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886 滑动窗口 /【模板】单调队列【题解】
P1886 滑动窗口 /【模板】单调队列
题目描述
有一个长为 nnn 的序列 aaa,以及一个大小为 kkk 的窗口。现在这个窗口从左边开始向右滑动,每次滑动一个单位,求出每次滑动后窗口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例如,对于序列 [1,3,−1,−3,5,3,6,7][1,3,-1,-3,5,3,6,7][1,3,−1,−3,5,3,6,7] 以及 k=3k = 3k=3,有如下过程:
窗口位置最小值最大值[1 3 -1] -3 5 3 6 7 −13 1 [3 -1 -3] 5 3 6 7 −33 1 3 [-1 -3 5] 3 6 7 −35 1 3 -1 [-3 5 3] 6 7 −35 1 3 -1 -3 [5 3 6] 7 36 1 3 -1 -3 5 [3 6 7]37\def\arraystretch{1.2} \begin{array}{|c|c|c|}\hline \textsf{窗口位置} & \textsf{最小值} & \textsf{最大值} \\ \hline \verb![1 3 -1] -3 5 3 6 7 ! & -1 & 3 \\ \hline \verb! 1 [3 -1 -3] 5 3 6 7 ! & -3 & 3 \\ \hline \verb! 1 3 [-1 -3 5] 3 6 7 ! & -3 & 5 \\ \hline \verb! 1 3 -1 [-3 5 3] 6 7 ! & -3 & 5 \\ \hline \verb! 1 3 -1 -3 [5 3 6] 7 ! & 3 & 6 \\ \hline \verb! 1 3 -1 -3 5 [3 6 7]! & 3 & 7 \\ \hline \end{array} 窗口位置[1 3 -1] -3 5 3 6 7 1 [3 -1 -3] 5 3 6 7 1 3 [-1 -3 5] 3 6 7 1 3 -1 [-3 5 3] 6 7 1 3 -1 -3 [5 3 6] 7 1 3 -1 -3 5 [3 6 7]最小值−1−3−3−333最大值335567
输入格式
输入一共有两行,第一行有两个正整数 n,kn,kn,k;
第二行有 nnn 个整数,表示序列 aaa。
输出格式
输出共两行,第一行为每次窗口滑动的最小值;
第二行为每次窗口滑动的最大值。
输入输出样例 #1
输入 #1
8 3
1 3 -1 -3 5 3 6 7
输出 #1
-1 -3 -3 -3 3 3
3 3 5 5 6 7
说明/提示
【数据范围】
对于 50%50\%50% 的数据,1≤n≤1051 \le n \le 10^51≤n≤105;
对于 100%100\%100% 的数据,1≤k≤n≤1061\le k \le n \le 10^61≤k≤n≤106,ai∈[−231,231)a_i \in [-2^{31},2^{31})ai∈[−231,231)。
解析:
无法暴力T_T
暴力枚举的方式是进行 n−kn-kn−k 次循环,每次查找长度为k的区间的最值。这样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O(n^2)O(n2) ,无法通过本题。
单调队列
可以建立一个队列来维护这些数据。这个队列有一些特点就是:队列中的数都是原序列 aaa 中数字 aia_iai 的下标 iii ,队列随着窗口滑动而更新,保证队列中存的下标都处于当前窗口中。并且保持队首为窗口中最大数的下标。
如何实现
那么如何实现呢?假设我们找每个区间的最小值:将原序列中每个数 aia_iai 作为一个元素依次进行如下操作:如果队列为空,直接将当前元素下标 iii 入队。当队列不为空时,在加入新元素之前,检查队尾数 fff 代表的原序列数 afa_faf 是否小于 aia_iai ,若小于,则将队尾数删除,多次判断,直到队尾数 fff 代表的原序列数 afa_faf 大于 aia_iai 或队列为空。然后将 iii 放入队尾。再检查队首数 sss ,若 sss 已在我们的区间外,则将队首删去。则每段区间的最大值就是操作完的队列的队首数 sss 表示的原序列数 asa_sas
正确性验证
那么为何这样实现是正确的呢?因为我们的操作都保证了队列中的数 xxx 表示的 axa_xax 一定是单调递减的,且 asa_sas 一定是最大的,当 asa_sas 不在序列后,队列中第二个数 ttt ,一定满足 t>st>st>s。虽然 ttt 与 sss 没有必然的数量关系,但是 a(s+1)→(t−1)<at<asa_{(s+1)→(t-1)}<a_t<a_sa(s+1)→(t−1)<at<as,也就是说只要 ata_tat 还在序列,ata_tat 一定就是最大值!
几个注意点
但是注意最小值并不是每次操作之后队尾 fff 表示的数 afa_faf ,因为在之前的操作中可能存在最小值在队尾,而新判断的元素 ai>afa_i>a_fai>af 导致 afa_faf 被出队,iii 入队,而 aia_iai 并不是区间最小值。所以与求最大值相似,求最小值要条件相反地建一个单调队列。
由于开始时 i<ki<ki<k ,队列的变化无法表达整个区间,等到 i≥ki \geq ki≥k 了,才可以表示第 i−k+1i-k+1i−k+1 个区间的最值。
代码实现
由于两端都有出队操作,STLSTLSTL 中的普通队列 queuequeuequeue 已经无法满足。所以用 STLSTLSTL 中另一个神奇的双端队列 dequedequedeque。
deque相关
deque介绍:
首尾都可插入和删除的队列为双端队列。
deque声明:
deque<元素类型> 名称; 例: deque dq;
deque在本题中可能用到的函数:
- 队列名.push_back(x); 把x插入队尾后
- 队列名.push_front(x); 把x插到队首
- 队列名.back(); 返回队尾元素
- 队列名.front(); 返回队首元素
- 队列名.pop_back(); 删除队尾元素
- 队列名.pop_front(); 删除队首元素
- 队列名.empty(); 判断双端队列是否空
- 队列名.clear(); 清空双端队列
CoDe
代码与解析基本相符,注释略。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k;
int a[1000005];
int mn[1000005];
int mx[1000005];
deque<int>dq;
int main(){cin>>n>>k;for(int i=1;i<=n;i++){cin>>a[i];}for(int i=1;i<=n;i++){while(!dq.empty()&&i-dq.front()+1>k) dq.pop_front();while(!dq.empty()&&a[dq.back()]>a[i]) dq.pop_back();dq.push_back(i);if(i>=k){mn[i]=a[dq.front()];}}for(int i=k;i<=n;i++){cout<<mn[i]<<' ';}cout<<endl;dq.clear();for(int i=1;i<=n;i++){while(!dq.empty()&&i-dq.front()+1>k) dq.pop_front();while(!dq.empty()&&a[dq.back()]<a[i]) dq.pop_back();dq.push_back(i);if(i>=k){mx[i]=a[dq.front()];}}for(int i=k;i<=n;i++){cout<<mx[i]<<' ';}return 0;
}
当然你用自己手写的双向队列来实现操作也可以,代码就不放了。我看其他大部分人都是用手写双向队列来实现操作的,代码很好找。
单点队列一般不作为单独题目出现,而是作为动态规划的一种优化出现在一些较难的动态规划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