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的最小弯曲半径是多少?
在光纤布线的过程中,光纤光缆会碰见弯曲的情况,但我们应该知道光纤不能过度弯曲。过度弯曲可能会导致光折射,影响数据传输。一般而言,光纤光缆弯曲的角度越大,光泄露就越严重。
光纤的最小弯曲半径定义
光纤的最小弯曲半径是指在光信号正常传输的情况下,光纤可以弯曲的最小半径。实际上,它是光纤在不造成过度信号损耗、模态色散或任何其他性能下降的情况下可以承受的最小曲率半径。该参数通常以从光纤中心轴到弯曲处的最短距离来测量,测量单位通常为毫米 (mm)。弯曲程度越大,半径越小。半径越小,光纤越柔韧。不同光纤的最小弯曲半径也不同。 同时光纤弯曲可以分为弯曲半径分为宏弯和微弯,宏弯是人眼可以看到的,微弯是光纤中微小的弯曲。
光纤的常见最小弯曲半径
国际电信联盟对各类光纤的最小弯曲半径进行了规定。
这里打个比方,例如上表中的G.652D类别光纤,如果将我们将其松散缠绕在圆柱形心轴上100圈。那么其1625nm波长的衰减增量需要小于0.1dB。能够满足此要求的最小圆柱体的半径就是1625nm波长的最小弯曲半径。
光纤超过最小弯曲半径的影响
弯曲损耗和散射损耗会影响光信号质量
弯曲损耗是指当光纤弯曲超过其最小允许半径时,光在光纤内的传播路径会改变。存在部分光偏离纤芯,穿透包层泄漏到外部环境中情况,并且弯曲程度越厉害,对应的弯曲损耗就会越大。
散射损耗是指不规则或过度弯曲会加剧光纤内部的散射。光在传播过程中会与光纤内部的不均匀性相互作用,产生偏离原始方向的散射光。当光纤弯曲半径小于最小弯曲半径时,增强的曲率会加剧散射,分散光能从而增加整体信号损耗。
模态色散和偏振态的变化影响传输质量
模态色散:在多模光纤中,不同的传播模式以不同的速度传播,这会导致光脉冲展宽——这种现象称为模态色散。光纤弯曲幅度超过允许值会改变光纤的结构几何形状,从而影响这些模式的传播路径和速度,并加剧模态色散。结果,光脉冲展宽并合并,降低了相邻脉冲之间的区别。这种重叠会增加误码率,并损害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这种影响在高速通信系统中尤为严重。
偏振态的变化:对于单模光纤,偏振态理想情况下是稳定的。将光纤弯曲至其最小弯曲半径以下会引入机械应力,从而改变光纤内部的应力分布。这种变化会改变偏振态,导致偏振模色散 (PMD)。PMD 会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引入额外的延迟和相位畸变,从而可能导致信号失真和误码率增加。
同步影响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
光纤弯曲会影响光纤的使用寿命。过度会加速光纤的疲劳,缩短使用寿命。遵守光纤弯曲半径建议值可以有效提高光纤可靠性和稳定性。
如何计算光纤电缆的弯曲半径?
光纤的弯曲半径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光纤材质、纤芯直径、光纤类型和拉力。通常,光纤制造商会在电缆规格中提供弯曲半径。
弯曲半径的简单公式:
B端半径 = 电缆外径x 电缆倍增器
电缆外径:不同的光纤电缆有不同的外径。
电缆倍增器:倍增器通常由行业标准和光纤类型决定。
弯曲不敏感光纤
光纤对弯曲和应力非常敏感。一旦光纤过度弯曲,受力部分的光损耗会非常大。抗弯曲光纤光缆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设计的。抗弯曲光纤的工作原理是在纤芯周围添加一层折射率较低的玻璃,使损耗的光能够反射回纤芯。这类光缆为某些特定环境下的光纤安装提供了解决方案,尤其是在狭小空间内,这些环境下对弯曲和光缆柔韧性的要求非常高。
弯曲不敏感光纤的类型
弯曲不敏感光纤分为两种常见类型:弯曲不敏感单模光纤(BISMF)和弯曲不敏感多模光纤(BIMMF)。BISMF 每次只允许一种光模式通过。
国际电信联盟 (ITU) 将 BISMF 规定为两种类型:G.657.A 和 G.657.B。在这些类型的光纤中,G.657.B2 版本可以实现5毫米的弯曲半径。BIMMF支持多种光模式的传播。最小弯曲半径为7.5毫米。BIMMF电缆常用于数据中心和服务器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