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request这个包中,get 这个方法里传入的是params ,post这个方法里传入的是data 和 json。这个区别是什么?

1、get 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post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权威指南》指出,从TCP传输层的本质看,GET与POST并无区别,两者都是基于TCP连接的数据传输方式。它们的差异并非源于技术底层,而是由HTTP协议的应用层语义、浏览器实现策略与服务器处理逻辑共同塑造的结果。以下是分层解析:


一、本质相同:基于TCP的无差别传输

  1. 底层机制一致
    GET和POST在传输层都依赖TCP连接,其数据包结构、可靠性机制、传输流程并无差异。理论上,GET请求可以携带请求体(Request Body),POST请求也可以在URL中添加参数——技术上完全可行,只是不符合HTTP规范。

  2. 协议自由度的体现
    HTTP协议并未强制限制GET的请求体或POST的URL参数,这种灵活性印证了二者本质的通用性。例如,服务器若支持解析GET请求体,客户端发送的GET请求完全可以包含表单数据。


二、应用层差异:规范与实现的约束

尽管底层相同,但在实际应用中,以下差异由HTTP语义和浏览器/服务器策略决定:

  1. 参数位置与安全性

    • GET参数在URL中:如 ?name=value,易被浏览器历史、服务器日志记录,敏感信息暴露风险高;
    • POST参数在Body中:数据不直接暴露于地址栏,但通过抓包工具仍可获取(HTTP明文传输下两者均不安全,需HTTPS加密)。
      示例对比:
    GET /login?user=admin&pwd=12345 HTTP/1.1  # 参数暴露
    POST /login HTTP/1.1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user=admin&pwd=12345                     # 参数隐藏于Body
    
  2. 长度限制:非协议限制,而源于实现

    请求方法限制来源典型限制值
    GET浏览器URL长度限制IE: 2083字节,Chrome: ~8KB
    POST服务器Body大小限制服务器配置(如Nginx默认1MB)

    注:HTTP协议本身未规定长度上限,限制是浏览器和服务器为避免资源过载设置的。

  3. 缓存与历史行为

    • GET:可被浏览器主动缓存,URL参数存入历史记录,回退时无害;
    • POST:不缓存,参数不保留历史记录,回退会重新提交数据(可能触发重复下单等问题)。
  4. 幂等性与语义约束

    特性GETPOST
    幂等性✔️ 多次请求结果相同❌ 可能创建新资源
    语义获取数据(查)提交数据(增/改)
    例如:重复GET用户信息无副作用;重复POST订单会生成多个订单。

❌ 三、常见误解的澄清

  1. “POST发送两个TCP包,GET只发一个”

    • 过时观点:早期部分浏览器(如Chrome)对POST采用 100 Continue 机制(先发Header,再发Body),但现代浏览器(如Firefox)已默认合并为一个包。
    • 性能影响:在网络差时,分包传输反而提升数据完整性验证能力,但多数场景下差异可忽略。
  2. “GET只支持ASCII,POST支持二进制”
    错误!两者均可传输二进制数据(如GET通过URL编码二进制,POST通过 multipart/form-data 格式)。


四、总结:本质无别,应用有别

维度GETPOST
传输本质同属TCP,无底层差异同属TCP,无底层差异
参数位置URL(可见)Body(不可见)
长度限制受浏览器URL长度限制(约2KB-8KB)受服务器Body大小限制(通常MB级)
安全性❌ 参数暴露于URL⚠️ Body仍可被抓包,需HTTPS
缓存✔️ 浏览器自动缓存❌ 不缓存(需手动设置)
幂等性✔️ 安全且幂等❌ 非幂等(可能修改数据)

👉 核心结论

  • 无本质区别:技术层面均为TCP连接,可互换使用(需服务端配合);
  • 有规范差异:HTTP语义与浏览器/服务器策略强制分离二者应用场景。
    实践中应遵循:获取数据用GET,修改数据用POST——这是规范与生态共同决定的“最佳实践”。

本质没有区别,那我们使用的过程中,区别是什么?

在 HTTP 请求中,paramsdatajson 参数用于不同方式传递数据,这与 GET 和 POST 请求的特性密切相关。下面详细解释它们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核心区别

参数适用请求方法数据位置数据格式Content-Type 默认值
paramsGETURL 查询字符串键值对形式无(不设置请求头)
dataPOST请求体表单格式或原始字符串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jsonPOST请求体JSON 格式application/json

详细解释与示例

1. params (用于 GET 请求)
  • 作用:将数据附加在 URL 的查询字符串中
  • 格式:字典或元组列表 {'key1': 'value1', 'key2': 'value2'}
  • 位置:URL 的 ? 后面,如 ?key1=value1&key2=value2
  • 可见性:完全暴露在 URL 中

示例代码

import requests# 使用 params 传递参数
response = requests.get('https://api.example.com/users',params={'page': 2,'limit': 10,'sort': 'name'}
)# 实际请求的 URL
print(response.request.url)
# 输出:https://api.example.com/users?page=2&limit=10&sort=name

适用场景

  • 分页查询
  • 搜索过滤
  • 排序参数
  • 任何不需要隐藏的简单数据
2. data (用于 POST 请求)
  • 作用:发送表单格式的数据
  • 格式:字典、元组列表或字节字符串
  • 位置:请求体中
  • Content-Type:默认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示例代码

import requests# 使用 data 发送表单数据
response = requests.post('https://api.example.com/login',data={'username': 'john_doe','password': 'secret123'}
)# 查看请求体内容
print(response.request.body)
# 输出:username=john_doe&password=secret123

