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深度学习3】向量化(Vectorization)

向量化(Vectorization) 是一种将数据转换为向量(或矩阵、张量)形式,并利用线性代数运算(如矩阵乘法、向量加法等)替代循环操作的技术。它是提升计算效率、简化模型实现的核心手段,尤其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至关重要。

例如在python中,c等于a(一维n个元素的数组)×b(一维n个元素的数组)可以用:

c = np.dot(a,b)#np是numpy的别名

代码速度会比用for循环快很多。

深度学习使用CPU和GPU都可以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拥有并行的指令,只是GPU更擅长(更快)。


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使用循环,而使用向量化提升速度。

numpy中有很多向量化计算的函数:

import numpy as np
#v = [v1,v2,……,vn]
u = np。zeros((n,1))#初始化u为全0的向量
u = np.exp(v)#u等于v中各元素计算指数e^vi
u = np.log(v)#对数u = logv
u = abs(v)#绝对值
u = maximum(v,0)#计算所有元素和0之间相比的最大值
u = v**2#每个元素的平方

逻辑回归中向量化的使用

这是用循环方法写的例子,例子中有两个特征dw1和dw2,如果多的话需要用for循环处理。

如果要去掉这个可能存在的for循环:

初始化时不用把每个dw都等于0,可以令dw = np.zeros(n-x,1);#把所有的w放在一个dw数组中。

dw计算时,dw+=x^(i)dz^(i)

最后dw/=m

 


完全不使用显示for循环的逻辑回归

逻辑回归正向传播

x为单个样本,w为权重,b为偏置,z为线性的中间产物,a为经过sigmoid激活后的输出(概率)

1.计算z = wx+b

2.计算

使用numpy向量化后(把所有输入特征x放在一个X向量中):

第一步:

Z = np.dot(w.T,X)+b

b是一个实数,但是python会自动把它扩展一个1×m的向量[b,b,……,b],这种操作叫广播

第二步:

dz样本的预测值与实际标签的差(误差),dw为权重的梯度(更新量),db为偏置b的梯度(更新量)

dz = A-Y

db = 1/m np.sum(dZ)

dw = 1/m X dZ^T

 

对于外面的大for循环:

Z = np.dot(w.T,X)+b

A = sigmoid(Z)

 

上面那段代码不用for循环会变成下面这个样子(α是学习率):

 

http://www.dtcms.com/a/325734.html

相关文章:

  • SpringUI Axure元件库:重塑高效原型设计的专业工具集
  • Agent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库存优化与需求预测
  • 从ELF到进程间通信:剖析Linux程序的加载与交互机制
  • QT之键盘控制虚拟遥控系统开发总结
  • Qt串口通信中继电器状态解析的优化实践
  • 跨平台、低延迟、可嵌入:实时音视频技术在 AI 控制系统中的进化之路
  • c++ 常见关键字
  • 带简易后台管理的米表系统 域名出售系统 自适应页面
  • 适用于高质量核磁共振(NMR)的溶剂推荐
  • 未来物联网大模型:物联网硬件+底层驱动+AI 自动生成和调优LUA脚本,
  • Maven 的 module 管理
  • 变频器实习总结13 传统数据存储、OSS和云数据库 RDS
  • 【11-计算机视觉介绍】
  • C#/.NET/.NET Core技术前沿周刊 | 第 49 期(2025年8.1-8.10)
  • 常用设计模式系列(十九)- 状态模式
  • Flink TableAPI 按分钟统计数据量
  • 电路笔记参考图
  • 老式大头显示器(CRT)和当前最高分辨率的LED显示器对比
  • 掌握do-while循环:从语法到运用
  • IoT/实现和分析 NB-IoT+DTLS+PSK 接入华为云物联网平台IoTDA过程,总结避坑攻略
  • DeepCompare文件深度对比软件:权限管理与安全功能全面解析
  • Day12 Maven高级
  • openpnp - 顶部相机环形灯光DIY
  • 基于AI量化模型的比特币周期重构:传统四年规律是否被算法因子打破?
  • Apple Intelligence
  • 代币化股票的崛起:比特币安全吗?
  • Linux操作系统从入门到实战(十九)进程状态
  • SpringBoot 实现 Excel 导入导出功能的三种实现方式
  • SpringBoot 自动配置核心机制(面试高频考点)
  • 随身WiFi技术军备赛白热化:WiFi6架构下放中端市场,格行中兴华为三足鼎立;从芯片到场景的 10 款标杆产品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