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eetCode 热题 100】108. 将有序数组转换为二叉搜索树

Problem: 108. 将有序数组转换为二叉搜索树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其中元素已经按 升序 排列,请你将其转换为一棵 平衡 二叉搜索树。

文章目录

  • 整体思路
  • 完整代码
  • 时空复杂度
    • 时间复杂度:O(N)
    • 空间复杂度:O(log N)

整体思路

这段代码旨在解决一个经典的构造性树问题:将有序数组转换为高度平衡的二叉搜索树 (Convert Sorted Array to Binary Search Tree)。目标是利用一个升序排列的数组 nums,构建一棵二叉搜索树(BST),并且这棵树需要是高度平衡的。

该算法采用了递归分治 (Divide and Conquer) 的思想,这与构建二叉搜索树的性质完美契合。

  1. 核心思想:选择根节点

    • 二叉搜索树的性质:左子树的所有节点值都小于根节点,右子树的所有节点值都大于根节点。
    • 高度平衡:左右两个子树的高度差不超过1。
    • 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对于一个有序数组 [i...j],最理想的根节点选择就是数组的中间元素 nums[mid]
    • 为什么是中间元素?
      • 选择中间元素作为根,数组中它左边的部分 [i...mid-1] 自然就都比它小,可以用来构建左子树。
      • 它右边的部分 [mid+1...j-1] 自然就都比它大,可以用来构建右子树。
      • 由于 mid 将数组近乎平分为两半,递归地用同样的方式构建左右子树,就能确保最终生成的整棵树是高度平衡的。
  2. 分治与递归

    • 算法的主体是一个递归函数 dfs(nums, i, j),它负责将 nums 数组的子区间 [i, j) (左闭右开) 转换为一个平衡BST,并返回该子树的根节点。
    • 递归步骤
      a. 基本情况 (Base Case):如果 i == j,表示当前区间为空,没有元素可以构建节点。此时应返回 null,标志着递归的终止。
      b. 分 (Divide):找到当前区间的中间索引 mid = (i + j) >> 1
      c. 治 (Conquer)
      • 创建一个新的 TreeNode,其值为 nums[mid],这就是当前子树的根节点。
      • 递归构建左子树:调用 dfs(nums, i, mid),处理 nums 的左半部分 [i, mid),并将返回的子树根节点连接到当前根节点的 left 指针。
      • 递归构建右子树:调用 dfs(nums, mid + 1, j),处理 nums 的右半部分 [mid+1, j),并将返回的子树根节点连接到当前根节点的 right 指针。
        d. 合并 (Combine)new TreeNode(...) 这行代码本身就完成了合并操作,它将根节点与递归构建好的左右子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子树。
    • 最终,初始调用 dfs(nums, 0, nums.length) 会启动整个递归过程,并返回整棵树的根。

完整代码

/*** Definition for a binary tree node.* public class TreeNode {*     int val;*     TreeNode left;*     TreeNode right;*     TreeNode() {}*     TreeNode(int val) { this.val = val; }*     TreeNode(int val, TreeNode left, TreeNode right) {*         this.val = val;*         this.left = left;*         this.right = right;*     }* }*/
class Solution {/*** 将一个升序排列的数组转换为一棵高度平衡的二叉搜索树。* @param nums 升序排列的整数数组* @return 构建好的高度平衡BST的根节点*/public TreeNode sortedArrayToBST(int[] nums) {// 初始调用,处理整个数组区间 [0, nums.length)return dfs(nums, 0, nums.length);}/*** 递归辅助函数,用于将数组的子区间 [i, j) 转换为平衡BST。* @param nums 输入的原始数组* @param i 区间的起始索引(包含)* @param j 区间的结束索引(不包含)* @return 构建好的子树的根节点*/private TreeNode dfs(int[] nums, int i, int j) {// 基本情况:如果起始索引等于结束索引,说明区间为空,返回 nullif (i == j) {return null;}// 找到区间的中间索引。使用位运算 >> 1 等效于 / 2,效率更高,且能避免潜在的溢出问题。int mid = (i + j) >> 1;// 创建当前子树的根节点,其值为中间元素 nums[mid]。// 然后递归地构建左子树和右子树://   - 左子树由区间的左半部分 [i, mid) 构建。//   - 右子树由区间的右半部分 [mid + 1, j) 构建。return new TreeNode(nums[mid], dfs(nums, i, mid), dfs(nums, mid + 1, j));}
}

时空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O(N)

  1. 节点创建:算法为输入数组 nums 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创建了一个 TreeNode。如果数组长度为 N,那么总共会创建 N 个节点。
  2. 递归函数调用dfs 函数对每个元素调用一次以创建对应的节点。在函数内部,计算 mid 和创建 TreeNode 都是 O(1) 的操作。
  3. 综合分析
    • 每个元素都被访问一次作为 mid,并为其创建一个节点。
    • 因此,总的时间复杂度与数组中元素的数量成正比,为 O(N)

空间复杂度:O(log N)

  1. 主要存储开销:算法的额外空间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新创建的树和递归调用栈。
    • 新创建的树:这棵树本身占用了 O(N) 的空间。在一些分析中,这被视为输出,不计入辅助空间。
    • 递归调用栈:这是主要的辅助空间。由于算法每次都选择中间元素作为根节点,它构建的树是高度平衡的。对于一棵包含 N 个节点的高度平衡的树,其高度为 log N。递归的最大深度就等于树的高度。
  2. 综合分析
    • 递归栈的最大深度决定了辅助空间复杂度。因为树是高度平衡的,所以最大深度为 O(log N)。
    • 因此,该算法的(辅助)空间复杂度为 O(log N)
http://www.dtcms.com/a/284437.html

相关文章:

  • SpringBoot使用ThreadLocal共享数据
  • 2021-07-21 VB窗体求范围质数(Excel复制工作簿)
  • Python 基础语法与数据类型(十三) - 实例方法、类方法、静态方法
  • 【测试100问】没有接口文档的情况下,如何做接口测试?
  • MinIO:开源对象存储解决方案的领先者
  • DiffPy-CMI详细安装教程
  • 【Vue进阶学习笔记】组合式API(Composition API)
  • Go 程序无法使用 /etc/resolv.conf 的 DNS 配置排查记录
  • React hooks——memo
  • 【软件开发】主流 AI 编码插件
  • 关于el-table异步获取数据渲染动态列数据赋值列数据渲染时title高度异常闪过问题
  • 深度解析:基于EasyX的C++黑白棋AI实现 | 算法核心+图形化实战
  • 数据呈现进阶:漏斗图与雷达图的实战指南
  • 基于Echarts的气象数据可视化网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ython版)
  • Idea使用git不提示账号密码登录,而是输入token问题解决
  • 【解决方案】yakit流量转发到mitmproxy
  • 浅谈 awk 中管道的用法
  • zynq mpsoc switch级联ssd高速存储方案
  • 贴吧项目总结二
  • mysql——搭建MGR集群
  • CommonJS 功能介绍
  • 基于dcmtk的dicom工具 第二章 图像接受StoreSCP(2)
  • Python Day16
  • Java行为型模式---备忘录模式
  • 从零开始的云计算生活——第三十三天,关山阻隔,ELK日志分析
  • rtp传输推流h265
  • Unity使用GTCRN实现流式语音增强
  • SpringBoot一Web Flux、函数式Web请求的使用、和传统注解@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的区别
  • 探微“元宇宙”:概念内涵、形态发展与演变机理
  • CSS面试题及详细答案140道之(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