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朝代顺序以及朝代歌
朝代歌以及中国历史朝代顺序
- 一、朝代歌
- 二、中国历史朝代
-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约公元前2070年)
- (二)奴隶社会(约前2070年-前476年)
- (三)封建社会(前475-1840年)
- 三、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格
- 四、中国近代史脉络
一、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汉、东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西晋、东晋),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二、中国历史朝代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约公元前2070年)
旧石器时代
元谋人(约170万年前,最早已知)、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火)。
新石器时代
母系氏族:河姆渡文化(长江流域,水稻)、半坡文化(黄河流域,粟)。
父系氏族:龙山文化(黑陶)、良渚文化(玉器)。
三皇五帝传说:炎黄部落联盟形成华夏族雏形。
(二)奴隶社会(约前2070年-前476年)
夏朝(约前2070~前1600)
禹 中国首个王朝,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商朝(约前1600~前1046)
商汤建立商朝,纣王暴政亡国。青铜器鼎盛(司母戊鼎)、甲骨文(最早成熟文字)。
西周(前1046~前771)
文王姬昌前1070年称王,周武王姬发前1046年牧野之战灭商建周,实行分封制(诸侯国)、宗法制(嫡长子继承)。礼乐制度维护等级秩序,井田制为经济基础。
东周 (前770~前256)
周二王并立 前770年周平王称王定都洛邑,周携王称王定都镐京。前750年灭携王结束二王并立。
春秋(前770~前476)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五霸:秦穆公/晋文公/齐桓公/宋襄公/楚庄王)。
铁器牛耕推广,井田制瓦解,私田出现。思想:百家争鸣萌芽(孔子创立儒家)。
(三)封建社会(前475-1840年)
战国(前475~前221)
政治:七雄争霸(齐/楚/秦/燕/赵/魏/韩),商鞅变法(确立县制、军功爵)。
经济:土地私有制确立,都江堰(水利)。
文化:百家争鸣(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
科技:《甘石星经》(天文),司南(指南针前身)。
秦朝(前221~前207)
秦王嬴政灭六国,前221年称皇帝,定都咸阳。
中国首次大一统,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皇帝制、三公九卿、郡县制。
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度量衡。
焚书坑儒、修长城、驰道。
暴政亡国: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
西汉(前206~公元8年)
汉高帝刘邦 前206年封王,前202年称帝。
汉文帝刘恒(前180—前157年)。
汉景帝刘启(前157—前141年)。
汉武帝刘彻(前141—前87年)。
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汉武帝强化集权(推恩令、盐铁官营、独尊儒术)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西汉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
《史记》:司马迁于公元前104年开始编撰《史记》,历时约14年,至公元前91年左右完成。
中国公元1年是西汉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历以耶稣诞生年为公元1年。
新朝 (8~23年) 王莽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建立新朝。
东汉(25~220年)
汉光武帝刘秀,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专权→黄巾起义。
蔡伦改进造纸术。
三国时期(220~280年)
曹魏(220~265年)武帝曹操213年封王,220年魏文帝曹丕灭了东汉,称帝,国号为魏。
蜀汉(221~263年)汉昭烈帝刘备 219年封王,221年称帝,定国号为汉(后世俗称“蜀汉”)
孙吴(222~280年)孙权 222年称王,229年称帝,立国号为吴,形成三国鼎立之局。
西晋 (265~316年)
晋文帝司马昭 263年灭季汉、封王,265年晋武帝司马炎称帝代魏。
东晋 (317~420年)晋元帝司马睿
南朝(420~589年)刘宋、南齐、南梁、南陈
北朝(386~581年)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隋朝(581~618年)
隋文帝杨坚 589年灭南陈,结束南北朝分裂,创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隋炀帝修大运河(沟通南北),三征高句丽致民变。
唐朝(618~907年)
唐高祖李渊 617年封王,618年灭隋称帝。
贞观之治(李世民)、开元盛世(李隆基)。
完善科举,设节度使(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
文化开放:唐诗(李白、杜甫),玄奘取经,雕版印刷(《金刚经》)。
唐朝历代帝王顺序表及关系
1、李渊 唐高祖 618-626年 唐朝开国皇帝,颁布《武德律》,发行“开元通宝”
2、李世民 唐太宗 627-649年 唐朝第二位皇帝,改革三省六部,开创贞观之治
3、李治 唐高宗 650-683年 唐朝第三位皇帝,开创永徽之治,唐朝版图达到极盛
4、李显 唐中宗 684年;705-710年 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与武则天,神龙政变,复辟唐朝
5、李旦 唐睿宗 684-690年;710-712年 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八子与武则天,两即帝位,三让天下
6、武曌 武则天 690-705年 武周开国君主,开创殿试、武举,奖励农桑,改革吏治
7、李重茂 唐殇帝 710年 唐朝第六位皇帝,唐中宗李显第四子,嫡母韦皇后临朝称制
8、李隆基 唐玄宗 712-756年 唐朝第七位皇帝,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发动唐隆政变,开创开元盛世
9、李亨 唐肃宗 756-762年 唐朝第八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子,收复长安、洛阳两京
10、李豫 唐代宗 762-779年 唐朝第九位皇帝,唐肃宗李亨长子,平定安史之乱,改革税收
11、李适 唐德宗 780-805年 唐朝第十位皇帝,唐代宗李豫长子,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
12、李诵 唐顺宗 805年 唐朝第十一位皇帝,唐德宗李适长子
13、李纯 唐宪宗 805-820年 唐朝第十二位皇帝,唐顺宗李诵长子,改革弊政,开创元和中兴
14、李恒 唐穆宗 820-824年 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唐宪宗李纯第三子
15、李湛 唐敬宗 824-827年 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唐穆宗李恒长子
16、李昂 唐文宗 826-840年 唐朝第十五位皇帝,唐穆宗李恒的次子,平定沧景之乱
17、李炎 唐武宗 840-846年 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文宗之弟,唐穆宗之子,平定泽潞镇,会昌中兴
18、李忱chén 唐宣宗 846-859年 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河陇归地,大中之治
19、李漼cuǐ 唐懿宗 859-873年 唐朝第十八代皇帝,唐宣宗李忱长子
20、李儇xuān 唐僖xī宗 873-888年 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唐懿宗李漼第五子,平定黄巢之乱
21、李晔 唐昭宗 888-904年 唐朝第二十代皇帝,唐懿宗李漼第七子
(李裕 南唐后主。唐昭宗李晔长子)
22、李柷 唐哀帝 904-907年 唐朝末代皇帝,唐昭宗李晔第九子
五代(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902~979年)南吴、南唐、吴越、南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闽国、北汉
北宋(960~1127年)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富国强兵。
经济:交子(最早纸币),市坊界限打破。
南宋(1127~1279年)
高宗赵构。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海外贸易(泉州、广州)。
元朝(1271~1368年)
成吉思汗 1206年统一各部称汗,1271年忽必烈汗称帝改元。
行省制度(影响后世),回族形成,马可·波罗来华。
明朝(1368~1644年)
太祖朱元璋 1364年称王,1368年称帝。
废丞相(朱元璋)、设内阁(朱棣).
