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使用 C# 实现移动加权平均(Weighted Moving Average)算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言

欢迎关注dotnet研习社,前面我们讨论过"C#实现加权平均法",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另外一种【移动加权平均法】。
在时间序列分析、股票数据处理、工业信号平滑等场景中,移动平均(Moving Average) 是最常见的平滑技术之一。相比简单移动平均(SMA),移动加权平均(WMA) 会给更靠近当前时刻的数据分配更高的权重,能更敏锐地反映趋势变化。

本文会深入了解如下内容:

  • 快速理解 WMA 的原理
  • 使用 C# 编写一个通用的 WMA 实现
  • 提供完整示例和代码解析

什么是移动加权平均(WMA)?

移动加权平均(Weighted Moving Average, WMA)与简单移动平均(Simple Moving Average, SMA)的区别在于:

  • SMA 是把窗口内的值等权重平均;
  • WMA 则对窗口内的值分配不同的权重,通常是离当前点越近,权重越大。

举个例子:

  • 对于长度为 5 的窗口,权重可能是 [1, 2, 3, 4, 5],最新值乘以 5,最旧值乘以 1。

算法思路

对于一个时间序列:

  1. 定义窗口大小 n,以及对应的权重列表 [w1, w2, ..., wn]

  2. 从头到尾滑动窗口,每个位置计算:

    WMAt=∑i=1nxt−i+1⋅wi∑i=1nwi WMA_t = \frac{\sum_{i=1}^{n} x_{t-i+1} \cdot w_i}{\sum_{i=1}^{n} w_i} WMAt=i=1nwii=1nxti+1wi

  3. 对每个位置输出对应的 WMA。


C# 实现示例

下面是一份使用 .NET 6/C# 10 的 WMA 完整示例: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namespace WeightedMovingAverageDemo
{class Program{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原始数据序列List<double> data = new() {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 设置窗口大小int windowSize = 3;// 设置权重(例如 1, 2, 3,离当前位置越近权重越大)List<double> weights = new() { 1, 2, 3 };List<double> result = CalculateWeightedMovingAverage(data, windowSize, weights);Console.WriteLine("移动加权平均结果:");Console.WriteLine(string.Join(", ", result.Select(x => x.ToString("F2"))));}/// <summary>/// 计算移动加权平均数/// </summary>static List<double> CalculateWeightedMovingAverage(List<double> data, int windowSize, List<double> weights){if (weights.Count != windowSize)throw new ArgumentException("权重数量必须等于窗口大小。");List<double> result = new();for (int i = 0; i <= data.Count - windowSize; i++){double weightedSum = 0;double weightSum = weights.Sum();for (int j = 0; j < windowSize; j++){weightedSum += data[i + j] * weights[j];}result.Add(weightedSum / weightSum);}return result;}}
}

代码解析

1️⃣ 输入数据

  • data:原始时间序列,如传感器数据、股价等。
  • windowSize:滑动窗口大小。
  • weights:自定义权重列表,元素个数必须与窗口大小一致。

2️⃣ 算法核心

  • 外层循环:从头到尾滑动窗口。
  • 内层循环:窗口内每个值乘以权重累加。
  • 用加权和除以权重之和,得出 WMA。

3️⃣ 返回值

  • 返回一个新的列表,长度是 data.Count - windowSize + 1

输出结果

输入数据: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窗口大小:3
权重:[1, 2, 3]

输出:

---

解释:

  • 第一个窗口 (10,20,30) => (10×1 + 20×2 + 30×3)/6 = 23.33
  • 第二个窗口 (20,30,40) => (20×1 + 30×2 + 40×3)/6 = 33.33
  • 以此类推。

🏁 小结

本篇演示了:

  • 移动加权平均的核心原理
  • 使用 C# 编写通用实现
  • 灵活设置权重,提升趋势检测的灵敏度

在工业生产、金融数据分析、实时信号滤波等场景,都可以直接使用此实现,或者把它封装为工具类。

http://www.dtcms.com/a/286909.html

相关文章:

  • java基础-5 : 面向对象
  • python网络爬虫(第三章/共三章:驱动浏览器窗口界面,网页元素定位,模拟用户交互(输入操作、点击操作、文件上传),浏览器窗口切换,循环爬取存储)
  • RPG60.生成可拾取物品
  • 拓扑排序/
  • 安卓Android项目 报错:系统找不到指定文件
  • 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
  •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软件公司是做什么的?如何选择RPA厂商?简要介绍RPA技术、应用场景和未来趋势
  • Shell变量操作
  •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 - 第4章 进程的调度
  • 函数返回值问题,以及返回值的使用问题(c/c++)
  • [FDBUS4.2] watcher的使用
  • STM32-CAN
  • vs openssl编译提示无法打开文件“libssl.lib”或“libcrypto.lib”
  • 理解 VMA 与 LMA
  • 【实战】Dify从0到100进阶--文档解读(8)文档列表节点
  • 深入剖析 Delta Live Tables (DLT):声明式数据管道的核心原理与底层实现
  • git:tag标签远程管理
  • 公贝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接HR、财务及采购系统的方案与效益
  • 【实用工具】HDCleaner:高效、安全、免费的系统清洁工具,免费的电脑清理垃圾神器,20秒扫出20G垃圾!
  • LP-MSPM0G3507学习--05中断及管脚中断
  • 习题4.1 输出3个人的顺序
  • APIs案例及知识点串讲(下)
  • NFS读写性能评估与优化指南(上)
  • Android性能优化之电量优化
  • C 语言字符大小写互转:tolower / toupper 详解与实战
  • MySQL使用any_value()函数解决only_full_group_by报错
  • IT 和OT指的什么?
  • 短视频矩阵的时代结束了吗?
  • 智能点餐推荐网站,解决选择困难
  • Linux基础IO通关秘籍:从文件描述符到重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