适用场景

  • HTML 表单提交
  • 传统 Web 应用登录
  • 简单键值对数据
  • 兼容老式 API
3. json (用于 POST 请求)
  • 作用:发送 JSON 格式的数据
  • 格式:Python 字典(自动转换为 JSON)
  • 位置:请求体中
  • Content-Type:自动设置为 application/json

示例代码

import requests# 使用 json 发送复杂数据
response = requests.post('https://api.example.com/products',json={'name': 'Laptop','price': 1299.99,'specs': {'cpu': 'i7','ram': '16GB'},'tags': ['electronics', 'computers']}
)# 查看请求体内容
print(response.request.body)
# 输出:b'{"name":"Laptop","price":1299.99,"specs":{"cpu":"i7","ram":"16GB"},"tags":["electronics","computers"]}'

适用场景

  • 现代 RESTful API
  • 发送嵌套数据结构
  • 需要精确数据类型(如布尔值、null)
  • 与前端 JavaScript 应用交互

对比演示

假设有一个用户管理 API:

# GET 请求 - 查询用户(使用 params)
requests.get('https://api.example.com/users',params={'role': 'admin','active': 'true'}
)
# URL: https://api.example.com/users?role=admin&active=true# POST 请求 - 创建用户(使用 data - 表单格式)
requests.post('https://api.example.com/users',data={'name': 'Alice','email': 'alice@example.com'}
)
# 请求体: name=Alice&email=alice@example.com# POST 请求 - 创建用户(使用 json - JSON 格式)
requests.post('https://api.example.com/users',json={'name': 'Bob','email': 'bob@example.com','preferences': {'theme': 'dark','notifications': True}}
)
# 请求体: {"name":"Bob","email":"bob@example.com","preferences":{"theme":"dark","notifications":true}}

为什么这样设计?

  1. GET 请求的特性

    • 设计用于获取数据,不应修改服务器状态
    • 参数必须放在 URL 中(HTTP 协议规定)
    • 所以只能使用 params
  2. POST 请求的灵活性

    • 设计用于提交数据,可以修改服务器状态
    • 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在请求体中传输
    • data 用于传统表单格式
    • json 用于现代 API 的 JSON 格式

最佳实践建议

  1. GET 请求

    • 始终使用 params
    • 避免发送敏感数据(密码等)
    • 参数尽量简单(URL 长度有限制)
  2. POST 请求

    • 优先使用 json(现代 API 标准)
    • 仅在与旧系统交互时使用 data
    • 复杂/嵌套数据一定要用 json
    • 敏感数据用 json + HTTPS
  3. 特殊情况

    # 强制使用 JSON 格式但手动控制
    requests.post(url,data=json.dumps(complex_data),  # 手动转换为 JSON 字符串headers={'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文章转载自:
http://atebrin.wsgyq.cn
http://cardiosclerosis.wsgyq.cn
http://bawdyhouse.wsgyq.cn
http://bingy.wsgyq.cn
http://cantabile.wsgyq.cn
http://ansate.wsgyq.cn
http://brimmer.wsgyq.cn
http://beaked.wsgyq.cn
http://billiards.wsgyq.cn
http://cessation.wsgyq.cn
http://amidase.wsgyq.cn
http://celibacy.wsgyq.cn
http://airmark.wsgyq.cn
http://bovine.wsgyq.cn
http://anvers.wsgyq.cn
http://awhirl.wsgyq.cn
http://barroom.wsgyq.cn
http://chemistry.wsgyq.cn
http://bibliolatrous.wsgyq.cn
http://armoire.wsgyq.cn
http://alienator.wsgyq.cn
http://ascham.wsgyq.cn
http://chalcogenide.wsgyq.cn
http://cenobian.wsgyq.cn
http://charoseth.wsgyq.cn
http://barf.wsgyq.cn
http://amygdaloidal.wsgyq.cn
http://afghan.wsgyq.cn
http://affect.wsgyq.cn
http://caconym.wsgyq.cn
http://www.dtcms.com/a/259636.html

相关文章:

  • pscc系统如何部署,怎么更安全更便捷?
  • Linux 怎么恢复sshd.service
  • 结构体数组与Excel表格:数据库世界的理性与感性
  • 超级好用的小软件:geek,卸载软件,2m大小
  • Webpack 核心概念
  • 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的心电图分类方法应用
  • Web后端基础:Java操作数据库----JDBC
  • 夏至之日,共赴实时 AI 之约:RTE Open Day@AGI Playground 2025 回顾
  • CAS 有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 《解锁Web游戏潜力:手柄操控的进阶法则》
  • 【nRF52832】【环境搭建 1】【ubuntu下搭建nRF52832开发环境】
  • 2 Studying《BPF.Performance.Tools》1-9
  • AnythingLLM+Ollama搭建本地知识库
  • 【Ansible】Ansible介绍
  • Java 的强制类型转换
  • 基于STM32的个人健康助手的设计
  • 参数两和显存占用计算
  • 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存储系统-Redis
  • 微信小程序适配 iPhone 底部导航区域(safe area)的完整指南
  • C# 中 逻辑运算符 - 逻辑与,短路
  • C# Avalonia 绑定模式 Mode 的区别,它们的应用场景
  • thinkphp8之文件上传
  • 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算法--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锁相环的滑模观测器
  • Matlab里的默认配色推荐
  • 时序数据库 TDengine 助力华锐 D5 平台实现“三连降”:查询快了,机器少了,成本也低了
  • Node.js-fs模块
  • FPGA笔记——ZYNQ-7020运行PS端的USB 2.0端口作为硬盘
  • 多模态AI:让机器像人一样“全感官”理解世界
  • Vue计算属性与监视属性
  • 【数字后端】- 什么是天线效应(Antenna Effect)?如何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