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软中断
部分内容来源:小林Coding
什么是中断
什么是中断?
在计算机中,中断是系统用来响应硬件设备请求的一种机制
操作系统收到硬件的中断请求,会打断正在执行的进程,然后调用内核中的中断处理程序来响应请求
中断-例子
这样的解释可能过于学术了,容易云里雾里,我就举个生活中取外卖的例子。
小林中午搬完砖,肚子饿了,点了份白切鸡外卖,这次我带闪了,没有被某团大数据杀熟。虽然平台上会显示配送进度,但是我也不能一直傻傻地盯着呀,时间很宝贵,当然得去干别的事情,等外卖到了配送员会通过「电话」通知我,电话响了,我就会停下手手中地事情,去拿外卖。
这里的打电话,其实就是对应计算机里的中断
没接到电话的时候,我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只有接到了电话,也就是发生中断,我才会停下当前的事情,去进行另一个事情,也就是拿外卖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中断是一种异步的事件处理机制,可以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中断请求存在的问题
操作系统收到了中断请求会打断其他进程的运行
所以中断请求的响应程序,也就是中断处理程序,要尽可能快的执行完,这样可以减少对正常进程运行调度地影响
而且,中断处理程序在响应中断时,可能还会「临时关闭中断」
这意味着,如果当前中断处理程序没有执行完之前,系统中其他的中断请求都无法被响应
也就是说中断有可能会丢失,所以中断处理程序要短且快
存在的问题:
- 中断请求会打断其他进程的运行
- 中断请求会导致【临时关闭中断】,可能会导致其他设备的中断请求丢失
中断请求的问题-例子
还是回到外卖的例子,小林到了晚上又点起了外卖,这次为了犒劳自己,共点了两份外卖,一份小龙虾和一份奶茶,并且是由不同地配送员来配送,那么问题来了,当第一份外卖送到时,配送员给我打了长长的电话,说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比如给个好评等等,但如果这时另一位配送员也想给我打电话。
很明显,这时第二位配送员因为我在通话中(相当于关闭了中断响应),自然就无法打通我的电话,他可能尝试了几次后就走掉了(相当于丢失了一次中断)
什么是软中断
中断的两个阶段
中断请求的处理程序应该要短且快,这样才能减少对正常进程运行调度地影响
而且中断处理程序可能会暂时关闭中断,这时如果中断处理程序执行时间过长,可能在还未执行完中断处理程序前,会丢失当前其他设备的中断请求
那 Linux 系统为了解决【中断处理程序执行过长】和【中断丢失】的问题,将中断过程分成了两个阶段
这两个阶段分别是「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
- 上半部分:用来快速处理中断,一般会暂时关闭中断请求,主要负责处理跟硬件紧密相关或者时间敏感的事情。
- 下半部分:用来延迟处理上半部未完成的工作,一般以「内核线程」的方式运行。
例子-网卡接收网络包
网卡收到网络包后,通过 DMA 方式将接收到的数据写入内存
接着会通过硬件中断通知内核有新的数据到了
于是内核就会调用对应的中断处理程序来处理该事件
这个事件的处理也是会分成上半部和下半部
上部分:上部分要做的事情很少,会先禁止网卡中断,避免频繁硬中断,而降低内核的工作效率。接着,内核会触发一个【软中断】,把一些处理比较耗时且复杂的事情交给「软中断处理程序」去做,也就是中断的下半部
下部分:其主要是需要从内存中找到网络数据,再按照网络协议栈,对网络数据进行逐层解析和处理,最后把数据送给应用程序
中断处理程序的上部分和下半部可以理解为:
- 上半部直接处理硬件请求,也就是硬中断,主要是负责耗时短的工作,特点是快速执行
- 下半部是由内核触发,也就说软中断,主要是负责上半部未完成的工作,通常都是耗时比较长的工作,特点是延迟执行;
还有一个区别
硬中断(上半部)是会打断 CPU 正在执行的任务,然后立即执行中断处理程序
而软中断(下半部)是以内核线程的方式执行,并且每一个 CPU 都对应一个软中断内核线程,名字通常为「ksoftirqd/CPU 编号」,比如 0 号 CPU 对应的软中断内核线程的名字是 ksoftirqd/0
不过,软中断不只是包括硬件设备中断处理程序的下半部,一些内核自定义事件也属于软中断,比如内核调度等、RCU 锁(内核里常用的一种锁)等
系统中有哪些软中断
在 Linux 系统里,我们可以通过查看 /proc/softirqs 的内容来知晓「软中断」的运行情况
以及 /proc/interrupts 的内容来知晓「硬中断」的运行情况
你可以看到,每一个 CPU 都有自己对应的不同类型软中断的累计运行次数
有 3 点需要注意下
第一点:
要注意第一列的内容,它是代表着软中断的类型
在我的系统里,软中断包括了 10 个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工作类型
NET_RX 表示网络接收中断
NET_TX 表示网络发送中断
TIMER 表示定时中断
RCU 表示 RCU 锁中断
SCHED 表示内核调度中断
第二点:
要注意同一种类型的软中断在不同 CPU 的分布情况,正常情况下,同一种中断在不同 CPU 上的累计次数相差不多,比如我的系统里,NET_RX 在 CPU0、CPU1、CPU2、CPU3 上的中断次数基本是同一个数量级,相差不多。
第三点:
这些数值是系统运行以来的累计中断次数,数值的大小没什么参考意义
但是系统的中断次数的变化速率才是我们要关注的,我们可以使用
watch -d cat /proc/softirqs
查看中断次数的变化速率
前面提到过,软中断是以内核线程的方式执行的,我们可以用 ps 命令可以查看到
ps aux | grep softirq
下面这个就是在我的服务器上查到软中断内核线程的结果:
可以发现,内核线程的名字外面都有有中括号
这说明 ps 无法获取它们的命令行参数,所以一般来说,名字在中括号里的都可以认为是内核线程
而且,你可以看到有 4 个 ksoftirqd 内核线程,这是因为我这台服务器的 CPU 是 4 核心的
每个 CPU 核心都对应着一个内核线程
如何定位软中断导致的CPU使用率过高问题?
