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对话访谈|盘古信息×冠捷科技:全球制造标杆的智能化密码

在全球制造业版图中,冠捷科技无疑是一个耀眼的名字。作为全球最大的液晶显示器制造商,其产品涵盖各类显示器、平板等品类,市场占有率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这样一家在全球制造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企业,如何持续领跑?其背后的智能化转型之路,或许能为我们揭开全球制造标杆的神秘面纱。

近日,广东盘古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盘古信息)CTO 刘鹏与冠捷科技福清 SMT 车间负责人林立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围绕冠捷引入盘古信息 IMS 系统后的制造革新,探寻全球制造布局下的标杆之道。

系统更迭:从“够用”到“领跑”的必然选择

冠捷在制造领域深耕多年,拥有深厚的底蕴。在引入盘古信息 IMS 系统之前,冠捷使用自有系统已达十余年,期间不断打补丁,也曾觉得“挺顺”。但随着工业化、自动化尤其是数据化的飞速发展,旧系统在人机交互、数据呈现、底层数据抓取等方面逐渐跟不上需求,遭遇了发展瓶颈。

“我们希望能重新导入一套系统,满足冠捷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使用需求。”林立的话语道出了冠捷对系统的长远考量。在对比了众多进口厂商后,冠捷最终选择了盘古信息。“无论是性能比还是价格比,盘古信息都更具优势。”

实效凸显:品质与效率的双重飞跃

自 2022 年引入盘古信息 IMS 系统,经过一年半的实践,其为冠捷带来的改变是实实在在的。

  1. 从品质来看,冠捷的产品涵盖代工与自有品牌,客户面广且对品质要求严苛。而通过盘古信息 IMS 系统,冠捷的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以直通率为例,目前实际直通率已达到 99.34%,这一数据的背后,是系统在质量管控各环节发挥的强大作用。
  2. 在效率方面,冠捷面临着小批量多品种的挑战,一条生产线一天甚至要换线 8 到 10 次。盘古信息 IMS 系统通过智能分析换线效率、预测切换高峰与低峰等,帮助冠捷提前做好人员、物料等资源协调,确保了生产关键指标的高水准运行。

林立表示,基于内部计算,投入的资金有望在 2 年内回收,甚至可能超过预期。这充分说明了盘古信息 IMS 系统在提升生产效益方面的显著成效。

管理革新:从 “追溯工具” 到 “智能中枢”

“过去的系统更多是品质追溯和查询工具,而盘古信息 IMS 系统更像是一个管理工具。” 林立的这一感受,道出了新旧系统的本质区别。

通过盘古信息 IMS 系统,冠捷构建起了类似“管理的 Sensor”的体系。在战情中心的看板上,管理人员能快速获取人力到岗情况、设备运行状态、设备稼动状况、CPH 值、OEE、直通率等关键信息,10 秒钟内就能掌握工厂的整体情况。

系统就像在工厂部署了无数个数据传感器,实时捕捉生产、品质、效率、物料等各方面的异常信息。基于这些海量数据,通过计算模型和算法,转化为管理决策的依据,实现了资源的最优匹配和调度。管理人员无论身处何地,通过手机等设备就能快速获取工厂信息,让管理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

智能升级:赋能柔性生产与全球布局

盘古信息 IMS 系统为冠捷带来的不仅是当下的改变,更支撑了其柔性化、定制化生产,助力其全球制造布局。

  1. 系统与WMS 系统、AGV、智能方舱亮灯货架、分拣机器臂、X-RAY 点料机等智能硬件设施深度融合,实现了物料精细化管理、自动出入库、自动配送等。在生产过程中,系统实时监控生产进度及要素状态,基于前置时间提前通知换线准备,结合 SPI 及 AOI 设备检测数据进行 SPC 统计分析和智能安灯管理,提高了换线效率和上料防错能力。
  2. 同时,系统导入过程管理引擎,支持自定义工序、快速配置采集项等,能快速响应产线管控需求。通过人脸识别、射频识别等技术,实现了作业指导书智能分发、人员技能管理、产品信息关联及防错等管理。
  3. 各环节的系统数据汇聚到战情中心,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实时动态映射制造现场,为不同层级人员提供决策支撑数据,让管理人员随时随地掌握关键 KPI,为操作人员提供具体工作任务等,实现了智能制造全场景的打通。

冠捷科技在全球制造领域的标杆地位,离不开其对精益制造和信息化的深刻理解与实践。而盘古信息 IMS 系统的引入,无疑为其在智能化转型的道路上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更多制造企业的升级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在全球制造格局不断演变的当下,以冠捷为代表的企业正通过智能化手段,持续刷新着全球制造的新高度。

http://www.dtcms.com/a/319376.html

相关文章:

  • 鸿蒙类型转化Json转map
  • 【实录】NestJS 中的 IoC
  • 动力电池点焊机:效率质量双提升,驱动新能源制造升级
  • 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可持续发展:IT架构演进与管理模式迭代
  • [盛最多水的容器]
  • WPS定制设置成绿色软件
  • Go语言Ebiten坦克大战
  • ADC常用库函数(STC8系列)
  • 现代制冷系统核心技术解析:从四大件到智能控制的关键突破
  • 客户管理系统的详细项目框架结构
  • 从房地产企业运作观企业能力建设
  • (第八期)VS Code 网页开发入门指南:从零开始掌握前端开发工具
  • Leetcode——菜鸟笔记2(移动0)
  • 92. 反转链表 II
  • 【实时Linux实战系列】实时分布式计算架构的实现
  • DataEase官方出品丨SQLBot:基于大模型和RAG的智能问数系统
  • 机柜指示灯识别误报率↓85%:陌讯多模态融合算法实战解析
  • Linux 内核:节点创建汇总
  • NFS 服务器
  • 【运维进阶】NFS 服务器
  • 16.Home-懒加载指令优化
  • .NET 10 新增功能系列文章5——C# 14 中的新增功能
  • latex in overleaf快速通关论文排版
  • E频段无线射频链路为5G网络提供高容量回程解决方案 — 第一部分
  • Linux(17)——Linux进程信号(下)
  • 【RabbitMQ面试精讲 Day 14】Federation插件与数据同步
  • 剑指offer第2版——面试题1:赋值运算符函数
  • 《常见高频算法题 Java 解法实战精讲(2):堆栈与递归》
  • 【RabbitMQ面试精讲 Day 15】RabbitMQ故障转移与数据恢复
  • Java快速入门:包(Package)与导包(import)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