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网络管理实战

第一部分

OSI和TCP/IP简介

OSI简介

OSI(开放系统互连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

优势:开放,厂商兼容,易于理解和学习,模块工程化,故障排除

七层模型和传输的数据单元

物理层:比特流的传输---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MAC地址,局域网---帧

网络层:IP地址寻址,IP路由---包

传输层:建立端到端的传输---段

会话层:建立半双工,全双工---数据单元

表示层:格式/压缩/加密---数据单元

应用层:应用程序/原始数据---数据单元

TCP/IP简介

TCP(传输控制协议)/IP(互联网协议)

五层模型

物理层:传输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MAC地址/局域网

网络层:IP地址/寻址/路由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传输

应用层:建立半双工,全双工,格式/压缩/加密,应用程序/原始数据

四层模型

网络接口层:传输比特流,MAC地址/局域网

网络层:IP地址/寻址/路由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传输

应用层:建立半双工,全双工,格式/压缩/加密,应用程序/原始数据

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区别

OSI: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是七层模型

TCP/IP: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当今通信标准,是四层模型

封装和解封装

封装:

用户信息转换为数据(应用层)

数据转换为数据段,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建立一条可靠的连接(传输层)

数据段转换为数据报,并在报文头部加上逻辑地址,这样每个数据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网络层)

数据报转换为数据帧,以便在本地网络中传输。在本地网络上,使用硬件地址唯一标识每一台主机(数据链路层)

帧转换为比特流,采用数字编码和时钟方案,使用某种介质发送出

http://www.dtcms.com/a/323667.html

相关文章:

  • B.10.01.6-DDD领域驱动设计:从理论到落地的完整指南
  • 【LLM实战|langgraph】langgrpah基础
  • WD5030A 芯片,24V降12V,输出电流15A,高度集成实现高效能与低成本的完美平衡
  • 如何免费配置各类AI API_Key?(附接入后测试)
  • 创建一个django项目
  • 日语学习-日语知识点小记-构建基础-JLPT-N3阶段(15):文法+单词第5回
  • 生产环境某业务服务JVM调优总结
  • DAY35打卡
  • [IOMMU]面向芯片/SoC验证工程的IOMMU全景速览
  • FMS 2025存储峰会获奖技术全景解读
  • 【linux基础】Linux命令提示符解析与操作指南
  • c++ 容器vector基础
  • 北斗变形监测技术应用与案例解析
  • RK3568 U盘/TF卡镜像更新
  • Mysql笔记-系统变量\用户变量管理
  • 学习嵌入式第二十四天
  • 【Python 语法糖小火锅 · 第 1 涮】
  • Vulnhub----Beelzebub靶场
  • 每周算法思考:栈与队列
  • 使用lightGCN完整训练用户 + 商品向量的 3 步指南
  • 在JVM调优时,你关注哪些指标?
  • 裸露土堆识别准确率↑32%:陌讯多模态融合算法实战解析
  • 20250808组题总结
  • C++11中的移动语义
  • Python训练营打卡Day27-类的定义和方法
  • 【后端】Java Stream API 介绍
  • C++11 ---- 线程库
  • 机器学习(西瓜书)学习——绪论
  • 编译技术的两条演化支线:从前端 UI 框架到底层编译器的智能测试
  • 通过MQTT实现OTA升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