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读完后闭上眼睛想一想,为什么李开复值得学习?
第一,他工作能力很强。他并不只是在名校、名企呆过,而是最后都做到了很高的位置。11岁从台湾去美国读书,博士在CMU,毕业后先后在苹果、微软、谷歌工作过。
CMU读博期间开发了基于统计方法的语音识别技术,拿到了CMU终身教职后,放弃这一职位加入了苹果。
微软时期牵头成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后改名微软亚洲研究院),这个传奇的地方在深度学习大火之后,诞生出了很多牛人。
在谷歌时期是中国的副总裁。
第二,他乐于分享和帮助别人,有志于帮助中国年青人找到人生方向。他所成立的公司创新工场,也是真正为了能帮助中国的创业者。正如他文中提到的,“我发现,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梦想,是唯一比实现自己的梦想更有意义的事情。”
第三,他经历过死亡。
经历过死的人,对生的意义认识肯定更加深刻。1961年出生,在2013年52岁时被诊断出淋巴癌,之后退出工作了大概一年半时间抗癌。
在他病愈之后,他把很多工作都分给了别人,当然把相应的股票也给了别人,自己每周上4天班,“ 在我一周不工作的那几天,我会四处走走,读读好书,和亲人共度其乐融融的时光,我重视活在当下,保持健康”。
我觉得我理想中的生活,也就是这样的状态吧。

记住你将死去

◆ 乔布斯曾说过:“记住你即将死去。”
“不要被信条所惑,盲从信条就是活在别人思考的结果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最重要的,拥有跟随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Lead your life”而不是“Live your life(过一生)”,也就是说,不要只是“过一生”,而是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著、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一生。

make a difference
◆ 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哲学系的一个老教授说的话:“知道什么是make a difference(制造不同)吗?想象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中有你,一个世界中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最大化你的影响力,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

墓志铭测试
我总是记得在大学的时候,一位教授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墓志铭是什么。一个墓志铭代表了这个人一生的意义,留下了他这一生对世界的最大贡献。墓志铭必须简洁、清晰、掷地有声。所以,“墓志铭测试”一直是我深信的。

CMU的博士要求

◆ 前两年,每个人都要经历四门资格考试的生死锤炼,它们分别是:systems(系统),software(软件),theory(理论),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

关于表达

◆ 著名的哲学家伯里克利(Pericles)曾说过,“一个有思想,但是不能表达的人,如同自己没有思想。”而我欠缺表达,如同扼杀了自己的思想,这是理工科学生不能忍受的。

关于努力

成功都离不开疯狂的努力

原文:在导师的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我开始了疯狂的科研工作。我每天上午89点起床,到学校完成自己必须做的课业、助教等工作,中午回家,从中午1点工作到凌晨23点,一星期有6天都是如此,只有星期天是承诺妻子的“休息日”。就算星期天,我也会多次上机去看看我的实验是否在跑。一天18个小时,一周100多个小时,我坚持了三年半。

李开复的爸爸也是一个终身学习者,他晚年的座右铭: “老牛明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

关于管理

◆ 我压抑住自己的好奇,**克制住每件事都要自己过问的冲动,充分信任员工,给员工一定范围的自由。**我深信,这才是真正有艺术的管理。而且作为管理者,当员工的价值观与公司的不符时,你要大胆做出决策。

强大的情绪控制能力

原文:我想到,“人难免会在亲人受到伤害时失去理智,难免会在灾难来临时失去风度。”接着我又想到,虽然他的表现异常粗鲁,但是,一定有不少员工也持有同样的想法,只是不敢表达罢了。最后我想到,作为这个部门的总监,我代表的是公司的利益,不能因为一时的愤怒而影响了正常工作的进展。

◆ 于是,我非常冷静地告诉这个员工,“现在这个时候,对你、对我、对公司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时期。我理解你的心情。等你冷静下来,如果有什么建议,请你告诉我,你认为最合适的做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可以仔细聊一聊。”

◆ 作为领导,我相信,“架子最不值钱,而点子最值钱”,我们需要新的公司管理方式,需要用一种更加平等、更加均衡、更富有创造力的心态来认识、理解和实践领导艺术。

◆ “最重要的不是创新,而是有用的创新。”

《做最好的自己》是我写的第一本中文书,它的目的是帮助中国青年寻找自己内心的声音,寻找生活的意义,理解正确的价值观,并正确理解成功的定义。

感受谷歌

◆ 2024/10/27发表想法

合作

◆ 2005年9月,公司的联合总裁周韶宁来到Google中国正式上班了。我和他第一次见面是在上海交通大学招待所附近的一个咖啡馆里,韶宁很直率地说:“开复,无论我们在合作中有怎样的想法,我们都必须在任何问题上保持一致。我想,我们都不是为钱来到Google的,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这次的会面中,我们约定,如果两人有不同意见,那就在私下里讨论、达成一致。在公开场合,Google中国永远只有一个声音。

◆ 进入Google到底有什么要求?这是直到今天,我还会在不同场合不断被问到的问题。我用“创新实践者”五个字来概括。Google需要的创新,是可以实践的创新。我们不需要那些只写论文、不动手编程的工程师,我们希望一个有激情的工程师能从构思到编程一气呵成。这样不但更有效率,而且还能够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这样做既符合公司的“放权”文化,也铲除了大多数公司中从研究院到产品部门的技术转移的艰难。

