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相关
IP是在传输层的概念,负责不同区域间的通信,IP地址分为ABCDE类
但是有缺点
无分类地址CIDR
它不再有分类地址的概念,32bit的IP地址被划分为两部分,前面是网络号,后面是主机号
还有一种划分网络号与主机号的形式,就是子网掩码(掩盖掉主机号,剩余的就是网络号)
IP地址和路由控制
IP地址和路由具体运作:
IP数据包大于MTU时,IP数据包就会被分片
经过分片之后的IP数据 报在被重组的时候,只能由目标主机进行,路由器是不会进行重组的
IP协议之DNS和ARP
我们在 上网的时候更常用的是域名而不是IP地址,因为域名方便人记忆
实现这一技术的就是DNS域名解析,DNS可以将域名网址自动转换为具体的IP地址
DNS中的域名用.分割,代表不同层次间的界限,越靠右层级越高
域名的层级关系类似一个树状结构:
根DNS服务器
顶级域DNS服务器(com)
权威DNS服务器(server.com)
ARP协议是为了帮助我们从IP地址找mac地址的:
寻找方法:
IP协议之DHCP与NAT
DHCP 是一种用于自动分配 IP 地址及相关网络配置的协议,旨在简化网络管理,避免手动配置 IP 地址的繁琐和错误
若网络中存在多个 DHCP 服务器,可能导致 IP 地址冲突,需确保唯一 DHCP 服务器或划分不同作用域
NAT 是一种将私有 IP 地址转换为公有 IP 地址的技术,解决 IPv4 地址短缺问题,并增强内网安全性。
- 私有 IP 地址(如 192.168.1.0/24、10.0.0.0/8)仅在内网有效,无法直接访问公网。
- 公有 IP 地址全球唯一,用于与外部网络通信。
特性 | DHCP | NAT |
---|---|---|
核心功能 | 自动分配 IP 地址及网络配置 | 实现私有 IP 与公有 IP 的转换 |
协议层 | 应用层(UDP 端口 67/68) | 网络层(IP 包转发) |
解决问题 | IP 地址手动配置繁琐 | IPv4 地址短缺、内网安全防护 |
应用场景 | 终端设备接入网络 | 内网访问公网、服务器对外服务 |
典型设备 | 路由器、专用 DHCP 服务器 | 路由器、防火墙、负载均衡器 |
数据链路层之MAC和ARP协议
数据链路层是要给IP数据报加上帧头和帧尾的
链路是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数据链路则是在链路的基础上增加的一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
网络中的主机、路由器等都必须实现数据链路层
MAC地址是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它是网络上以太网或者网络适配器的唯一标识符
MAC地址能够区分不同的网络接口
ARP协议是用来实现从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