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延迟双删懂不

1. 什么是延迟双删?

延迟双删(Delayed Double Delete)是一种用于解决缓存与数据库一致性问题的策略,尤其在高并发读写场景下。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两次删除缓存(立即删除 + 延迟删除)来减少因并发操作导致的脏数据问题。

1.1 为什么需要延迟双删?

在缓存(如Redis)和数据库(如MySQL)并存的系统中,经典的“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策略可能因并发问题导致脏数据:

  1. 并发读写问题

    • 线程A更新数据库 → 删除缓存。

    • 线程B在A删除缓存前读取旧缓存,导致后续请求读到脏数据。

  2. 缓存击穿问题

    • 缓存失效后,大量请求穿透到数据库,引发雪崩。

延迟双删通过二次删除确保最终一致性,降低脏数据概率。


2. 延迟双删的核心流程

2.1 标准延迟双删流程

  1. 第一次删除(立即删除):

    • 更新数据库后,立刻删除缓存(防止后续请求读到旧数据)。

  2. 延迟第二次删除(异步删除):

    • 间隔一段时间(如500ms~1s)后,再次删除缓存,确保期间可能的脏数据被清理。

// 伪代码示例
public void updateData(Data data) {// 1. 更新数据库db.update(data);// 2. 第一次删除缓存cache.delete(data.getId());// 3. 延迟第二次删除(异步)asyncTask.delay(500, () -> cache.delete(data.getId()));
}

2.2 为什么延迟删除?

  • 并发读写间隙:在第一次删除后,可能有请求从数据库读到旧数据并回填缓存。

  • 最终一致性:延迟删除能捕获这些“漏网之鱼”,确保最终缓存与数据库一致。


3. 延迟双删的业务场景

3.1 适用场景

  1. 电商库存扣减

    • 高并发下单时,库存变更需严格保证缓存与数据库一致,否则可能超卖。

  2. 社交动态更新

    • 用户发布动态后,需确保所有粉丝读取到最新内容,而非缓存旧数据。

  3. 金融账户余额

    • 余额变动需实时生效,延迟双删避免显示错误金额。

3.2 不适用场景

  • 对一致性要求不高的场景(如用户昵称修改)。

  • 写少读多且缓存失效影响小的业务。


4. 延迟双删的优化变种

4.1 删除 + 延迟更新

  • 第一次删除缓存后,延迟一段时间再主动从数据库加载最新数据到缓存。

  • 适用于读多写少场景,减少缓存穿透。

public void updateData(Data data) {db.update(data);cache.delete(data.getId());asyncTask.delay(500, () -> {Data latestData = db.get(data.getId()); // 重新查询数据库cache.set(data.getId(), latestData);   // 更新缓存});
}

4.2 基于消息队列的延迟双删

  • 通过MQ(如RocketMQ/Kafka)实现可靠的延迟删除,避免服务重启导致任务丢失。

// 生产者:发送延迟消息
mq.sendDelayMessage("cache_delete", data.getId(), 500);// 消费者:处理延迟删除
@MQListener(topic = "cache_delete")
public void handleDelete(String key) {cache.delete(key);
}

5. 延迟双删的注意事项

5.1 延迟时间设置

  • 太短(如100ms):可能无法覆盖并发读写间隙。

  • 太长(如2s):用户体验下降(读到旧数据时间变长)。

  • 建议值:500ms~1s(根据业务压测调整)。

5.2 缓存删除失败处理

  • 重试机制:对删除操作增加重试(如3次)。

  • 降级策略:记录日志,后续补偿删除。

5.3 与其他方案的对比

方案优点缺点适用场景
延迟双删实现简单,减少脏数据概率仍有短暂不一致窗口高并发写场景
先更新数据库+异步更新缓存最终一致性强实现复杂,可能更新冲突金融、账务类业务
分布式锁强一致性性能瓶颈,复杂度高极端一致性要求场景

6. 总结

  • 延迟双删的核心价值:通过二次删除减少缓存与数据库不一致的时间窗口。

  • 关键实现

    • 第一次删除(立即) + 第二次删除(延迟)。

    • 可结合消息队列或定时任务提高可靠性。

  • 业务选择

    • 对一致性要求高的写密集型场景(如库存、余额)优先使用。

    • 读多写少场景可考虑“删除 + 延迟更新”变种。


附录:代码实现示例(Spring Boot + Redis)

@Service
public class DataService {@Autowiredprivate RedisTemplate<String, Object> redisTemplate;@Autowiredprivate DataRepository dataRepository;public void updateData(Long id, String newValue) {// 1. 更新数据库dataRepository.updateById(id, newValue);// 2. 第一次删除缓存redisTemplate.delete("data:" + id);// 3. 延迟第二次删除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ScheduledExecutor();executor.schedule(() -> {redisTemplate.delete("data:" + id);}, 500, TimeUnit.MILLISECONDS);}
}

通过合理使用延迟双删,能显著提升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尤其在分布式高并发环境中。

http://www.dtcms.com/a/279436.html

相关文章:

  • .net swagger的API项目里面 同时可以运行wwwroot里面的网页
  • Java 中的异步编程详解
  • Desktop Extensions (DXT) 详解
  • CA翻译~
  • 12.如何判断字符串是否为空?
  • 153、寻找旋转排序数组中的最小值
  • 本地线程(Native Thread)、主线程(UI 线程) 和 子线程(Java 子线程)
  • Axure RP Extension for Chrome插件安装使用
  • 在 Ubuntu 上安装 vLLM:从 GPU 到 CPU 的三种方案
  • Oracle根据一张表的字段更新另一张表中的数据
  • Android 自定义路由系统
  • ServiceLibrary 库使用演示
  • [AI8051U入门第一步]环境安装和按键控制流水灯
  • 将dist文件打包成exe可执行程序
  • MySQL服务故障分析报告​​
  • 以楼宇自控系统为抓手,实现人居环境优化与建筑能效跃升
  • 职业教育领域的“101计划
  • keepalive模拟操作部署
  • 学习日志09 python
  • 【SVN】SVN 客户端的安装与操作
  • 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掌控对象访问的优雅之道
  • CVE-2017-7525源码分析与漏洞复现(Jackson 反序列化)
  • Android 中 实现格式化字符串
  • vue2/3生命周期使用建议
  • TCL在芯片设计与验证中的应用实践
  • WinUI3开发_Combobox实现未展开时是图标下拉菜单带图标+文字
  • ConcurrentHashMap 原子操作详解:computeIfAbsent、computeIfPresent和putIfAbsent
  • 技术人生——第12集:思想为王,功能在后
  • (5)LangGraph4j框架ReActAgent实现
  • mit6.5840-lab4C-Snapshot-25Sum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