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14-C语言:第14天笔记

C语言:第14天笔记

内容提要

  • 指针
    • 变量指针与指针变量
      • 指针变量做函数参数
      • 指针变量指向数组元素
    • 数组指针与指针数组
      • 数组指针

回顾

变量指针与指针变量

变量指针:变量的地址值(首地址),本质是指针、地址

指针变量:存储指针的变量,本质是变量

指针操作的两个运算符

&:取地址运算符,作用是获取指定对象的地址

*:指针操作符,如果这个符号前面有数据类型,就被称作声明指针;如果没有,就被称作解引用

关于指针中指向的问题

int a = 10;
int *p = &a   // 指针变量p指向对象a

指向:指针变量存储了谁的地址,这个指针变量就指向了谁!

使用间接操作,如何交换a和b的值

  1. 交换指向:指向发生改变,指向对象的数据不会改变
  2. 交换数据:指向不发生改变,指向对象的数据会改变

关于指针变量

指针变量本质上还是变量,只不过指针变量只能存储其他内存单元的地址,我们借助于指针变量,可以实现内存空间的共享。

关于共享

  1. 共享他人的空间

    int a = 10;
    int *p = &a;
    int *q = p;  // p和q共享a的空间
    
  2. 共享自己的空间

    int a = 10;
    int *p = &a;  // a和p共享a的空间
    

指针

变量指针与指针变量

指针变量做函数参数

指针变量做函数参数往往传递的是变量的首地址,借助于指针变量间接访问是可以修改实参变量数据的。

指针有一个作用就是,通过形参修改实参,我们将这样的参数称之为输出型参数

案例

需求:有a,b两个变量,要求交换后输出,使用函数处理,用指针变量做函数的参数

  • 方式1:交换指向(指针指向改变,指向对象的数据不变)

    代码:

    #include <stdio.h>

    /**

    • 方式1:交换指向
      */
      void swap(int *p_a, int *p_b)
      {
      int *p_t;

      // 交换
      p_t = p_a;
      p_a = p_b;
      p_b = p_t;

      printf(“交换后:%d,%d\n”,*p_a, *p_b); // 交换后:4,3
      }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int a = 3, b = 4;
    printf(“交换前:%d,%d\n”, a, b);// 交换前:3,4

    swap(&a, &b);  // 传参的过程可以理解:int *p_a = &a, int *p_b = &b;return 0;
    

    }

    
    
  • 方式2:交换数据(指针指向不变,指向对象的数据改变)

    代码:

    #include <stdio.h>

    /**

    • 方式2:交换数据
      */
      void swap(int *p_a, int *p_b)
      {
      int temp;

      // 交换
      temp = *p_a;
      *p_a = *p_b; // 将p_b指向对象的值赋给p_a指向的对象
      *p_b = temp; // p_b:访问指针变量的空间,*p_b:访问指针指向对象的空间

      printf(“交换后:%d,%d\n”,*p_a, *p_b); // 交换后:4,3
      }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int a = 3, b = 4;
    printf(“交换前:%d,%d\n”, a, b);// 交换前:3,4

    swap(&a, &b);  // 传参的过程可以理解:int *p_a = &a, int *p_b = &b;return 0;
    

    }

    
    
指针变量指向数组元素【重难点】
数组元素的指针
  • 数组的指针就是数组中第一个元素的地址,也就是数组的首地址。
  • 数组元素的指针是指数组的首地址。因此,同样可以用指针变量来指向数组或者数组元素。
  • 在C语言中,由于数组名代表数组的首地址,因此数组名实际上也是指针。访问数组名就是访问数组首地址。

范例:

#include <stdio.h>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创建一个数组int arr[] = {11,22,33};int *p1 = &arr[0];  // 指针变量指向数组arr第一个元素,指针的范围就是数组元素int *p2 = arr;      // 等价于上面写法,数组名默认就是一个指向首元素地址的指针,推荐printf("%p,%p,%p\n", p1, p2, arr);  // 0x7ffe33135e2c,0x7ffe33135e2c,0x7ffe33135e2creturn 0;
}

