]=0;
			col[i]=0;
		}
		for (int i=1; i<=m; i++) {
			int x,y,z; scanf("%d%d%d",&x,&y,&z);
			G[x].push_back({y,z,0});
		}
		priority_queue<node> PQ;
		for (int i=1; i<=k; i++) {
			int x; cin>>x;
			col[x]=1;
			dis[x][0]=0;
			who[x][0]=x;
			PQ.push({x,0,0});
		}
		long long res=-1;
		while (!PQ.empty()) {
			node p=PQ.top();
			PQ.pop();
			if (col[p.to]&&who[p.to][p.flag]!=p.to) {
				res=p.val;
				break;
			}
			if (vis[p.to][p.flag]) continue;
			vis[p.to][p.flag]=1;
			int s=who[p.to][p.flag];
			for (int i=0; i<G[p.to].size(); i++) {
				int v=G[p.to][i].to;
				long long val=p.val+G[p.to][i].val;
				if (val<=dis[v][0]) {
					if (who[v][0]==s) {
						dis[v][0]=val;
					} else {
						dis[v][1]=dis[v][0];
						who[v][1]=who[v][0];
						dis[v][0]=val;
						who[v][0]=s;
						PQ.push({v,dis[v][1],1});
					}
					PQ.push({v,val,0});
					
				} else if (val<dis[v][1]) {
					if (who[v][0]!=s) {
						dis[v][1]=val;
						who[v][1]=s;
						PQ.push({v,val,1});
					}
				}
			}
		}
		cout<<res<<"\n";
	}
	return 0;
}

相关文章:

  • 嵌入式项目:STM32刷卡指纹智能门禁系统
  • ShardingSphere--02--数据分片
  • 基于嵌入式linux的数据库:SQLite
  • 分片机制如何理解?
  • Unity Shader 学习13:屏幕后处理 - 使用高斯模糊的Bloom辉光效果
  • 统计学中的得分函数(Score Function)是什么?它和Fisher信息矩阵有什么关系?
  • Golang笔记——Interface类型
  • JavaScript获取DOM元素语法总结(getElementsByName()、querySelector()、querySelectorAll())
  • 网络安全漏洞管理要求 网络安全产品漏洞
  • OC高级编程之GCD
  • C语言数据结构—二叉树的链式结构实现
  • 【ECMAScript6】
  • 【知识】PyTorch中不同优化器的特点和使用
  • Visual Whole-Body for Loco-Manipulation论文复现
  • hab 通信
  • 爬虫基础入门之爬取豆瓣电影Top250-Re正则的使用
  • 另外一个用于测试内存屏障差异的 C 语言示例程序(自己测试)
  • springboot集成jackson-dataformat-xml实现发送XML请求和XML响应参数处理
  • docker离线安装记录
  • 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笔记一:核函数
  • 国家统计局:中美大幅降低关税有利于双方贸易增长,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
  • 牛市早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出炉,4月经济数据将公布
  • 玉林一河段出现十年最大洪水,一村民被冲走遇难
  • 体坛联播|水晶宫队史首夺足总杯,CBA总决赛爆发赛后冲突
  • 高瓴、景林旗下公司美股持仓揭晓:双双增持中概股
  • 河南信阳:对违规吃喝问题不遮丑不护短,露头就打、反复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