可以用 top 命令来查看当前系统的软中断情况
上图中的黄色部分 si ,就是 CPU 在软中断上的使用率
而且可以发现,每个 CPU 使用率都不高,两个 CPU 的使用率虽然只有 3% 和 4% 左右,但是都是用在软中断上了。
另外,也可以看到 CPU 使用率最高的进程也是软中断 ksoftirqd
因此可以认为此时系统的开销主要来源于软中断。
如果要知道是哪种软中断类型导致的,我们可以使用
watch -d cat /proc/softirqs
查看每个软中断类型的中断次数的变化速率
一般对于网络 I/O 比较高的 Web 服务器,NET_RX 网络接收中断的变化速率相比其他中断类型快很多
如果发现 NET_RX 网络接收中断次数的变化速率过快,接下来就可以使用
sar -n DEV
查看网卡的网络包接收速率情况,然后分析是哪个网卡有大量的网络包进来
接着,在通过 tcpdump 抓包分析这些包的来源
如果是非法的地址可以考虑加防火墙
如果是正常流量,则要考虑硬件升级等
软中断-快速复习
什么是中断:
响应硬件设备请求的一种机制
操作系统收到硬件的中断请求,会打断正在执行的进程,然后调用内核中的中断处理程序来响应请求
中断是一种异步的事件处理机制,可以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中断存在的问题:
- 中断请求会打断其他进程的运行
- 中断请求会导致【临时关闭中断】,可能会导致其他设备的中断请求丢失
什么是【临时中断关闭】:
当前中断处理程序没有执行完之前,系统中其他的中断请求都无法被响应
中断的两个阶段:
Linux 为了解决【中断处理程序执行过长】和【中断丢失】,将中断过程分成了两个阶段
【上半部分】:用来快速处理中断,一般会暂时关闭中断请求,主要负责处理跟硬件紧密相关或者时间敏感的事情。
【下半部分】:用来延迟处理上半部未完成的工作,一般以「内核线程」的方式运行
中断处理程序的上部分和下半部可以理解为:
- 上半部直接处理硬件请求,也就是硬中断,主要是负责耗时短的工作,特点是快速执行
- 下半部是由内核触发,也就说软中断,内核会触发一个【软中断】,把一些处理比较耗时且复杂的事情交给「软中断处理程序」去做,主要是负责上半部未完成的工作,通常都是耗时比较长的工作,特点是延迟执行;
人话:
【硬中断】:解决【中断处理程序执行过长】。CPU 会立即暂停当前任务,优先执行硬中断处理程序,硬中断的任务都是耗时短的
【软中断】:解决【中断丢失】。处理硬中断中 【来不及做的耗时任务】硬中断处理完毕后,CPU 恢复正常调度时,内核会检查是否有未处理的软中断,然后在合适的时机(如中断上下文结束后、内核线程调度时)执行
硬中断和软中断的区别:
硬中断(上半部)是会打断 CPU 正在执行的任务,然后立即执行中断处理程序
而软中断(下半部)是以内核线程的方式执行
系统中的软中断:
通过 /proc/softirqs 的内容来知晓「软中断」的运行情况
可以查看
- 软中断的类型
- 同一种类型的软中断在不同 CPU 的分布情况
- 中断次数的变化速率
如何定位软中断导致的CPU使用率过高问题:
- 查看每个软中断类型的中断次数的变化速率
watch -d cat /proc/softirqs
- 查看网卡的网络包接收速率情况,通过 tcpdump 抓包分析这些包的来源
sar -n D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