注意:虽然我们定义了一个指针变量接收了数组地址,但不能理解为指针变量指向了数组,而应该理解为指向来了数组的元素(默认为第1个元素)。

指针的运算

指针运算:前提是指针变量必须要指向数组的某个元素。(指针运算只能在同一数组内进行,并且只能是元素之间的偏移

序号指针运算偏移量说明
1自增:p++、++p、p+=1sizeof(type)指向下一个元素的首地址
需边界检测,防止越界
2自减:p--、--p、p-=1sizeof(type)指向上一个元素的首地址
需边界检测,防止越界
3加n个数:p+nn * sizeof(type)指向后面n个元素的首地址
需边界检测,防止越界
4减n个数:p-nn * sizeof(type)指向前面n个元素的首地址
需边界检测,防止越界
5指针相减:p1 - p2`(p1 - p2)
6指针比较:p1 < p2逻辑值:真(1),假(0)前面的指针小于后面的指针

注意:

  • 上面表格中的type,是指针指向数组的元素的类型

  • sizeof不支持运算,举例:

    #include <stdio.h>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int a = 10;printf("sizeof(a)=%lu,sizeof(int)=%lu,sizeof(++a)=%lu\n", sizeof(a), sizeof(int), sizeof(++a)); // sizeof(a)=4,sizeof(int)=4,sizeof(a++)=4return 0;
    }

    说明

    ① 如果指针变量p已指向数组中的一个元素,则p+1指向同一数组中的 下一个元素,p-1指向同一数组中的上一个元素。即p+1或p-1也表示地址。但要注意的是,虽然指针变量p中存放的是地址,但p+1并不表示该地址加1,而表示在原地址的基础上加了该数据类型所占的字节数d(d = sizeof(数据类型)) 。

    ② 如果p原来指向a[0],执行++p后p的值改变了,在p的原值基础上加d,这样p就指向数组的下一个元素a[1]。d是数组元素占的字节数。

    ③ 如果p的初值为&a[0]则p+i 和a+i 就是数组元素a[i]的地址,或者说,它们指向a数组的第 i 个元素 。

    *(p+i)或*(a+i)是p+i或a+i所指向的数组元素,即a[i]。

    ⑤ 如果指针变量p1和p2都指向同一数组,如执行p2-p1,结果是两个地址之差除以数组元素的长度d。

案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创建一个用来实现指针运算的数组int arr[] = {11,22,33,44,55};int *p1 = arr + 4;  // 55 等价于 arr[4]int *p2 = arr + 1;  // 22 等价于 arr[1]size_t size = fabs(p2 - p1); // 3 = fabs(22对应的地址 - 55对应的地址) / int的字节数printf("*p1=%d,*p2=%d,size=%lu,&arr[1]+2=%d\n", *p1, *p2, size, *(&arr[1]+2));return 0;
}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案例
  • 需求:通过下标法和指针法遍历数组

  • 代码:

    #include <stdio.h>/*** 下标法遍历数组*/ 
    void arr1(int arr[], int len) //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传递的是数组的首地址(数组被降级为指针)
    {for (register int i = 0; i < len; i++) printf("%-4d", arr[i]);printf("\n");
    }/*** 指针法遍历数组*/ 
    void arr2(int arr[], int len)
    {// 创建一个指针变量,接收数组,此时实际上接收到的是数组中第一个元素的地址int *p = arr;for (register int i = 0; i < len; i++) printf("%-4d",/* *(arr+i) 等价于*/ *(p+i));printf("\n");
    }/*** 指针法遍历数组*/ 
    void arr3(int arr[], int len)
    {int *p = arr;for (register int i = 0; i < len; i++){printf("%-4d", *p);p++;}printf("\n");
    }/*** 指针法遍历数组*/ 
    void arr4(int arr[], int len)
    {int *p = arr;for(; p < arr + len; p++) // 判断的时候不能写作 p + len,因为p在变化,而arr没有变化{printf("%-4d", *p);}printf("\n");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int arr[] = {11,22,33,44,55};int len = sizeof(arr) / sizeof(arr[0]);arr1(arr, len);arr2(arr, len);arr3(arr, len);arr4(arr, len);return 0;
    }
案例
  • 需求:推导以下代码的运行结果

