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MCP技术,跟http技术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MCP技术?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是一种开源协议,旨在标准化大型语言模型(LLM)与外部数据源和工具之间的集成方式。
核心功能
上下文管理:保存对话历史和上下文信息,使LLM能够理解对话的连贯性。
工具调用:允许LLM通过标准化接口调用外部工具和服务,如数据库、API、文件系统等。
数据访问:安全地连接企业内部系统,获取和处理敏感数据,符合隐私法规。
工作原理
架构: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LLM作为客户端,外部工具作为服务器。
通信:使用JSON-RPC 2.0协议,通过STDIO或HTTP+SSE进行数据传输。
优势
标准化:统一了LLM与外部资源的交互方式,降低开发成本,提高互操作性。
灵活性:支持多种数据源和工具,易于扩展和集成。
安全性:可在本地或受控环境中部署,保护数据隐私。
MCP与HTTP技术的区别
特征 MCP HTTP
目的 连接LLM与外部数据源和工具,实现智能交互 传输超文本数据,支持Web通信
应用场景 AI应用,如智能助手、聊天机器人 Web浏览、API调用等
通信方式 JSON-RPC 2.0,支持STDIO和HTTP+SSE 基于请求-响应模式
数据传输 结构化数据,支持上下文和函数调用 文本、图像、视频等
安全性 强调数据隐私保护,支持本地部署 通过HTTPS加密传输
标准化程度 新兴协议,专注于AI领域 成熟协议,广泛应用于Web
典型端口 无特定端口,使用HTTP时默认80/443 默认端口80(HTTP),443(HTTPS)
总结
MCP:专注于AI领域,为LLM提供与外部资源的标准化交互方式,增强其智能和实用性。
HTTP:广泛应用于Web通信,支持各种类型的数据传输,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之一。
两者在不同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MCP在AI智能体时代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HTTP将继续作为Web通信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