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oze平台AI Agent开发入门之工作流的基本使用方法

 

本文,我们来详细讲解一下coze开发Agent时有关工作流的一些基本使用方法。 

工作流 

        所谓工作流就是Agent的工作流程,用来指定Agent按照我们创建的工作流进行工作。

        工作流是构建Agent的核心,如果没有工作流,那你开发出来的Agent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AI,和我们直接去AI官网提问的那个大模型并无任何差异!

        这里我们以入职体检报告报表生成为例,我们可以绘制出上图所示的一个流程图,那么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coze提供的工作流界面中搭建这个工作流,让Agent在遇到用户上传word文件时按照这个流程来工作。

添加工作流

点击工作流选项右侧的添加工作流按钮 

在弹出的界面里点击创建工作流

在该界面内给工作流命名并添加描述

         注意,这里的描述并不会像人设与回复逻辑那样影响模型性能,只是对这个工作流的一个定义,是写给自己和可能用到的别人看的,工作流名称的命名要符合代码中变量的命名规范。

点击确认后,进入工作流主界面

        这个界面类似chart flow绘制流程图的界面,在这个界面内我们需要按照绘制流程图一样的方式,来设定Agent的工作流程。

 每一个方框都代表一个节点,双击该方框,可以在右侧编辑这个节点的参数

工作流核心节点 

        工作流的核心节点总共有三个:开始,结束,大模型。可以类比流程图,如果没有开始和结束,那还叫什么流程图? 特别地,开始与结束这两个节点是默认存在,无法删除的。

大模型节点是整个工作流实现各种功能的核心,如果没有大模型那这个节点什么功能也实现不了!

 工作流之变量

        变量是贯穿整个工作流的核心,整个工作流其实就是针对变量而展开的。这里我们以入职体检报告报表生成为例,来展示一遍这个工程中,变量的变换过程。

在工作流中各个节点直接之间使用线连接,就像绘制流程图一样

 变量的设定

         变量之间的绑定(双击该节点,在右侧的界面中进行)编辑,若要绑定其他节点的变量,必须先连接起来。

工作流之节点配置

双击流程图中的节点(方框),在右侧弹出的界面内便可以对节点进行配置

        这里我们以大模型这个节点为例(其余节点大同小异),首先配置输入变量,变量一定要选择与上一个节点相连接的变量(也可以是系统变量等),然后撰写系统提示词,不会写没关系,可以先简单的写两句话,然后点击右上角的自动优化提示来让AI生成。

        点击自动优化提示词,便可以优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提示词中需要引用用到变量,需要按照{{变量}} 的格式引用

 工作流之大模型节点返回格式

 大模型返回的内容主要有三种:文本,MarkDown,json 这三种格式的设定分别对应三种情形:

文本:生成一些简单的文本内容,比如与AI对话的内容,比如:

 MarkDown:生成word,pdf,ppt等富文本格式的文件或内容,比如:

 json:与数字相关的各种数据,生成excel表格,比如:

工作流之试运行

        点击试运行按钮

 在右侧弹出的界面中共按照设定输入类型,输入,然后再点击试运行按钮,等待运行结果

 运行完毕后,可以点击每个节点查看运行结果,最终输出结果在试运行界面中展示

如果觉得没有问题,那么直接点击发布即可,然后在我们的Agent中将其添加进去即可。

 工作流调用机制

        如果我们在人设与回复逻辑中不加设定,那么系统是会自动判断什么时候调用工作流的,

比如,我们有一个这样的需要用户上传文件的工作流:

        那么只有在用户上传文件后才会调用这个工作流,正常情况下只是与Agent文本聊天是不会触发这个工作流,此时的Agent是按照人设与回复逻辑中的设定进行工作。 

        当然,如果你希望Agent完全按照工作流来运行,那么可以在人设与回复逻辑中加入类似下方的限制词:

那么此时,只要用户发送消息给Agent,Agent都将按照工作流的方式来工作。 

 

总结 

 

 

      以上便是本文所有内容,创作不易,如果对你有用,还请免费的三连支持一下作者😁

http://www.dtcms.com/a/269726.html

相关文章:

  • Redis 缓存机制 及问题场景 及解决方案
  • 接口自动化工具-SoapUI
  • kotlin
  • Ubuntu22.04下微星B850M主板 无wifi模块
  • AR 双缝干涉实验亮相:创新科技实验范式,开拓 AR 技术新局​
  • 传输层协议TCP、UDP
  • SpringBoot+Mybatis+MySQL+Vue+ElementUI前后端分离版:整体布局、架构调整(二)
  • 基于FPGA的累加算法实现
  • 2. 两数相加
  • 从零实现一个GPT 【React + Express】--- 【1】初始化前后端项目,实现模型接入+SSE
  • 领域驱动设计(DDD)重塑金融系统架构
  • Qt 与Halcon联合开发九:算法类设计与实现讲解(附源码)
  • AlphaEvolve:谷歌的算法进化引擎 | 从数学证明到芯片设计的AI自主发现新纪元
  • 告别“电量焦虑”,BLE如何提升可穿戴设备续航能力?
  • Flutter基础(前端教程④-组件拼接)
  • Linux NUMA调优实战:多线程程序加速方法
  • 电路研究9.3.10——合宙Air780EP中的AT开发指南:阿里云应用指南
  • Deepoc大模型:重构无人机认知边界的具身智能革命
  • 华为泰山服务器重启后出现 XFS 文件系统磁盘“不识别”(无法挂载或访问),但挂载点目录仍在且无数据
  • WPA2 与 WPA3:深入解析Wi-Fi安全协议
  • Linux网络:UDP socket创建流程与简单通信
  • 手机能用酒精擦吗?
  • 前端学习3--position定位(relative+absolute+sticky)
  • Android kotlin 协程的详细使用指南
  • SpringBoot校园外卖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源码
  • EXCEL链接模板无法自动链接到PowerBI?试试这个方法
  • 自动驾驶的“安全基石”:NVIDIA如何用技术守护未来出行
  • 最新 HarmonyOS API 20 知识库 重磅推出
  • 【计算机网络】王道考研笔记整理(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嘉立创黄山派下载watch ui demo 教程(sf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