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公网ip到服务器流程

1、整体流程

        公网IP到服务器的路径是:用户设备 → ISP → 互联网骨干网(BGP路由)→ 目标网络 → 防火墙/负载均衡器 → 服务器网卡 → 应用服务。整个过程依赖IP协议、路由规则和网络设备的协同工作。

2、详细流程

2.1  用户发起请求

  • 用户在浏览器输入域名(如 www.example.com)或直接使用IP地址。

  • 如果使用域名,会先通过 DNS解析 获取对应的公网IP(例如 203.0.113.1)。

2.2  数据包封装与路由

  • 请求数据(如HTTP)被封装成网络数据包,包含:

    • 源IP(用户的公网IP或私有IP经过NAT后的IP)。

    • 目标IP(服务器的公网IP,如 203.0.113.1)。

    • 端口号(如 80 或 443)。

  • 数据包通过本地网络(如路由器)发送到用户的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2.3  互联网骨干网传输

  • ISP将数据包传递到互联网骨干网,通过一系列路由器跳转。

  • 每台路由器根据 路由表 决定下一跳,逐步靠近目标IP所在的网络。

    • 路由决策依赖 BGP协议(边界网关协议),它维护全球IP网络的路由信息。

2.4  到达目标网络

  • 数据包到达服务器所属的 自治系统(AS)(如云服务商或数据中心网络)。

  • 自治系统内的路由器进一步将数据包导向目标IP所在的子网。

2.5  服务器接收数据包

  • 网络设备处理

    1. 防火墙:检查数据包是否符合安全规则(如允许的端口、IP白名单)。

    2. 负载均衡器(如有):将请求分发到多台服务器中的某一台(基于负载均衡算法)。

  • 服务器网卡

    • 网卡监听网络流量,发现目标IP匹配自身配置的IP时,接收数据包。

    • 如果服务器使用 NAT 或反向代理,可能将流量转发到内网其他设备(如私有IP的服务器)。

2.6  应用层处理

  • 操作系统根据目标端口(如 80)将数据包交给对应的服务进程(如Nginx、Apache)。

  • 服务进程处理请求并生成响应,沿原路径返回给用户。

3、关键技术与概念

  • NAT(网络地址转换):将私有IP转换为公网IP(用户侧或服务器内网可能使用)。

  • BGP路由:决定数据包在互联网中的传输路径。

  • ARP协议:在局域网内将IP映射为MAC地址(如服务器所在子网的最后一步)。

  • Anycast:多个服务器共享同一IP,路由到最近节点(常见于CDN或DNS服务)。


文章转载自:
http://bans.wsgyq.cn
http://celebrated.wsgyq.cn
http://bioclimatic.wsgyq.cn
http://apartness.wsgyq.cn
http://befrogged.wsgyq.cn
http://astir.wsgyq.cn
http://bronchitic.wsgyq.cn
http://charcoal.wsgyq.cn
http://beaming.wsgyq.cn
http://americanize.wsgyq.cn
http://backing.wsgyq.cn
http://arise.wsgyq.cn
http://avram.wsgyq.cn
http://beckoningly.wsgyq.cn
http://autogamy.wsgyq.cn
http://agroboy.wsgyq.cn
http://bolometer.wsgyq.cn
http://appetence.wsgyq.cn
http://ataman.wsgyq.cn
http://aerially.wsgyq.cn
http://aesir.wsgyq.cn
http://armyman.wsgyq.cn
http://abroad.wsgyq.cn
http://cerusite.wsgyq.cn
http://caramelize.wsgyq.cn
http://aureola.wsgyq.cn
http://bolo.wsgyq.cn
http://acidaemia.wsgyq.cn
http://adrate.wsgyq.cn
http://anatomy.wsgyq.cn
http://www.dtcms.com/a/280993.html

相关文章:

  • 智慧水务平台,智慧水务,惠及民生,提升水务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
  • 开发者工具在爬虫开发中的应用与面板功能详解
  • kiro, 新款 AI 编辑器, 简单了解一下
  • 图机器学习(5)——无监督图学习与浅层嵌入方法
  • AI Agent概念是什么?全文探讨智能体概念、技术原理及未来趋势
  • 心理学IP的长效增长逻辑:专业壁垒与信任生态的共生之道
  • Python并发模型:多线程与多进程的优劣对比与实战应用
  • linux-线程互斥
  • SMTPman,smtp发送邮件服务器助力邮件通信
  • 对于MSPM0G3系列的使用
  • 【make工具】在Windows环境安装
  • Qt .pro中的.pri详解(四)
  • 15-STM32F103RCT6的FLASH写入
  • 学习C++、QT---26(QT中实现记事本项目实现文件路径的提示、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C++类模板、记事本的行高亮的操作的讲解)
  • 简单易懂,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机制是如何实现的
  • Python初学者笔记第二十期 -- (文件IO)
  • kimi-k2模型配置参数
  • vector的简单实现及常用接口
  • I/O 多路复用详解笔记
  • 笔试——Day8
  • CentOS 7 Linux 离线安装 docker-compose
  • 【PTA数据结构 | C语言版】层序遍历二叉树
  • SQLlite下载以及简单使用
  • AI创作系列第19篇:海狸IM 20250714版本重磅升级 - 移动端UI全面焕新
  • linux的磁盘满了清理办法
  • 图机器学习(7)——图神经网络 (Graph Neural Network, GNN)
  • 【10】如何对图像进行分割(下)
  • 删除k8s卸载后残留挂载点目录
  • 【群晖NAS】云服务器与群晖NAS(无公网)的FRP内网穿透之旅
  • Kimi K2 替换 Claude Code 默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