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管理实战
第一部分
OSI和TCP/IP简介
OSI简介
OSI(开放系统互连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
优势:开放,厂商兼容,易于理解和学习,模块工程化,故障排除
七层模型和传输的数据单元
物理层:比特流的传输---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MAC地址,局域网---帧
网络层:IP地址寻址,IP路由---包
传输层:建立端到端的传输---段
会话层:建立半双工,全双工---数据单元
表示层:格式/压缩/加密---数据单元
应用层:应用程序/原始数据---数据单元
TCP/IP简介
TCP(传输控制协议)/IP(互联网协议)
五层模型
物理层:传输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MAC地址/局域网
网络层:IP地址/寻址/路由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传输
应用层:建立半双工,全双工,格式/压缩/加密,应用程序/原始数据
四层模型
网络接口层:传输比特流,MAC地址/局域网
网络层:IP地址/寻址/路由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传输
应用层:建立半双工,全双工,格式/压缩/加密,应用程序/原始数据
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区别
OSI: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是七层模型
TCP/IP: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当今通信标准,是四层模型
封装和解封装
封装:
用户信息转换为数据(应用层)
数据转换为数据段,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建立一条可靠的连接(传输层)
数据段转换为数据报,并在报文头部加上逻辑地址,这样每个数据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网络层)
数据报转换为数据帧,以便在本地网络中传输。在本地网络上,使用硬件地址唯一标识每一台主机(数据链路层)
帧转换为比特流,采用数字编码和时钟方案,使用某种介质发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