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A-以太网链路聚合
前言:本博客仅作记录学习使用,部分图片出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本篇笔记是根据B站上的视频教程整理而成,感谢UP主的精彩讲解!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细节,可以参考以下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dT6zQEMg/?spm_id_from=333.788.videopod.episodes&vd_source=e539f90574cdb0bc2bc30a8b5cb3fc00&p=6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dT6zQEMg/?spm_id_from=333.788.videopod.episodes&vd_source=e539f90574cdb0bc2bc30a8b5cb3fc00&p=6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dT6zQEMg/?spm_id_from=333.788.videopod.episodes&vd_source=e539f90574cdb0bc2bc30a8b5cb3fc00&p=6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dT6zQEMg/?spm_id_from=333.788.videopod.episodes&vd_source=e539f90574cdb0bc2bc30a8b5cb3fc00&p=6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dT6zQEMg/?spm_id_from=333.788.videopod.episodes&vd_source=e539f90574cdb0bc2bc30a8b5cb3fc00&p=6
一、网络可靠性需求
网络的可靠性指当设备或者链路出现单点或多点故障时保证网络服务不间断的能力,可从单板、设备、链路多个层面实现
1、单板可靠性
2、设备可靠性
3、链路可靠性
二、链路聚合技术原理与配置
1、基本原理
1.1、提升链路带宽
设备之间存在多条链路时,由于STP的存在,实际只会有一条链路转发流量,设备间链路带宽无法得到提升
1.2、以太网链路聚合
以太网链路聚合Eth-Trunk:简称链路聚合,通过将多个物理接口捆绑成为一个逻辑接口可以在不进行硬件升级的条件下,达到增加链路带宽的目的
1.3、链路聚合基本术语/概念
- 聚合组 (LAG):多条物理链路捆绑形成的单一逻辑链路,对应一个逻辑接口,即链路聚合接口或Eth-Trunk接口。
- 成员接口和成员链路:构成Eth-Trunk的物理接口为成员接口,相应的物理连接为成员链路。
- 活动接口和活动链路:参与数据转发的成员接口称为活动接口,对应的链路为活动链路(Active link)。
- 非活动接口和非活动链路:不参与数据转发的成员接口称为非活动接口,对应的链路为非活动链路(Inactive link)。
- 聚合模式:
- 手工模式:不使用LACP,手动配置链路聚合。
- LACP模式:启用LACP协议,动态管理链路聚合。
- 其他概念:
- 活动接口上限阈值:允许的最大活动接口数量。、
- 活动接口下限阈值:维持聚合组正常运作所需的最小活动接口数量。
2、手工模式(落后)
Eth-Trunk的建立、成员接口的加入均由手动配置。当聚合的两端设备中存在一个不支持LACP协议时,使用手工模式
缺陷:需确保对端设备一致性、缺乏动态交互、依赖人工管理、物理层状态依赖等
3、LACP模式
一种基于LACP协议的链路聚合模式。设备通过LACPDU(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交互,协商确认对端设备是否为同一聚合接口的成员
3.1、报文-LACPDU
LACPDU报文包含设备优先级、MAC地址、接口优先级和接口号等信息
(1)系统优先级
在LACP模式下,两端设备的活动接口数目需一致,否则链路聚合组无法建立。可通过系统LACP优先级确定主动端,优先级值越小优先级越高,主动端选择活动接口,被动端根据主动端选择进行匹配。
(2)接口优先级
选出主动端后,两端都会以主动端的接口优先级来选择活动接口,优先级高的接口将优先被选为活动接口。接口LACP优先级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3.2、最大活动接口数
可配置最大活动接口数目。超限时,按接口优先级(值越小越高)、接口号选择活动接口,其余为备份端口。活动链路故障时,从备份链路中选优先级最高的替换,保障业务连续性
3.3、活动链路选举
- SW1和SW2配置LACP模式的链路聚合,最大活跃接口数设为2。
- 通过LACPDU选举优先级高的SW1为主动端。SW1比较接口优先级和编号,选出1、2号接口(优先级相同,编号更小)作为活动接口,并通过LACPDU通知SW2。
- SW2根据SW1的结果确定本端活动接口,对应链路成为活动链路。至此,Eth-Trunk活动链路选举完成。
3.4、负载分担
4、典型使用场景
5、配置举例
5.1、配置命令
--创建链路聚合组[Huawei]interface eth-trunk trunk-id--配置链路聚合模式[Huawei-Eth-Trunk1]mode {lacp | manual load-balance} --lacp模式和手工模式--将接口加入链路聚合组中--以太网接口视图[Huawei-GigabitEthernet0/0/1]eth-trunk trunk-id--Eth-Trunk视图[Huawei-Eth-Trunk1]trunkport interface-type { interface-number}--使能允许不同速率端口加入同一Eth-Trunk接口的功能[Huawei-Eth-Trunk1]mixed-rate link enable--配置系统LACP优先级[Huawei]lacp priority priority --优先级越小越高--配置接口LACP优先级[Huawei-GigabitEthernet0/0/1]lacp priority priority--配置最大活动接口数[Huawei-Eth-Trunk1]max active-linknumber {number} --保持本端和对端一致,只有LACP模式支持--配置最小活动接口数[Huawei-Eth-Trunk1]least active-linknumber {number}
5.2、手工模式链路聚合配置示例
--SW1配置:[SW1]interface eth-trunk 1[SW1-Eth-Trunk1]trunkport gigabitethernet 0/0/1 to 0/0/2[SW1-Eth-Trunk1]port link-type trunk[SW1-Eth-Trunk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20--SW2配置:[SW2]interface eth-trunk 2[SW2-Eth-Trunk1]trunkport gigabitethernet 0/0/1 to g0/0/2[SW2-Eth-Trunk1]port link-type trunk[SW2-Eth-Trunk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20
5.3、LACP模式链路聚合配置示例
--SW1配置:[SW1]interface eth-trunk 1[SW1-Eth-Trunk1]mode lacp[SW1-Eth-Trunk1]max active-linknumber 2[SW1-Eth-Trunk1]trunkport gigabitethernet 0/0/1 to 0/0/3[SW1-Eth-Trunk1]port link-type trunk[SW1-Eth-Trunk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20 [SW1-Eth-Trunk1]quit[SW1]lacp priority 30000--SW2配置:[SW2]interface eth-trunk 1[SW2-Eth-Trunk1]mode lacp[SW2-Eth-Trunk1]max active-linknumber 2[SW2-Eth-Trunk1]trunkport gigabitethernet 0/0/1 to 0/0/3[SW2-Eth-Trunk1]port link-type trunk[SW2-Eth-Trunk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20 [SW2-Eth-Trunk1]quit
三、堆叠/集群概述
1、什么是堆叠、集群
堆叠(iStack):多台支持堆叠特性的交换机通过堆叠线缆连接,逻辑上变成一台交换设备,统一参与数据转发。
集群(Cluster Switch System,CSS):两台支持集群特性的交换机组合成一台逻辑设备。CSS仅支持两台设备,框式交换机支持CSS,盒式设备支持iStack。
2、堆叠、集群的优势
堆叠交换机对外表现为一台逻辑交换机,实现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合一
3、实际应用
两台设备组成集群,虚拟成单一的逻辑设备。简化后的组网不再需要使用MSTP、VRRP等协议,简化了网络配置,同时依靠跨设备的链路聚合,实现快速收敛,提高了可靠性。
4、推荐架构
学习永无止境,让我们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