  • 代码:

    
    #include <stdio.h>int arr2()
    {// 创建一个普通数组int arr[] = {11,22,33,44,55,66,77,88};int *p = arr;printf("%d\n", *p);  // 11p++;  // 指针偏移 1 * sizeof(int) 指针移动到22这个位置printf("%d\n", *p);  // 22int x = *p++;  // 第1步:解引用p的值赋值给x, x = 22; 第2步:p++,指针移动到33这个位置printf("%d,%d\n", x, *p);// 22,33int y = *(++p);// 第1步:++p,指针偏移到44这个位置;第2步:对44这个地址解引用,得到44printf("%d,%d\n", y, *p);// 44,44(*p)++;        // 第1步:对p解引用得到44;第2步:对44这个值+1,得到45printf("%d\n",*p); // 45
    }
    

※小贴士

*p++:先解引用p,然后p这个指针自增(指针自增)

 int arr[] = {11,22,33}, *p = arr;int x = *p++; // x=11,*p=22   ① *p解引用,其实就是将指向的对象a的值赋值给x ② 指针p++,也就是指针偏移一位

(*p)++:先解引用p,然后使用解引用出来的数据自增(数值自增)

 int arr[] = {11,22,33}, *p = arr;int x = (*p)++; // x=11,*p=12   ① *p解引用,其实就是将指向的对象a的值赋值给x ② 解引用出来的对象数据自增
通过指针引用数组元素

引用一个数组元素,可以用:

① 下标法:如arr[i]

② 指针法:如*(arr + 1) 或者*(p+i)。其中arr是数组名,p是指向数组元素的指针变量,其初始值:p = arr;

案例

需求:

  • 下标法:(通过改变下标输出所有元素)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rr[10], i;// 给数组元素赋值for (i = 0; i < 10; i++) scanf("%d", &arr[i]);// 遍历数组元素for (i = 0; i < 10; i++) printf("%-4d", arr[i]);printf("\n");return 0;
    }
    
  • 指针法(地址):(通过数组名计算出数组元素的地址,找出数组元素值)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rr[10], i;// 给数组元素赋值for (i = 0; i < 10; i++) scanf("%d", &arr[i]);// 遍历数组元素for (i = 0; i < 10; i++) printf("%-4d", *(arr + i));   printf("\n");return 0;
    }
    
  • 指针法(指针变量):(用指针变量指向数组元素)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rr[10], i, *p;// 给数组元素赋值for (i = 0; i < 10; i++) scanf("%d", &arr[i]);// 遍历数组元素for (p = arr; p < (arr + 10); p++) printf("%-4d", *p);printf("\n");return 0;
    }
    

    注意:数组一旦创建,就无法改变其值。

    以上3种写法比较:

    • 第①种写法和第②种写法执行效率相同。系统是将arr[i]转换为*(arr+i)处理的,即先计算出地址,因此比较费时。
    • 第③种方法比第①②种方法快。用指针变量直接指向数组元素,不必每次都重新计算地址。(p++)能大大提高执行效率。
    • 用第①种写法比较直观,而用地址法或者指针变量的方法难以很快判断出当前处理的元素。

    使用指针变量指向数组元素时(上面第③种写法),注意以下前两点:

    *(p--) 相当于arr[i--],先*p,再p--; *(p++) 相当于arr[i++],先*p,再p++;

    *(--p) 相当于arr[--i],先--p,再* *(++p) 相当于arr[++i],先++p,再*;

    *p++ 先*p,再p++

    (*p)++ 先*p,再*p++

    具体关系参照下面表格:

