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RH134 管理基本存储知识点

1. 对 Linux 磁盘进行分区时有哪两种方案?分别加以详细说明。

答:MBR分区:主引导记录(MBR)分区方案是运行BIOS固件的系统上的标准方案。此方案支持最         多四个主分区。在Linux系统上,您可以使用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来创建最多15个分区。对于         32位分区大小,使用MBR分区的磁盘的大小最多可达2TiB。

      GPT分区:对于运行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UEEI固件的系统,GPT是磁盘分区的标准,解决了        MBR方案的限制。GPT最多可提供128个分区。GPT方案为逻辑块地址分配64位,以支持最          多8泽字节(ZiB)或80亿太字节(TiB)的分区和磁盘。相较于MBR,GPT分区提供了额外的功能          和优势。GPT使用全局唯一标识符(GUID)来识别每个磁盘和分区。GPT使分区表变得冗余,          主要GPT位于磁盘的开头,备份次要GPT则位于磁盘的末尾。GPT使用校验和来检测 GPT头          和分区表中的错误。

2. 简单说下创建 MBR 磁盘分区涉及哪几个步骤?

答:1)查看磁盘信息:使用fdisk -l命令确认目标磁盘(如/dev/sdb),确保其未被占用且容量符            合需求。

       2)进入分区工具:执行fdisk /dev/sdb(替换为目标磁盘路径),进入交互式分区工具。

       3) 创建分区:输入n新建分区,选择分区类型(主分区p或扩展分区e)。指定分区编号(1-          4,主分区)、起始扇区(默认回车即可)和分区大小(如+10G表示 10GB)。

       4) 保存分区表:输入w保存设置,分区表会被写入磁盘,此时分区创建完成。

       5) 刷新分区信息:使用partprobe /dev/sdb 或重启系统,让内核识别新分区。

3. 创建 GPT 分区与创建 MBR 分区有什么不同?

答:MBR 分区主要使用传统工具fdisk(默认支持 MBR),部分老旧系统也可用 cfdisk(字符           界面)。MBR 最多支持4个主分区或 3 个主分区加 1 个扩展分区。

       GPT分区需使用支持GPT的工具,如gdisk(GPT版fdisk)、parted(支持MBR和GPT,需         手动指定)、sgdisk(命令行非交互式工具)等。而 GPT 支持最多 128 个分区。

4. 在创建分区时就会在分区上创建文件系统吗?

答:在创建分区时不会在分区上创建文件系统;

       创建分区只是在磁盘上划分出一段逻辑空间,而文件系统是在这个分区上建立的一种结构,           用来管理和存储文件。

5. 如何持久挂载文件系统?

答:要持久挂载文件系统,需要编辑 /etc/fstab 文件,在其中添加挂载信息。

       打开 /etc/fstab 文件,添加一行类似于 /dev/sdb1 /mnt/data ext4 defaults 0 2 的条目。这个条         目指定了分区设备、挂载点、文件系统类型、挂载选项以及用于文件系统检查的选项。

6. Linux 为什么要使用swap?

答:内存扩展:允许系统处理大于物理内存的工作负载。

       内存回收:将不活跃的内存页面移到交换空间,释放物理内存供活跃进程使用。

       系统稳定性:在内存不足时,避免进程崩溃或系统宕机。

7. 过度使用 swap 有什么缺点?

答:过度使用swap可能导致性能下降,因为磁盘访问速度远远低于内存访问速度。

       响应时间延迟:当系统频繁使用 swap 时,进程的响应时间可能显著延长。

       磁盘磨损:频繁的写入和擦除操作可能加速磁盘的物理磨损。

       系统稳定性:如果swap空间用尽,可能 导致系统崩溃或关键进程终止。

8. 如何持久激活交换空间?

答:创建交换文件或分区:使用dd命令创建一个文件或者使用 mkswap 命令将一个分区设置为             swap分区。

       编辑 /etc/fstab:添加一行类似于 /dev/sdX1 none swap sw 0 0 的条目,其中/dev/sdX1 是你         的 swap 分区或文件。

       启用交换:运行swapon -a 命令,启用所有已在/etc/fstab 中定义的swap

9. 使用哪个命令可以查看文件系统的UUID?

答:要查看文件系统的 UUID,可以使用blkid命令。

http://www.dtcms.com/a/331600.html

相关文章:

  • 考研408《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笔记,第四章(1)——指令系统概念(指令字长、N地址指令、定长和变长操作码)
  • H.264编码格式详解:Annex-B vs AVCC
  • 14、Docker Compose 安装 Redis 集群(三主三从)
  • 嵌入式学习笔记--MCU阶段--DAY12实时操作系统rt_thread1
  • Cypher注入详解:原理、类型与测试方法
  • 使用免费API开发口播数字人
  • 数智化与全球化,双轮驱动艾芬达持续引领行业变革
  • 嵌入式 - Linux软件编程:进程
  • PIDGenRc函数中lpstrRpc的由来和InitializePidVariables函数的关系
  • 什么是期权ETF分仓的意思呢?
  • 安全加固4(K8S最小化微服务安全)
  • java-JVM详解
  • 如何安装 scikit-learn Python 库
  • Azure微软云内网接入问题
  • 大规模调用淘宝商品详情 API 的分布式请求调度实践
  • ant design vue pro 1.7.8 自定义渲染菜单,多页签,keep-alive 详细教程 vue2.x版
  • day33-LNMP
  • PostgreSQL——视图
  • 六十五、【Linux数据库】MySQL表结构 、 MySQL键值
  • 重学JS-003 --- JavaScript算法与数据结构(三)JavaScript 基础调试方法
  • Codeforces 1042 Div3(ABCDEFG)
  • 【科研日常】使用tensorflow实现自注意力机制和交叉注意力机制
  • Java中Record的应用
  • Flink Stream API 源码走读 - socketTextStream
  • Spark Shuffle机制原理
  • STM32HAL 快速入门(七):GPIO 输入之光敏传感器控制蜂鸣器
  • 深入理解管道(下):括号命令 `()`、`-ExpandProperty` 与 AD/CSV 实战
  •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在智能家居能耗监测与节能优化中的应用探索(396)
  • 【漏洞复现】WinRAR 目录穿越漏洞(CVE-2025-8088)
  • JavaScript 解构赋值语法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