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虚拟储能与分布式光伏协同优化: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解决方案

安科瑞顾强

 摘要: 在全球能源结构向低碳化、智能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分布式光伏的大规模接入为电力系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因其波动性与间歇性带来了运行挑战。本文聚焦于虚拟储能系统(Virtu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VESS)与分布式物理储能的协同优化策略。文章阐述了VESS的核心概念与优势,分析了分布式光伏+储能的痛点,并论证了VESS与物理储能互补协同在提升新能源消纳率、降低电网运行成本、增强系统灵活性方面的显著价值。通过理论模型、技术方案对比及实际应用案例,文章系统展示了协同优化的核心机制与多样化应用场景。研究结论表明,这种协同策略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重要技术方向。

关键词: 虚拟储能系统 (VESS);分布式光伏;储能协同优化;微电网;虚拟电厂;能源管理

引言:能源转型下的挑战与破局之道

read-normal-img

 “双碳”目标驱动下,以分布式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迅猛发展。然而,其固有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压力。如何整合分布式光伏与储能资源,实现灵活调度与优化管理?虚拟储能系统(VESS)与分布式物理储能的协同优化,正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创新方案。

1. 虚拟储能系统(VESS):灵活调节的“隐形”电池 VESS并非实体电池,而是通过先进智能算法和需求侧管理技术,将分散、可调节的电力负荷(如空调、电动汽车、工业设备等)聚合起来,模拟传统储能的充放电行为,提供灵活的电力调节能力。相较于物理储能,VESS具备投资成本低、响应速度快、资源利用率高的核心优势,为系统调节开辟了新路径。

2. 分布式光伏+储能的瓶颈与VESS的协同价值 分布式光伏受天气影响显著,易导致供需失衡。传统解决方案依赖物理储能(如锂电池),但高昂初始投资和有限寿命制约了其广泛应用。VESS的引入,可与物理储能形成互补:

2.1提升光伏消纳率: VESS动态调节负荷,减少弃光,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能源。

2.2降低综合成本: 减少对物理储能的依赖,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经济性。

2.3增强系统灵活性: 快速响应电网需求,参与调峰填谷、频率调节等辅助服务。

2.4创造用户收益: 通过峰谷电价套利、需求响应补贴等方式降低用户用电成本。

3. 协同优化的多元应用场景

3.1工业园区能源管理: 整合光伏、物理储能与VESS(调度空调、水泵等柔性负荷),优化生产用电,削减峰值负荷,显著降低电费支出(案例显示年省电费超20%)。

3.2微电网与智能社区: 实现户用光伏、家用储能与VESS协同运行,促进社区内能源自给自足与优化交易。

3.3电力市场辅助服务: VESS聚合海量分布式资源,参与调频、备用等市场服务,为聚合商创造额外收益。

4. 安科瑞协同优化解决方案:AcrelEMS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安科瑞提供以 AcrelEMS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为核心的协同优化解决方案,覆盖企业微电网“源-网-荷-储-充”全环节:

4.1平台核心: 实时监视、智能预测、动态调配分布式电源、市政电源、储能系统、充电设施及各类负荷。支持接受虚拟电厂调度指令和需求响应。

4.2关键功能:

4.2.1能源全景可视化: 实时展示市电、光伏、储能、充电桩、负荷等数据。

read-normal-img

4.2.2智能协调控制: 实施新能源消纳、需量控制、峰谷套利等优化策略,平滑系统出力,对比优化效果。

read-normal-img

4.2.3预测调度: 结合气象与历史数据预测发电与负荷,联动储能与负荷控制优化调度。

read-normal-img

 4.2.4多维度能耗分析: 监测电、水、气、冷/热等能源消耗,进行同环比、流向分析及碳排折算。

read-normal-img

4.2.5有序充电管理: 根据负荷和变压器容量,联动控制充电桩,保障电网安全。

read-normal-img

4.2.6运维巡检: 支持工单管理、轨迹跟踪,实现运维闭环。

4.3完整“云-边-端”体系: 除软件平台外,提供丰富的现场设备(如协调控制器、保护装置、电能质量设备、多功能/物联网仪表、充电桩、智能网关等),构建全面能源数字化能力,为虚拟电厂提供企业级支撑。

read-normal-img

5. 结语 虚拟储能系统(VESS)与分布式光伏储能的协同优化,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推动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路径。它不仅为企业、园区和电网运营商带来显著的降本增效机遇,更是社会迈向可持续能源未来的坚实一步。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深入,这种协同模式将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http://www.dtcms.com/a/271849.html

相关文章:

  • 异步I/O库:libuv、libev、libevent与libeio
  • 从0到1:Python与DeepSeek的深度融合指南
  • jupyter 和 kernel 之间的关系
  • .net服务器Kestrel 与反向代理
  • 【TCP/IP】11. IP 组播
  • 【C语言】学习过程教训与经验杂谈:思想准备、知识回顾(六)
  • 【博主亲测可用】PS2025最新版:Adobe Photoshop 2025 v26.8.1 激活版(附安装教程)
  • Apache Dubbo实战:JavaSDK使用
  • 前端面试十一之TS
  • 服务器重装后如何“复活”旧硬盘上的 Anaconda 环境?—— 一次完整的排错与恢复记录
  •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408)四门核心课程的知识点总结
  • 微信小程序101~110
  • 以太网基础⑤UDP 协议原理与 FPGA 实现
  • 2025年7月9日学习笔记——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fisher线性回归、感知器、最小二乘法、最小误差判别算法、罗杰斯特回归算法——线性分类器
  • 【TCP/IP】1. 概述
  • AI赋能生活:深度解析与技术洞察
  • LiteHub之文件下载与视频播放
  • 微信小程序控制空调之EMQX服务器安装与配置
  • 重新配置电脑中的环境变量
  • SpringBoot ThreadLocal 全局动态变量设置
  • 机器学习11——支持向量机上
  • 初学者对编译和链接的学习笔记(含预编译详解)
  • 广告匹配策略的智能化之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方法和步骤
  • 多模态大语言模型arxiv论文略读(156)
  • vivo Pulsar 万亿级消息处理实践(3)-KoP指标异常修复
  • 快速上手MongoDB与.NET/C#整合
  • 【AI大模型】LLM模型架构深度解析:BERT vs. GPT vs. T5
  • searxng 对接openweb-UI实现大模型通过国内搜索引擎在线搜索
  • 搜索引擎vs向量数据库:LangChain混合检索架构实战解析
  • 计算机视觉 之 数字图像处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