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金仓数据库:融合与智能驱动下的革新与未来

一、场景重塑产业格局:数据库“融合进化”

AI浪潮奔涌而至,数字产业格局加速重构。

云计算、移动互联、万物互联(IoT)、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快速落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企业的应用形态。新业务场景层出不穷——从高并发的在线交易、实时精准的分析决策,到海量物联网设备监控、基于图关系的风控反欺诈,再到AI驱动的智能推荐与内容生成,应用场景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已突破传统数据库的能力边界。

这对作为底层数据基石的数据库系统提出了更为严苛且复杂的要求:单一类型的数据库产品已难以覆盖如此广泛的新兴需求。场景的多元化(TP、AP、HTAP、新型AI场景)必然要求数据处理能力的多样化。这不仅体现在需同时支撑关系模型、文档模型、时序模型、图模型乃至向量模型等多种数据模型(多模),也催生了集中式、分布式、云原生、集群等适应不同规模与需求的多样化架构选择。

然而,企业为满足特定场景不得不采取的“多库并存”策略,在解决眼前问题的同时,却又陷入新的困境:开发人员需要在多种数据库技术栈间切换,学习成本和开发复杂度陡增;数据库管理员(DBA)疲于应对异构系统的监控、调优、备份与故障处理,运维难度和风险指数级上升;数据在不同库间流转产生的冗余存储、迁移成本以及潜在的一致性问题,成为企业沉重的隐性成本。

面对由场景与需求快速变化带来的深层挑战,行业发展趋势逐渐清晰:数据库必须具备更强的适应性与主动性——能敏捷响应市场涌现的新需求,有效支撑层出不穷的新场景,显著简化应用开发流程,并深度释放数据的核心价值,才能在技术迭代浪潮中避免被边缘化。

在这一背景下,“融合”与“智能”逐渐成为数据库技术演进的核心关键词。正如国产数据库企业电科金仓在其2025产品发布会中所强调的,其目标在于“打造融合了AI技术的新一代‘融合数据库’产品,通过持续迭代满足全行业、全场景对数据库的需求,从而构建以数据库为核心支撑的数字化应用生态体系”,这正代表了行业的一种重要探索方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应对场景多样性带来的挑战,数据库的“融合”能力正从多维度发力,旨在化繁为简、提升效率、降低开发运维成本,并最终支撑数据的深度价值挖掘。

二、多模数据融合:打破数据藩篱,激发内在价值

数据类型爆炸式增长是当前显著特征。传统的“一数一库”模式迫使开发者为处理不同数据模型而学习和使用多款产品,不仅开发逻辑复杂,更易因跨库操作引发性能瓶颈;DBA则深陷异构系统管理的泥潭。因此,“数据库需具备支持多种数据模型(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能力。据悉,电科金仓此次发布的KES V9 2025新增支持文档模型、向量模型、键值数据模型,仅需一条SQL即可完成复杂检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科金仓表示,早期多模数据库的能力研发主要聚焦于实现异构数据的统一访问。如今,金仓数据库正致力于推动多种模型的融合计算分析。在AI应用场景中,其价值在于将异构数据聚合到一起,使其产生“化学反应”,而非分别调用不同模型的接口存取数据,再通过应用层代码进行二次计算整合。

三、多架构随需应变:业务驱动的灵活底座

业务规模与场景的差异,催生了集中式、分布式、集群等多种数据库架构,各有其适用场景。企业选型常陷入两难: 初期如何精准匹配需求?未来爆发式增长是否需要颠覆性的架构迁移? 看似难以兼得的“兼容性、扩展性与高性能”,以及必须考量的业务负载压力、应用改造成本和总体拥有成本(TCO),都增加了决策的复杂性。

金仓数据库的研发实践提供了新思路:提供从单机、主备、读写分离、多租户集群到分布式的全套架构。这种设计允许企业根据业务实际增长动态调整架构,无需在初期就为不确定的未来过度投入或受限,能有效平衡性能需求、成本控制与系统复杂度。

展望未来,电科金仓致力于在资源池化的基础上构建“自适应”架构,将技术细节封装于产品内部,客户无需为架构选择困扰,系统能够基于业务的真实运行状况进行智能适配与动态调节,实现“自感知”“自演化”。随着AI技术的持续发展,这一愿景的实现路径将愈加清晰。

电科金仓强调,实现多模与多架构支撑的关键,在于将多种能力深度集成于一款产品中,而非推出一系列产品让用户从头学起。

四、多语法兼容:平滑迁移的“无痛”实践

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大背景下,国产数据库替代国外主流产品已成趋势。然而,迁移过程的核心痛点在于语法、接口、存储过程等差异导致应用改造代价高昂,学习成本大。如何实现平滑、高效、低成本的替代,是产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金仓数据库持续在兼容性上打磨,从最初的Oracle、MySQL兼容,逐步扩展至SQL Server、Sybase等。其最新发布的KES V9 2025提供MySQL、SQL Server、MongoDB等异构数据源的原生客户端接口协议支持,应用可使用原驱动程序及连接串直连。

企业在迁移时,原有基于这些数据库开发的应用代码(尤其是存储过程、触发器等)所需修改量大幅减少,开发者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得以延续,显著降低了迁移的技术门槛、成本与风险,让数据库国产化之路走得更稳、更快。

五、智能注入:运维自治与效能跃升的未来

融合解决了架构的复杂性问题,而智能化则是提升数据库自治能力、释放人效的关键。随着数据库规模扩大和架构复杂度提升,传统依赖人力的运维模式面临巨大压力:批量部署效率低下且易出错,多库分散管理困难重重,性能瓶颈定位耗时费力,变更时停机窗口短,系统缺陷排查依赖经验且修复周期漫长。DBA常陷入被动“救火”与繁杂事务的“漩涡”。对此,电科金仓正构建全闭环、自进化的运维智能体。

