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Fiddler笔记

文章目录

  • 一、与F12对比
  • 二、核心作用
  • 三、原理
  • 四、配置
      • 1.Rules:
      • 2.配置证书抓取https包
      • 3.设置过滤器
      • 4、抓取App包
  • 五、模拟弱网测试
  • 六、调试
      • 1.线上调试
      • 2.断点调试
  • 七、理论
      • 1.四要素
      • 2.如何定位前后端bug


一、与F12对比

相同点: 都可以对http和https请求进行抓包分析。
不同点: F12无法抓取app端的请求、无法修改请求数据,而fiddler可以。

二、核心作用

1.接口测试: 发送自定义的请求、模拟小型接口测试。
2.定位前后端bug: 抓取协议包、前后端联调。
3.构建模拟测试场景: 数据篡改、重定向。
4.弱网测试: 模拟限速操作、弱网、断网。
5.前端性能分析及优化

三、原理

是一个代理服务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代理服务器机制来截获和转发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请求和响应。Fiddler使用代理地址127.0.0.1和默认端口8888,当客户端(如浏览器)发送网络请求时,这些请求首先被Fiddler截获,而不是直接发送到目标服务器。‌

四、配置

1.Rules:

(1)隐藏不需要的数据包: 勾选Hide CONNECTs 和Hide 304s。
(2)进行断点调试: Automatic Breakpoints。
(3)弱网测试设置: Customize Rule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配置证书抓取https包

(1).打开Tools下options中https选项: 勾选Capture HTTPS CONNECTS(捕获https连接)、Decrypt HTTPS traffic(解密https通过)、Ignore serv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在connections里面设置配置信息: 勾选Allow remote computers to connect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重置更新证书:
点击Option的HTTPS中Actions后,进行一直下一步操作。

3.设置过滤器

作用: 只抓取需要的数据包内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抓取App包

1.打开模拟器—>设置—>网络—>设置代理服务主机名(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ipconfig)和端口号—>在模拟器中安装和fiddler同样的证书。
2.发送请求。

五、模拟弱网测试

给代理设置不同的网络情况。
(1)设置网络传输值: 在Customize Rules…中找到下列代码进行更改。

if(m_SimulateModem){
   // Delay sends by 300ms per KB uploaded.
   oSession["request-trickle-delay"] ="300";
   // Delay sends by 150ms per KB downloaded.
   oSession["response-trickle-delay"] ="150";
}

2G:

oSession["request-trickle-delay"] ="500";
oSession["response-trickle-delay"] ="400";

3G:

oSession["request-trickle-delay"] ="100";
oSession["response-trickle-delay"] ="100";

4G:

oSession["request-trickle-delay"] ="15";
oSession["response-trickle-delay"] ="10";

改完后记得保存。

(2)设置:
在Rules下Performance中,点击后勾选Simulate Modem Speeds。
去掉勾选即可关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六、调试

1.线上调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复制响应信息中SyntaxView的内容到,XXX.html的新建文件中。
2.右键编辑XXX.html。
3.在fiddler中,选中AutoResponder,如上截图进行操作。
4.刷新网页界面,可看到内容已经修改。

2.断点调试

1.查看登录的webforms请求参数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打开断点调试(Automatic Breakpints)
3.在请求之前修改参数信息进行发送。
拦截请求成功截图(可修改Body内容并查看响应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七、理论

1.四要素

请求四要素: 请求头、请求路径、请求方式、请求参数。
响应四要素: 响应头、响应码、响应信息、响应数据。

2.如何定位前后端bug

理论上: 如果请求参数有问题就是前端bug,如果请求参数没有问题、返回数据有问题,那么就是后端bug(没有详细接口文档情况下,是无法判断接口参数是否有问题)。
实际上: 查看响应结果,查看页面错误信息,结合需求文档、日志信息综合进行对比。
后端bug:异常类信息。

内容来自b站码尚软件平台 、百度等,有兴趣可以去b站自行了解。

相关文章:

  • 高考或者单招考试需要考物理这科目
  • 基于SpringBoot的“食物营养分析与推荐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源码+数据库+文档+PPT)
  • 使用 pjsua2 开发呼叫机器人,批量拨打号码并播放固定音频
  • Breakout Tool
  • 2025年网络安全(黑客技术)三个月自学手册
  • MAVEN学习
  • A与B组件自动对齐与组装,无映射直接补偿。
  • python绘图之箱型图
  • 测试使用Cursor中的deepseek-V3大模型辅助开发一个小程序
  • 文档生成视频转换工具,让一切皆可制作成视频
  • Unity 打开摄像头 并显示在UI
  • 防御保护实验三---前七章综合练习
  • labelimg的xml文件转labelme的json文件
  • 【DeepSeek-R1】满血版免费网页端使用(不卡顿,支持联网搜索)
  • 前端工程化的具体实现细节
  • 【从字节码的角度看switch-case】
  • spring boot知识点2
  • DeePMD深度势教程6:Abacus STRU文件转换方法
  • java如何读取文件一条一条处理,快速把下划线变量变为驼峰变量
  • 栈回溯方案
  • 秘鲁总理辞职
  • 微软将在全球裁员6000人,目标之一为减少管理层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会谈
  • 兰州大学教授安成邦加盟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 福建宁德市长张永宁拟任设区市党委正职,曾获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
  • 真人秀《幸存者》百万美元奖金,25年间“缩水”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