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半导体基础知识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一、本征半导体
1.什么是半导体?什么是本征半导体?
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质称为半导体。
导体--铁、铝、铜等金属元素等低价元素,其最外层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很容易产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绝缘体--惰性气体、橡胶等,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受原子核的束缚力很强,只有在外电场强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导电。
半导体--硅(Si)、锗(Ge),均为四价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受原子核的束缚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
本征半导体是纯净(无杂质)的晶体结构(稳定的结构)的半导体。
2.本征半导体的结构
自由电子与空穴相碰同时消失,称为复合。
一定温度下,自由电子与空穴对的浓度一定(动态平衡);温度升高,热运动加剧,挣脱共价键的电子增多,自由电子与空穴对的浓度加大。
3、本征半导体中的两种载流子
为什么要将半导体变成导电性很差的本征半导体?
将半导体变成本征状态并非为了追求导电性差,而是通过净化材料实现导电性的可控调节,从而为后续掺杂和器件设计提供基础。本征半导体的低导电性本质上是半导体技术实现高精度、高稳定性控制的物理前提。
二、杂质半导体
三、PN结的形成及其单向导电性
物质因浓度差而产生的运动称为扩散运动。气体、液体、固体均有之。
扩散运动使靠近接触面P区的空穴浓度降低、靠近接触面N区的自由电子浓度降低,产生内电场。
PN结的形成
由于扩散运动使P区与N区的交界面缺少多数载流子,形成内电场,从而阻止扩散运动的进行。内电场使空穴从N区向P区、自由电子从P区向N 区运动。
参与扩散运动和漂移运动的载流子数目相同,达到动态平衡,就形成了PN结。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四、PN结的电容效应
1. 势垒电容
PN结外加电压变化时,空间电荷区的宽度将发生变化,有电荷的积累和释放的过程,与电容的充放电相同,其等效电容称为势垒电容Cb。
2. 扩散电容
PN结外加的正向电压变化时,在扩散路程中载流子的浓度及其梯度均有变化,也有电荷的积累和释放的过程,其等效电容称为扩散电容Cd。
结电容不是常量!若PN结外加电压频率高到一定程度,则失去单向导电性!
问题
为什么将自然界导电性能中等的半导体材料制成本征半导体,导电性能极差,又将其掺杂,改善导电性能?
为什么半导体器件的温度稳定性差?是多子还是少子是影响温度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为什么半导体器件有最高工作频率?
§1.2 半导体二极管
一、二极管的组成
将PN结封装,引出两个电极,就构成了二极管。
二、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及电流方程
二极管的电流与其端电压的关系称为伏安特性。
从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可以反映出:
1. 单向导电性
三、二极管的等效电路
1. 将伏安特性折线化
2. 微变等效电路
当二极管在静态基础上有一动态信号作用时,则可将二极管等效为一个电阻,称为动态电阻,也就是微变等效电路。
四、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最大整流电流IF:最大平均值
最大反向工作电压UR:最大瞬时值
反向电流 IR:即IS
最高工作频率fM:因PN结有电容效应
讨论:解决两个问题
如何判断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什么情况下应选用二极管的什么等效电路?
五、稳压二极管
§1.3 晶体三极管
一、晶体管的结构和符号
二、晶体管的放大原理
三、晶体管的共射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时,输出回路的电流 iC几乎仅仅决定于输入回路的电流 iB,即可将输出回路等效为电流 iB 控制的电流源iC 。
四、温度对晶体管特性的影响
五、主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