云技术发展的关键特征是资源池化。而要充分发挥池化资源的效能,关键在于实现软硬件深度协同。基于此,电科金仓早在两年前便着手布局数据库一体机——其目的不仅在于软硬件整合,更在于实现资源的池化管理,从而更高效地进行资源调度、管控、监控与干预。通过将硬件纳入统一管理体系,能够对服务器、存储等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实施深度监控与预测性维护,为“数据库高可用”构筑更坚实的物理基础,有效减少乃至避免计划外宕机。

然而,任何系统随着数据量激增与功能复杂化,性能衰减在所难免。电科金仓通过深度融合AI技术,实现数据库的“无感”自治管理:运维智能体持续分析数据库运行指标、SQL执行模式、资源利用率等,主动识别潜在的性能瓶颈、数据分布不均或热点问题,并能自动或辅助DBA进行优化调整(如索引建议、查询重写、资源重分配),驱动系统“越用越快”。

本次推出的金仓数据库一体机(云数据库AI版)搭载的“的卢运维智能体”,引入AI交互式运维模式,用户通过自然语言即可驱动数据库执行自治运维操作。通过AI驱动SQL优化以实现性能跃迁,并能通过AI实现告警自动处置闭环,故障预警准确率达98%以上,显著提升了运维效率与易用性

此外,智能体能力也正向应用开发领域延伸,旨在辅助开发者提升编码效率与质量,优化团队协作流程。这种“智能化”的终极目标是将DBA和开发者从大量重复、低效的操作中解放出来,使其能聚焦于更高价值的架构设计与业务创新。

六、融合·智能:数据库演进新范式

AI技术的迅猛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加速驱动着数字产业的变革。数据库作为数据价值释放的核心引擎,其演进方向已清晰指向融合与智能。这不再仅仅是国产化替代的“跟随”,更是一场关于技术范式与产业逻辑的全面革新。

本次发布会上,电科金仓以“融合数据库+AI”为核心支点,尝试跳出单纯兼容的旧路,转而重新定义价值——通过“多语法体系一体化兼容、多模数据库一体化存储、多集群一体化架构、多应用场景一体化处理、开发运维一体化管理”,致力于打造新一代简化、高效、智能的数据存算底座。本次大会发布的四款产品均融合了前沿AI技术,既体现出其对市场智能化需求及场景挑战的响应,也不难看出其在AI融合领域的长远布局与“野心”。

这场由场景变化驱动、由融合与智能引领的数据库革新,将深刻影响未来的产业格局。对企业而言,选择具备融合能力与智能基因的数据库平台,意味着能更敏捷地响应业务变化,更高效地释放数据价值,在数字化的洪流中赢得先机。对数据库产业而言,中国厂商能否抓住融合与智能的机遇,实现从“可用”到“好用”再到“智能化”的跨越,并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将是决定未来格局的关键命题。

AI风起云涌,数据库的融合进程,已然加速。

来源:第一新声

http://www.dtcms.com/a/297512.html

相关文章:

  • SpringBoot实战指南:从快速入门到生产级部署(2025最新版)
  • 通用CI/CD软件平台TeamCity v2025.3全新发布——主要界面交互体验升级
  • SqlRest让SQL秒变Http API,还支持20+数据库(含国产数据库)
  • S7-1500 与 ET200MP 的组态控制通信(Configuration Control)功能实现详解(下)
  • STM32基础知识学习笔记:ICODE、DCODE、DMA等常见名词的解释
  • c语言-数据结构-沿顺相同树解决对称二叉树问题的两种思路
  • Canal 1.1.7的安装
  • 京东获得JD商品详情 API 返回值说明||京东API接入文档
  • 二开----02
  • (2023AAAI)T2I-Adapter:学习挖掘文本到图像扩散模型的更可控能力
  • linux系统底层逻辑 开机顺序 ubuntu22.04系统
  • ubuntu中有不同版本的pcl时的使用策略
  • Redis替代方案:腾讯云TDSQL-C内存优化实战,TPS秒上涨
  • [特殊字符] VLA 如何“绕过”手眼标定?—— 当机器人学会了“看一眼就动手”
  • 技术笔记 | RK3588 X11 桌面 GPU 性能实测
  • LIMA:大语言模型对齐的“少即是多”革命——原理、实验与范式重构
  • webRTC合并本地源码修改和官方更新
  • Python之--集合
  • 小米8(dipper)刷入kernelSU内核root定制rom系统教程以及安装LSPosed模块
  • 深度学习篇---数据预处理
  • Nginx 安全加固:如何阻止 IP 直接访问,只允许域名访问
  • 【数学建模|Matlab】数学建模「常用作图」示例
  • 中国移动融合企业网关H10G-13-中星微ZX296716处理器-破解教程
  • 解决Docker Compose报错
  • 【国内电子数据取证厂商龙信科技】谁是躲在“向日葵”后的
  •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类:使用DenseNet实现高效分类
  • GPU服务器与PC 集群(PC农场):科技算力双子星
  • 剪映将绿幕视频扣成透明背景视频转webm格式可以在网页上透明播放
  • 华为昇腾NPU卡 文生音频[T2A]大模型suno/bark模型推理使用
  • 【办公类-107-03】20250725通义万相2.1“动物拟人化”视频,优化关键词(图片转视频MP4转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