◆ 那么,什么叫作“实践者”呢?这意味着进入Google的员工要讲究“实干”,因为Google是动手者的天堂。我们认为,学生要把“内功”学好,不要只是去学各种皮毛的语言、工具,还要把数据结构、算法、数据库、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结构、离散数学等课程学好;另外,我们也要求应聘者有丰富的编程经验,最好大学四年至少编过10万行程序。除了这些硬功夫以外,应聘者还需要有很高的情商,有团队精神,愿意与人合作。

◆ 小到与口音不标准的印度同事沟通时,要敢于在没听懂时要求对方重复一遍;

◆ 2024/10/27发表想法

我就是典型的这类员工

原文:我不断告诉工程师们,谷歌是一个工程师当家的公司,管理方式是自下而上的,通常最主要的沟通是发生在工程师与工程师之间,而不是主管与主管之间。这就意味着很多事情都需要工程师积极主动并自己做出决定。但我发现,中国的员工还是根深蒂固地习惯于老板发号施令,习惯于重要决策问老板,有了问题找老板解决。

◆ 我不断告诉工程师们,谷歌是一个工程师当家的公司,管理方式是自下而上的,通常最主要的沟通是发生在工程师与工程师之间,而不是主管与主管之间。这就意味着很多事情都需要工程师积极主动并自己做出决定。但我发现,中国的员工还是根深蒂固地习惯于老板发号施令,习惯于重要决策问老板,有了问题找老板解决。

◆ 员工一听很是吃惊,他觉得自己已经发现了问题,并且报告了问题,这在一般的企业,已经很是积极主动了,现在竟然还让自己去解决,是不是有点过分啊?可是这就是谷歌,它鼓励员工发现问题和提意见,但是条件是谁提意见谁负责解决

◆ “就是要‘逼’这些工程师,每件事情都要学会自己提出,自己解决!

◆ 2024/10/27发表想法

主动做事

原文:。但是,这个调查最大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这些措施上,而是让员工看到了他们自身的影响力,而我也以身作则地证明了我决心在中国打造谷歌文化,让员工参与到公司的管理之中,并通过逐渐试探与摸索营造出敢于自我表达的氛围。

我与中国大学生的不了缘

是否好为人师

原文:从那段时间开始,我就开始反复叩问自己的内心:是否应该马上开始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理想?当一些好心人听到我有这样的想法时,都竭力劝阻我,因为他们担心我会被别人指责为“多管闲事”和“好为人师”。

原文:那就是100个人中哪怕只有一个人从我的观点中受益,那我的付出也就比任何工作都有价值。

◆ 2024/10/27发表想法

原文:我从小就在外国学校读书,也深深地体会了中国没有世界一流学府的悲哀。我很多年前就想做这样一个捐赠,但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负责人。如果你愿意投入,我可以一次性捐赠16亿人民币!

◆ “The richest man is not the one who has the most,but the one who needs the least.”(最富有的人不是拥有最多的人,而是需求最少的人。)

墓志铭测试,《五种时间》里也提到了

◆ 2024/10/27发表想法

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帮助别人,自己也快乐

原文:从一份责任感出发,我在帮助大学生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和满足,也有一种莫大的幸福感将我围绕

◆ 2024/10/27发表想法

很深刻,有些人30岁就死了,但是80岁才被埋,一个道理。人生很短,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原文: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后记:走近李开复

◆ 2024/10/27发表想法

是的,哪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呢

原文:我曾经和开复探讨为什么要说出这些真实故事,他的理由让人感到温暖,他说:“想让看到这本书的读者知道,每一个人都是经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才慢慢走向成熟的。最后的成功是由无数失败的经验促成的。因此,我想告诉那些曾经失败或者正在经历失败的年轻人,没有关系,不要沮丧,因为人生正是踏着失败的脚步走向成功的。我也一样。

原文:“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tcms.com/a/258077.html

相关文章:

  • ubuntu安装postman教程并中文汉化详细教程
  • 小白成长之路--nginx基础配置(一)
  • 基于java SSM的房屋租赁系统设计和实现
  • 【android bluetooth 框架分析 04】【bt-framework 层详解 8】【DeviceProperties介绍】
  • PyTorch 实现的 GlobalPMFSBlock_AP_Separate:嵌套注意力机制在多尺度特征聚合中的应用
  • Redis04
  • 腾讯混元3D制作角色模型的教程-3
  • 车载诊断架构 --- 关于电动车的排放协议:ZEVonUDS
  • 更新麒麟连不上外网
  • python中学物理实验模拟:平抛运动和抛物运动
  • 触摸屏(典型 I2C + Input 子系统设备)从设备树解析到触摸事件上报
  • 011 Linux进程
  • OpenLayers 图文标注大全
  • springcloud/springmvc协调作用传递验证信息
  • 什么是Sentinel?以及优缺点
  • 手撕 Decoder
  • Day 2:Shell变量解密——从“Hello World“到会“记忆“的脚本
  • C语言数组介绍 -- 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创建、初始化、下标、遍历、存储,C99 变长数组
  • Zynq + FreeRTOS + YAFFS2 + SQLite3 集成指南
  • python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2025年3月青少年电子学会等级考试 中小学生python编程等级考试一级真题答案解析
  • Vibe Coding - 使用cursor从PRD到TASK精准分解执行
  • 《内心强大不怯场》读书笔记3
  • 智能营销系统对企业的应用价值
  • 【Java面试】你是怎么控制缓存的更新?
  • Linux内核网络栈的智慧:skb->cb控制缓冲区的设计哲学
  • sudo安装pip包的影响
  • 有哪些词编码模型
  • 相机标定与3D重建技术通俗讲解
  • Python基础(​​FAISS​和​​Chroma​)
  • 每日算法刷题Day36 6.23:leetcode枚举技巧枚举中间4道题,用时1h3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