1405年-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
1555-1567年戚继光抗倭,玉米甘薯传入(美洲作物)。
明朝历代帝王顺序表及关系
1.朱元璋(明太祖):洪武(1368年-1398年),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2.朱允炆(明惠帝):建文(1399年-1402年),朱元璋之孙,明太祖朱元璋指定的皇位继承人。
3.朱棣(明成祖):永乐(1403年-1424年),朱元璋第四子,通过靖难之役篡位称帝。
4.朱高炽(明仁宗):洪熙(1425年),朱棣长子,明成祖朱棣的皇位继承人。
5.朱瞻基(明宣宗):宣德(1426年-1435年)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
6.朱祁镇(明英宗):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朱瞻基长子,明朝第六位皇帝,因土木堡之变被俘,后复辟。
7.朱祁钰(明代宗):景泰(1450年-1457年)朱瞻基次子,在土木堡之变后即位。
8.朱见深(明宪宗):成化(1465年-1487年)朱见深,朱祁镇长子,明朝第八位皇帝
9.朱祐樘(明孝宗):弘治(1488年-1505年)朱见深之子,明朝第九位皇帝,
10.朱厚照(明武宗):正德(1506年-1521年)朱祐樘长子,明朝第十位皇帝。
11.朱厚熜(明世宗):嘉靖(1522年-1566年)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祐樘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
12.朱载垕(明穆宗):隆庆(1567年-1572年),朱厚熜之子,明朝第十二位皇帝。
13.朱翊钧(明神宗):万历(1573年-1620年),朱载垕之子,明朝第十三位皇帝。
14.朱常洛(明光宗):泰昌(1620年),朱翊钧长子,明朝第十四位皇帝,
15.朱由校(明熹宗):天启(1621年-1627年),朱常洛之子,明朝第十五位皇帝。
16.朱由检(明思宗):崇祯(1628年-1644年),朱常洛第五子,明朝最后一位皇帝
清朝(1636~1912年)
努尔哈赤1616年统一各部,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清,1644年顺治入关,1662年灭南明,1681年康熙消灭异姓王,1757年乾隆灭准噶尔。
康乾盛世,设军机处(专制顶峰),《四库全书》。
闭关锁国,社会矛盾积累(鸦片战争前)。
清朝十二位君主分别是:努尔哈赤(天命)、皇太极(天聪、崇德)、
福临(顺治)、玄烨(康熙)、胤禛(雍正)、弘历(乾隆)、颙琰(嘉庆)、
旻宁(道光)、奕詝(咸丰)、载淳(同治)、 载湉(光绪)、溥仪(宣统)。
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及关系
1.清太祖 努尔哈赤 年号:天命 (1616年-1626年)后金建立者,清朝奠基人
2.清太宗 皇太极年号:天聪(1627年-1636年)、崇德(1636年-1643年) (1626年-1643年)努尔哈赤第八子,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
3.清世祖 福临 顺治(1643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
4.清圣祖 玄烨 康熙(1661年-1722年)顺治帝第三子,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
5.清世宗 胤禛 雍正(1722年-1735年)康熙帝第四子,推行多项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6.清高宗 弘历 乾隆(1735年-1796年)雍正帝第四子,禅位后仍掌实权至1799年
7.清仁宗 颙琰 嘉庆(1796年-1820年)乾隆帝第十五子,清朝由盛转衰的起点
8.清宣宗 旻宁 道光(1820年-1850年)嘉庆帝次子,1840.6~1842.8第一次鸦片战争
9.清文宗 奕許 咸丰(1850年-1861年)道光帝第四子,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1856.10~1860.10第二次鸦片战争
10.清穆宗 载淳 同治(1861年-1875年)咸丰帝长子,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11.清德宗 载湉 光绪(1875年-1908年)同治帝的堂弟,道光帝第七子奕譞次子,1898年戊戌变法、1894.7.25~1895.4.17甲午战争
12.清逊帝 溥仪 宣统帝(1908年-1912年)光绪帝的侄子,奕譞第五子载沣长子,1912年退位,清朝灭亡
补充说明: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为清朝入关前的统治者,1644年顺治帝入关后成为全国性政权。
宣统帝溥仪退位后,1917年曾短暂复辟(张勋复辟),但仅持续12天。
清朝共传12帝,国祚276年(从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