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尔曼系列机器人——以创新驱动未来,重塑智能协作新生态(上)
在工业自动化与智能服务深度融合的浪潮中,协作机器人凭借其安全、灵活、易部署的特性,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
睿尔曼(Ruierman Robotics)作为中国协作机器人领域的领军品牌,始终以“让机器人触手可及”为使命,专注于轻量化、高精度、高性价比的协作机器人研发与生产。其产品矩阵覆盖工业制造、物流仓储、医疗健康、商业服务等多场景,通过模块化设计、智能算法优化和开放生态构建,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安全的智能解决方案。

睿尔曼的核心产品以超轻量化设计、高负载自重比和极致易用性为特色,涵盖从桌面级到重载级的全场景需求。其自主研发的驱动一体化关节技术,将电机、减速器、编码器、驱动器高度集成,体积缩小至传统设计的1/3,重量减轻50%以上,同时保持毫秒级响应速度和微米级重复定位精度。
以下,我们将深入解析睿尔曼五大产品系列及其代表性机型,揭开其技术领先背后的秘密。
睿尔曼系列产品矩阵
RM系列:工业级协作机器人标杆

RM65-6F/RM65-B: 超轻量6自由度仿人机械臂
RM65-B标准版和RM65-6F六维力版,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其控制柜与机械臂的总重量仅为7.2KG,而额定负载能达到5KG,峰值负载更是可至10kg,工作半径范围在610-638.5mm
优势:
-
拖拽编程、设防护等级,碰撞超限即停;
-
超小体积,仿人臂尺寸,降低安装空间要求;
-
传统控制柜,控制器与机械臂一体;

RM75-B/RM75-6F:超轻量7自由度仿人机械臂
RM75 - B标准版、RM75 - 6F六维力版两款型号采用一体化结构,控制柜与机械臂总重7.8KG,额定负载5KG,工作半径处于610 - 638.5mm
优势:
-
灵活部署:超小体积,仿人臂尺寸,降低安装空间需求;
-
一体化模块化:设计紧凑,降本提效;
-
安全灵敏:拖拽编程可复现轨迹,设防护等级,碰撞超限即停;
-
集成控制器:无传统控制柜,控制器与机械臂一体;
-
系统开放:开放API ,多语言、多系统适配;
-
超低功率:24V供电,满负载功耗低,适配多场景;
ECO系列:6自由度经济型机械臂
这系列有着三大产品,分别是ECO63 - 6F和ECO63 - B、ECO65 - 6F和ECO65 - B、ECO62 - B这3款产品。
该系列兼具出色工业性能,能满足狭小空间人机协作、快速作业场景。其中第一代ECO65自重7.8kg,额定负载5kg,手腕作业灵活度高、刚度强 。

系列优势:
-
机械臂体积小巧,还集成微型控制器,安装部署便捷,降低系统集成难度;
-
一体化关节设计,超高负载自重比;
-
一体化模块化设计,拆装便捷、维护成本低,效率高;
-
系统开放适配多语言与系统,超低功率适配多种场景,保障作业安全高效;
RML系列:6自由度的超长臂展机械臂
系列包含RML63 - B标准版与RML63 - 6F六维力版两款型号 。
其采用一体化结构,控制器集成于机械臂底部,摒弃传统控制柜,工作半径可达900 - 928.5mm,工作范围更大,能适配复杂应用场景;机械臂自重10kg,负载为3kg。
优势:
-
更大工作范围:工作半径达 900 - 928.5mm,适配复杂场景;
-
超低功率:24V 供电,满负载功耗≤200W、综合≤100W,适配多场景;
-
集成控制器:无传统控制柜,控制器与机械臂一体;

GEN系列:睿尔曼研发的单款7自由度机械臂
GEN72-B通过原理与机构全方位创新设计,精简零部件、简化结构,提升耐用性并优化成本。第一代GEN72自重4.5kg,最大负载2kg ,有效工作臂展600mm ,可覆盖绝大多数作业场景,还能为助力人形机器人发展提供支持 。
优势:
-
安全功能设计:体积小巧,有关节抱闸,保障工业场景安全;
-
关节自研,突破尺寸极限,性能可靠;
-
开放API ,多语言、多系统适配;
-
控制器小型化集成,提升部署便捷性,降低系统集成难度;
复合机器人:全场景智能解决方案
依托超轻量仿人机械臂在安全灵敏、集成控制、低功耗等多方面优势,睿尔曼针对不同场景需求,推出双臂复合机器人、双臂升降机器人、单臂复合机器人、复合升降机器人、AI 理疗机器人等多样化复合机器人解决方案 。
目前,这些方案已在新零售货架整理、助残养老、医疗按摩艾灸、样本管理、智能仓储盘点、钢筋绑扎、智慧家居等场景落地应用,用技术赋能多行业场景升级。

优势:
全场景自适应协作
-
动态环境感知:激光SLAM+3D视觉+力控融合;
-
形态灵活适配:支持6-20kg负载、0.5-3m升降范围,单臂/双臂/升降平台自由切换;
五重安全冗余设计
-
硬件级防护:电子皮肤碰撞检测(响应<10ms)、急停按钮、安全雷达;
-
全球认证:符合ISO 13849/10218、TÜV莱茵标准,支持人机共融作业;
-
软件级隔离:虚拟安全围栏、动态扭矩限制;
快速部署与超低维护
-
模块化设计:机械臂、底盘、末端工具30分钟内快速更换,兼容第三方设备,部署时间节约50%;
-
高性价与低成本:维护成本较传统机器人降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