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日记研究:一种深入了解用户真实体验的UX研究方法

在用户体验(UX)研究中,我们常常需要了解用户在真实世界中如何与产品互动。然而,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很难像“特工”一样全天候跟踪用户。这时,“日记研究”(Diary Studies)就成了一种非常有力的工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什么是日记研究、它的执行步骤、适用场景,以及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帮助你更好地运用这种方法。


1. 什么是日记研究?

日记研究是一种纵向研究方法,要求参与者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通常为几天到几周),通过日记、照片、视频或录音等方式,记录他们与产品相关的活动、感受、想法和行为。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记录追踪,帮助研究者捕捉到那些无法在短时间或实验室环境中观察到的、随时间变化的用户行为和态度。


2. 日记研究的执行过程(五个步骤)

第一步:招募合适的参与者

招募是成功的第一步。你需要找到符合你研究目标的用户画像的参与者。在招募时,务必清晰地告知他们:

  • 研究时长:研究将持续多久?
  • 参与频率:每天需要记录几次?
  • 记录方式:使用什么工具记录?
  • 报酬:他们将获得什么样的报酬?

明确的沟通能确保参与者对研究有正确的预期,从而提高参与度和数据质量。

第二步:创建日记表单

日记表单是收集数据的核心工具。你可以使用多种形式,例如:

  • 问卷工具:利用问卷星腾讯问卷等工具创建每日的问卷,定时推送给参与者。
  • 即时通讯工具:创建一个微信群钉钉群,让参与者每天在群内打卡并提交记录。
  • 其他方式:使用电子邮件或纸质日记本等传统方式。

为了避免“打扰”用户,你可以选择侵入式(又称体验抽样法)或非侵入式两种方式:

  • 侵入式:在一天中的特定时间点向用户发送简短问题(例如:“你现在在使用App吗?”)。
  • 非侵入式:让用户自行选择在一天的特定事件发生后,或在一天结束时进行记录。

第三步:与参与者进行介绍

在研究正式开始前,与每位参与者进行一次简短的介绍。这个环节非常重要,你需要:

  • 自我介绍:建立信任。
  • 解释期望:再次明确研究目的、任务和报酬。
  • 深入访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进行一次简单的访谈,了解他们的背景,为后续的日记内容提供更多上下文。

第四步:收集和跟进日记

在研究进行期间,你需要持续关注参与者提交的日记。

  • 及时检查:确保他们有按时提交。
  • 解决问题:如果参与者遇到技术问题(比如原型机故障),要及时提供帮助。
  • 鼓励详细记录:如果发现回复过于简短(例如只回答“是”或“否”),要鼓励他们提供更多细节和感受。

第五步:分析数据

当所有日记数据收集完毕后,就是进行分析的时候了。你需要仔细阅读和整理所有记录,寻找以下模式和变化:

  • 行为模式:用户在何时、何地、如何使用产品?
  • 态度变化:用户对产品的感受随时间有何变化?
  • 技能提升:用户使用产品的熟练度是否有所提高?

这些模式和变化将为你提供宝贵的洞察,帮助你回答最初的研究问题。


3. 适用产品研发场景

日记研究特别适用于以下场景:

  • 无法进行实地考察:由于安全、隐私等原因,你无法去用户家中或办公室观察他们如何使用产品。
  • 新产品发布:你想了解用户在现实世界中如何初次使用一个全新的产品。
  • 追踪长期行为:你想了解用户在长期使用产品后,他们的态度、习惯和需求是如何演变的。

4. 一个案例分享

假设你正在开发一款新的健康饮食追踪应用。为了了解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惯和挑战,你决定进行一项为期两周的日记研究。

执行过程:

  • 招募:招募10名有健康饮食意向的年轻人。
  • 表单:使用问卷星,每天中午和晚上发送提醒,要求他们记录“今天吃了什么”、“心情如何”、“有什么健康挑战”。
  • 收集:每天查看日记,如果有人只写了“吃了沙拉”,你可能会私下追问:“是自己做的还是买的?感觉味道怎么样?”
  • 分析:在两周后,你发现大部分用户在工作日中午会选择外卖,但周末更倾向于自己做饭。并且,许多人抱怨“健康餐单”的菜谱制作太复杂。

产出结果:

  • 洞察:用户在工作日需要更方便的健康饮食选择。
  • 产品方向:你的团队决定在应用中增加一个“快速午餐推荐”功能,并简化菜谱步骤,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5. 注意事项

  • 自我报告的局限性:日记研究是基于用户的“自我报告”,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会忘记一些细节或只记录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
  • 鼓励深入:你需要通过持续的跟进和引导,鼓励参与者提供更丰富、更深入的记录,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回答。

通过以上方法,日记研究可以成为你深入了解用户、为产品设计提供有力支持的重要工具。

http://www.dtcms.com/a/318652.html

相关文章:

  • 【2025CVPR-目标检测方向】FIRE:通过频率引导重建误差对扩散生成的图像进行鲁棒检测
  • 2025AI论文工具测评?个人实测5款AI工具论文写作使用体验对比
  • 【pytorch(02)】Tensor(张量)概述、如何创建、常见属性,切换设备
  • 【0基础PS】PS工具详解--直接选择工具
  • TypeScript 数组类型精简知识点
  • 文本编码扫盲及设计思路总结
  • Mongodb入门介绍
  • [Python 基础课程]学生语文成绩录入和查询需求
  • [假面骑士] 555浅谈
  • AI大语言模型如何重塑软件开发与测试流程
  • Linux操作系统启动项相关研究与总结
  • 高速信号设计之 UPI2.0 篇
  • Spring Security 框架深度集成与开发指南
  • 如何设计一个开放授权平台?
  • 初识神经网络01——认识PyTorch
  • k8s的存储之statefulset控制器
  • 【MyBatis新手避坑】详解 `Could not find resource ...Mapper.xml` 错误
  • Class30数据增广
  • Leetcode刷题营:字符串相关--第35,36题
  • 深度探索:非静态内部类不能定义 static 成员属性和方法 及 静态内部类的必要性
  • 若依前后端分离版学习笔记(六)——JWT
  • K8S、Docker安全漏洞靶场
  • Go语言“fmt”包详解
  • KNN算法:从原理到实战应用
  • SDIO三种触发枚举的方式
  • Python高级排序技术:非原生可比对象的自定义排序策略详解
  • 第14届蓝桥杯Scratch选拔赛初级及中级(STEMA)真题2022年11月27日
  • Java面试宝典:类加载器分层设计与核心机制解析
  • 栈与队列的基本逻辑
  • ToonMe:将照片转换为卡通风格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