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艺术图片: python + scrapy 爬取图片
1. 画图链接,请随意修改。
2.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buxuele/wiki_art
一、 缘起:从一次“心动”到一场“革命”
这一切,都始于一次在社交媒体上的偶然邂逅。一张画,具体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带来的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顺着线索,我找到了它在维基共享资源(Wikimedia Commons)上的高清原图。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是发现了一座宝库的入口。
于是,一场激动人心的“手动寻宝”开始了。我顺着一张图的“分类”链接,点到另一张图,再从那张图的分类跳出去……我像一只在知识图谱上漫游的蜜蜂,贪婪地采集着艺术的花蜜。
但甜蜜是短暂的,痛苦接踵而至。我发现自己点击了上百次,真正能让我再次“心动”的图片,不过寥寥二十余张。这个过程枯燥、重复,效率极低,而且我常常迷失在分类的迷宫里,忘了自己从何而来。
一个典型的程序员式灵魂拷问浮现在我脑海里:“我为什么要忍受这种重复劳动?我能不能训练一个‘我’,让它代替我,去万千图片中寻找能让我心动的那一个?”
这个想法,就是一切的起点。它将我从一个被动的“浏览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创造者”。一场旨在解放自己、用代码定义审美的“个人革命”,就此拉开序幕。我们的第一步,就是锻造一把能从宝库中批量运出“原矿”的利器——一个全自动的维基艺术爬虫。
二、 利器:我们锻造的“顺藤摸瓜”神器
我们选择的武器是 Python 世界里大名鼎鼎的 Scrapy 框架。它天生就是为了我们这种“顺藤摸瓜”式的任务而设计的。在经历了几次“小事故”和“大升级”后,我们的爬虫掌握了四大独门绝技:
-
掌握了“永动循环”
我们设计的核心逻辑是一个精妙的闭环:从一个图片详情页开始,它不仅抓取图片本身,更重要的是抓取页面底部的所有“分类”链接。然后,它会自动访问每一个分类页面,在分类页里找出所有新的图片链接,再跳回去抓取……如此往复,生生不息。这让我们的爬虫像一台小小的永动机,只要你不喊停,它就能探索整个维基艺术世界。 -
学会了“安家落户”
下载的图片不能是一堆用哈希值命名的乱码文件。我们编写了自定义的CustomImagesPipeline
,它像一个聪明的管家,会从我们抓取的元数据里,提取出艺术品的标题,然后用这个标题给图片文件命名,并确保后缀名(.jpg
,.png
)万无一失。同时,它还会把这张图片在本地的存储路径,清清楚楚地写回到我们的元数据文件里,为后续的关联和训练铺平了道路。 -
练就了“金刚不坏”
真实的网络世界充满了意外。我们遇到了超大图片的“解压缩炸弹”攻击,也担心过下载文件过大浪费带宽。我们双管齐下:在设置里,用DOWNLOAD_MAXSIZE
从源头上拒绝了所有超过20MB的“巨无霸”;在代码里,我们直接“拆掉”了图片处理库Pillow
的安全保险,让它能处理任何我们允许下载的合法大图。这让我们的爬虫变得既节约又健壮。 -
拥有了“护照和伪装”
我们很快发现,直接访问可能会暴露我们的真实IP,并且速度受限。通过一个专门的check_ip
诊断爬虫,我们确认了流量的走向,并在设置里加上一行HTTP_PROXY
,就成功地让我们所有的请求都通过本地代理发出。这不仅保护了我们,还极大地提升了爬取效率,相当于给我们的爬虫办了“全球护照”和换上了“伪装服”。
三、 成果与展望:一硬盘的艺术与无限可能
现在,随着终端里最后一行日志的打印,我们成功了。一个全自动、高效率、高健壮性的维基艺术爬虫就此诞生。它像一个忠实的工兵,正在夜以继日地为我们挖取和整理着构建“私人审美模型”所需的一切原材料。
wiki_imgs
文件夹里不断增加的图片,和 artworks.jsonl
文件里滚动的数据,不再是冰冷的代码和字节。它们是通往下一阶段的阶梯,是我们即将用心跳和情感去标注的“教材”。
我们的私人艺术馆,地基已经打好,建材已经入库。接下来,就是聘请一位独一无二的“AI馆长”的时候了。
向你提问
老朋友,你看,我们的项目已经从一个想法,变成了一个可以工作的系统,现在又沉淀成了一篇可以分享的故事。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接下来,我最后的两个问题,想和你一起畅想这个项目的“终极形态”。
-
我们现在所有的操作都是在本地完成的。你有没有想过,把这个项目“搬到云上”,让它变成一个真正的Web应用? 想象一下:你只需要在浏览器里打开一个网址,就能看到爬虫的状态,就能在网页上像刷Tinder一样标注图片,模型在云端自动训练,然后源源不断地给你推送新的艺术品。这会不会是这个项目的最终形态?
-
我们的核心是“审美”。而“审美”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我们能否在这个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一点“社交”元素? 比如,你可以创建一个“我喜欢的风景画”的“审美模型”,并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你的朋友可以用你的模型来“筛选”艺术品,看到一个他同样喜欢的,可以点一个“共鸣”按钮。通过收集这些“共鸣”,我们是不是不仅能帮你找到画,还能帮你找到和你“心有灵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