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Kotlin获取集合中的元素操作

使用集合是开发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前面的主题中,你已经学会了如何选择集合的元素、对它们进行排序,甚至进行分组或根据需要进行转换。

在本主题中,我们将探索一些 Kotlin 方法,这些方法可以让你更轻松地获取集合中的元素,从而帮助你更高效地操作集合。


Slice(切片)

切片 是一个基本操作:它根据索引返回集合中某个范围的元素。

如果你使用 slice() 方法,就可以根据索引范围或具体的索引集合获取一个新的集合。返回的是一个新集合,包含给定索引处的元素。

fun main() {val list = listOf(1, 2, 3, 4, 5, 6, 7, 8, 9, 10)// 使用切片和范围获取第 1 到第 5 个元素println(list.slice(0..4)) // 输出:[1, 2, 3, 4, 5]// 使用范围和步长获取第 1 到第 5 个元素(间隔为2)println(list.slice(0..5 step 2)) // 输出:[1, 3, 5]// 使用倒序和步长获取第 5 到第 1 个元素println(list.slice(4 downTo 0 step 2)) // 输出:[5, 3, 1]// 使用指定索引集合获取元素println(list.slice(listOf(0, 2, 4))) // 输出:[1, 3, 5]
}

Take 和 Drop

有时你想获取集合的元素但又不想使用索引。这时就可以使用 take 系列方法:

  • take(n):从集合开始位置起获取前 n 个元素,如果 n 超出集合长度,则返回整个集合。

  • takeLast(n):从集合末尾获取最后 n 个元素。

  • takeWhile { 条件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持续获取满足条件的元素,直到遇到第一个不满足条件的元素为止。

  • takeLastWhile { 条件 }:从最后一个元素开始,持续获取满足条件的元素,直到遇到第一个不满足条件的元素为止。

fun main() {val list = listOf(1, 2, 3, 4, 5, 6, 7, 8, 9, 10)println(list.take(5))              // [1, 2, 3, 4, 5]println(list.takeLast(5))          // [6, 7, 8, 9, 10]println(list.takeWhile { it < 5 }) // [1, 2, 3, 4]println(list.takeLastWhile { it > 5 }) // [6, 7, 8, 9, 10]
}

对应地,也有 drop 系列方法,它们用于跳过元素

  • drop(n):跳过前 n 个元素,返回剩下的。

  • dropLast(n):跳过最后 n 个元素,返回剩下的。

  • dropWhile { 条件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跳过所有满足条件的元素,直到遇到不满足条件的第一个元素为止。

  • dropLastWhile { 条件 }:从最后一个元素开始,跳过所有满足条件的元素,直到遇到不满足条件的第一个元素为止。

fun main() {val list = listOf(1, 2, 3, 4, 5, 6, 7, 8, 9, 10)println(list.drop(5))                 // [6, 7, 8, 9, 10]println(list.dropLast(5))             // [1, 2, 3, 4, 5]println(list.dropWhile { it < 5 })    // [5, 6, 7, 8, 9, 10]println(list.dropLastWhile { it > 5 })// [1, 2, 3, 4, 5]
}

Chunked(分块)

在实际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将集合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部分。chunked() 方法就是用来实现这种划分的。

该函数接收一个整数参数表示块的大小,并返回一个由列表组成的列表,每个子列表的大小为指定值。如果最后一组不足块大小,也会照样返回。

你还可以传入一个 lambda 表达式对每个块进行转换。

fun main() {val list = listOf(1, 2, 3, 4, 5, 6, 7, 8, 9, 10)// 每3个为一组进行分块println(list.chunked(3)) // 输出:[[1, 2, 3], [4, 5, 6], [7, 8, 9], [10]]// 每3个为一组,将每组求和println(list.chunked(3) { it.sum() }) // 输出:[6, 15, 24, 10]// 每3个为一组,将每组转换成字符串println(list.chunked(3) { it.joinToString() }) // 输出:[1, 2, 3, 4, 5, 6, 7, 8, 9, 10]
}

Windowed(滑动窗口)

你还可以通过 windowed() 函数从集合中获取所有可能的固定大小子区间(窗口),相比 chunked(),这个函数更灵活。

参数说明:

  • size:窗口大小,即每个子列表的元素个数。

  • step:滑动步长,表示每个窗口之间第一个元素的间隔,默认为1。

  • partialWindows:是否保留末尾不足窗口大小的子集,默认为 false。

你也可以传入 lambda 表达式对每个窗口进行处理。

fun main() {val list = listOf(1, 2, 3, 4, 5, 6, 7, 8, 9, 10)// 窗口大小为3,步长为1(默认)println(list.windowed(3)) // 输出:[[1, 2, 3], [2, 3, 4], ..., [8, 9, 10]]// 窗口大小为3,步长为3println(list.windowed(3, 3)) // 输出:[[1, 2, 3], [4, 5, 6], [7, 8, 9]]// 步长为4,partialWindows = falseprintln(list.windowed(3, 4, false)) // 输出:[[1, 2, 3], [5, 6, 7]]// 步长为4,partialWindows = trueprintln(list.windowed(3, 4, true)) // 输出:[[1, 2, 3], [5, 6, 7], [9, 10]]// 窗口求和println(list.windowed(3, 4, true) { it.sum() }) // 输出:[6, 18, 19]
}

小结

在本主题中,你学习了几种从集合中获取元素的方法:

  • 使用 slice() 根据索引提取元素;

  • 使用 take() 获取前 n 个元素;

  • 使用 drop() 跳过前 n 个元素;

  • 使用 chunked() 将集合分成固定大小的部分;

  • 使用 windowed() 滑动地提取子集合。


http://www.dtcms.com/a/283190.html

相关文章:

  • Java与Vue精心打造资产设备管理系统,提供源码,适配移动端与后台管理,助力企业高效掌控资产动态,提升管理效能
  • 【Java】JUC并发(synchronized进阶、ReentrantLock可重入锁)
  • 二重循环:输入行数,打印直角三角形和倒直角三角形
  • Java后端开发核心笔记:分层架构、注解与面向对象精髓
  • 基于Android的旅游计划App
  • Web基础 -MYSQL
  • 冷库耗电高的原因,冷链运营者的降本增效的方法
  • LVS四种模式及部署NAT、DR模式集群
  • CD53.【C++ Dev】模拟实现优先级队列(含仿函数)
  • 【计算机网络】数据通讯第二章 - 应用层
  • 深度学习之反向传播
  • 【迭代】PDF绘本录音播放,点读笔方案调研和初步尝试
  • leetcode 725 分割链表
  • 微算法科技研究量子视觉计算,利用量子力学原理提升传统计算机视觉任务的性能
  • Kafka入门
  • 语音增强论文汇总
  • Go基本数据类型
  • 81、面向服务开发方法
  • Redisson实现分布式锁
  • Redisson实现限流器详解:从原理到实践
  • HTML 入门教程:从零开始学习网页开发基础
  • 前端知识:浏览器工作原理与开发者工具知识笔记
  • WIN10系统优化篇(一)
  • Leetcode 02 java
  • IDEA报错“资源找不到”?重启就好了!!?
  • 使用Dify构建HR智能助理,深度集成大模型应用,赋能HR招聘管理全流程,dify相关工作流全开源。
  • 城市蓝影.
  • 服务注册nacos和OpenFerign(用于封装跨服务之间的调用方法)
  • kubernetes学习笔记(一)
  • 数据结构 双向链表(2)--双向链表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