    操作类型指针表达式数组下标等价执行顺序指针移动方向是否改变指针地址
    前置自减+取值*(--p)arr[--i]1. 指针前移
    2. 取新地址的值
    向前(←)
    前置自加+取值*(++p)arr[++i]1. 指针后移
    2. 取新地址的值
    向后(→)
    后置自减+取值*(p--)arr[i--]1. 取原地址的值
    2. 指针前移
    向前(←)
    后置自加+取值*(p++)arr[i++]1. 取原地址的值
    2. 指针后移
    向后(→)
    后置自减(简写)*p--arr[i--]1. 取原地址的值
    2. 指针前移
    向前(←)
    后置自加(简写)*p++arr[i++]1. 取原地址的值
    2. 指针后移
    向后(→)
    取值后值自减(*p)--arr[i]--1. 取原地址的值
    2. 值-1
    不移动×
    取值后值自加(*p)++arr[i]++1. 取原地址的值
    2. 值+1
    不移动×
数组名作函数参数

① 形参和实参都是数组名

// arr 数组 形参
void fun(int arr[], int len){..}void main()
{int arr[] = {11,22,33};int len = sizeof(arr) / sizeof(arr[0]);// arr 数组 实参fun(arr, len);
}

② 实参用数组名,形参用指针变量

// arr 指针 形参
void fun(int *arr, int len){..}void main()
{int arr[] = {11,22,33};int len = sizeof(arr) / sizeof(arr[0]);// arr 数组 实参fun(arr, len);
}

③ 实参和形参都用指针变量

// arr 指针 形参
void fun(int *arr, int len){..}void main()
{int arr[] = {11,22,33};int len = sizeof(arr) / sizeof(arr[0]);// arr 指针 实参int *p = arr;fun(p, len);
}

④ 实参用指针,形参用数组名

// arr 数组 形参
void fun(int arr[], int len){..}void main()
{int arr[] = {11,22,33};int len = sizeof(arr) / sizeof(arr[0]);// arr 指针 实参int *p = arr;fun(p, len);
}
案例:

需求:将数组a中的n个整数按相反顺序存放(数组反转)

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


#include <stdio.h>/*** 数组的反转:下标法*/ 
void inv1(int arr[], int len)
{// 反转思路:第0个和最后一个交换,第1个和倒数第二个交换...// 定义循环变量和临时变量register int i = 0, temp;// 遍历数组for (; i < len/2; i++){temp = arr[i];arr[i] = arr[len-1-i];arr[len-1-i] = temp;}
}/*** 数组的反转:指针法*/ 
void inv2(int *p, int len)
{// 反转思路:第0个和最后一个交换,第1个和倒数第二个交换...// 定义循环变量和临时变量int *i = p, *j = p + len - 1, temp;// 遍历数组for (; i < j; i++, j--){temp = *i;*i = *j;*j = temp;}
}/*** 遍历数组*/ 
void list(const int *arr, int len)  // const int *arr = arr;
{const int *p = arr; // 添加const之后,指针指向对象的值不变,指针指向可以改变for (; p < arr + len; p++) printf("%-4d", *p); printf("\n");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int arr[] = {11,12,13,14,15};int len = sizeof(arr) / sizeof(arr[0]);list(arr, len);inv1(arr, len);list(arr, len);inv2(arr, len);list(arr, len);return 0;
}

数组指针与指针数组

数组指针
定义

**概念:**数组指针是指向数组的指针(指针变量),本质上还是指针。

指针变量指向数组元素和数组指针的区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特点:

① 先有数组,再有指针

② 它指向的是一个完整的数组

一维数组指针

语法:

数据类型 (*指针变量名)[容量];

案例:


#include <stdio.h>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一维数组指针int arr[] = {100,200,300};int len = sizeof(arr) / sizeof(arr[0]);// 定义一个数组指针(一维数组指针)int (*p)[len] = &arr; // arr默认指向数组元素,&arr指向整个数组,需要注意的的是,它们表示的范围不同,地址相同// p++:此时不能p++,否则会越界printf("&arr=%p,arr=%p,&arr[0]=%p\n", &arr, arr, &arr[0]); // arr 等价于 &arr[0]// 如何访问数组指针printf("%d\n", (*p)[2]); // 300// 遍历数组指针for (int i = 0; i < len; i++) printf("%-6d", (*p)[i]); printf("\n");return 0;
}

我们之前所学的是指向数组元素的指针,本质上是指针变量;现在我们学的是指向数组的指针,叫作数组指针。

二维数组指针

语法:

数据类型 (*指针变量名)[行容量][列容量];

案例:

  • 写法1:二维数组指针指向二维数组【不推荐】

    #include <stdio.h>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创建一个二维数组int arr[][3] = {10,20,30,100,200,300,1000,2000,3000};// 定义一个二维数组指针指向二维数组int (*p)[][3] = &arr;// 遍历数组for (int i = 0; i < 3; i++){for (int j = 0; j < 3; j++){printf("%-6d", (*p)[i][j]);}}printf("\n");return 0;
    }
  • 写法2:一维数组指针指向二维数组【推荐】

    #include <stdio.h>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创建一个二维数组int arr[][3] = {10,20,30,100,200,300,1000,2000,3000};// 定义一个一维数组指针指向二维数组,相当于指针指向的是二维数组的行 [行容量]int (*p)[3] = arr; // 等价于 &arr[0] (*p):指向数组的行   int arr[] = {100, 200, 300}; int *p = arr;  解引用p 得到第一个元素// 遍历数组for (int i = 0; i < 3; i++){for (int j = 0; j < 3; j++){printf("%-6d", p[i][j]);// printf("%-6d", *(*(p+i)+j));// printf("%-6d", (*(p+i))[j]);// printf("%-6d", *(p[i]+j));}}printf("\n");return 0;
    }
http://www.dtcms.com/a/298156.html

相关文章:

  • C++ 笔记
  • 在Word和WPS文字中添加的拼音放到文字右边
  • 二分查找----6.寻找两个正序数组的中位数
  • CIU32L051 DMA+Lwrb环形队列实现串口无阻塞性数据的收发 + 数据百分百不丢失的实现
  • docker-compose up -d 显示no configuration file provided: not found什么问题
  • SSM花店花卉管理系统—计算机毕业设计源码—27787
  • 重构 MVC:让经典架构完美适配复杂智能系统的后端业务逻辑层(内附框架示例代码)
  • 全国产化5G-A低空经济基座
  • 基础很薄弱如何规划考研
  • 【实操记录】docker hello world
  • lesson24:Python的logging模块
  • 【pybind11】 pybind11如何调用python
  • Scrapy
  • 佳能iR-ADV C5560复印机如何扫描文件到电脑
  • 微信小程序中英文切换miniprogram-i18n-plus
  • HTTP 与 SpringBoot 参数提交与接收协议方式
  • Orbbec开发---数据流与数据流操作
  • “即时零售”风起,E3+企业中台如何赋能品牌企业破局增长?
  • 单片机(STM32-ADC模数转换器)
  • 软件异常读写威胁硬盘安全:从过往案例到防护之道
  • 05.原型模式:从影分身术到细胞分裂的编程艺术
  • jQuery事件方法:bind、live、delegate、on对比
  • 秒收蜘蛛池解析机制的原理
  • Sulfo-CY3 Alkyne磺酸基Cy3-炔
  • 猛犸世纪接连登上《IT时报》《第一财经》,GEO优化走向AI营销主舞台
  • jwt 验证方法 (ASP.NET Core)
  • Android 15中的16KB大页有何优势?
  • 使用vllm创建相同模型的多个实例,使用nginx进行负载均衡,提高模型吞吐量
  • 浅谈数字花园
  • jenston nano+conda+pytorch的部署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