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React组件(二):常见属性和函数

文章目录

    • 一、defaultProps 和 prop-types
      • 使用 defaultProps 设置组件的默认值
      • 使用prop-types进行props数据类型的校验
      • 代码举例
    • 二、事件绑定
      • 原生js做事件绑定
      • 使用 React 提供的方法,做事件绑定
    • 三、生命周期函数:shouldComponentUpdate()
    • 四、在js代码中获取html标签的属性
    • 五、生命周期函数: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

一、defaultProps 和 prop-types

使用 defaultProps 设置组件的默认值

React 中,使用静态的 defaultProps 属性,来设置组件的默认属性值。

格式举例:

  // 在 React 中,使用静态的 defaultProps 属性,来设置组件的默认属性值static defaultProps = {initcount: 0 // 如果外界没有传递 initcount,那么,自己初始化一个数值(比如0)};

使用prop-types进行props数据类型的校验

在组件中,可以通过 prop-types 把外界传递过来的属性,做类型校验。如果类型不匹配,控制台会弹出告警。

注意:如果要为 传递过来的属性做类型校验,必须安装 React 提供的 第三方包,叫做 prop-types

格式举例:

  static propTypes = {initcount: ReactTypes.number // 使用 prop-types 包,来定义 initcount 为 number 类型};

下方代码中,在引用组件的时候,如果类型不匹配:

// 使用 render 函数渲染 虚拟DOM
ReactDOM.render(<div>{/* 规定,每个用户在使用 组件的时候,必须传递一个 默认的 数值,作为 组件初始化的 数据 */}<Counter initcount="我是string类型"></Counter></div>,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

代码举例

我们把 defaultPropsprop-types 来举个例子。

(1)index.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head><meta charset="UTF-8"><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title>Document</title>
</head><body><!-- 容器,通过 React 渲染得到的 虚拟DOM,会呈现到这个位置 --><div id="app"></div>
</body></html>

(2)main.js:

// JS打包入口文件
// 1. 导入包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ReactDOM from "react-dom";// 导入计数器组件
import Counter from "./components/Counter.jsx";// 使用 render 函数渲染 虚拟DOM
ReactDOM.render(<div>{/* 规定,每个用户在使用 组件的时候,必须传递一个 默认的 数值,作为 组件初始化的 数据 */}<Counter initcount={0}></Counter></div>,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

(3)/components/Counter.jsx: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 注意: prop-types 包中职能跟单一,只提供了 一些常见的 数据类型,用于做类型校验
import ReactTypes from "prop-types";export default class Counter extends React.Component {constructor(props) {super(props);// 初始化组件,保存的是组件的私有数据this.state = {msg: "ok",count: props.initcount // 把 父组件传递过来的 initcount 赋值给子组件 state 中的 count值。这样的话,就把 count 值改成了可读可写的 state 属性。因此,以后就能实现“点击 按钮 ,count 值 + 1”的需求了};}// 在 React 中,使用静态的 defaultProps 属性,来设置组件的默认属性值static defaultProps = {initcount: 0 // 如果外界没有传递 initcount,那么,自己初始化一个 数值,为0};render() {return (<div><div><h3>这是 Counter 计数器组件 </h3><p>当前的计数是:{this.state.count}</p></div></div>);// 当 return 执行完毕后, 虚拟DOM创建好了,但是,还没有挂载到真正的页面中}
}

二、事件绑定

案例:点击按钮后,计数器 +1。

原生js做事件绑定

代码举例:

(1)index.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head><meta charset="UTF-8"><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title>Document</title>
</head><body><!-- 容器,通过 React 渲染得到的 虚拟DOM,会呈现到这个位置 --><div id="app"></div>
</body></html>

(2)main.js:

// JS打包入口文件
// 1. 导入包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ReactDOM from "react-dom";// 导入计数器组件
import Counter from "./components/Counter.jsx";// 使用 render 函数渲染 虚拟DOM
ReactDOM.render(<div>{/* 规定,每个用户在使用 组件的时候,必须传递一个 默认的 数值,作为 组件初始化的 数据 */}<Counter initcount={0}></Counter></div>,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

(3)/components/Counter.jsx: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 注意: prop-types 包的职能跟单一,只提供了 一些常见的 数据类型,用于做类型校验
import ReactTypes from "prop-types";export default class Counter extends React.Component {constructor(props) {super(props);// 初始化组件,保存的是组件的私有数据this.state = {msg: "ok",count: props.initcount // 把 父组件传递过来的 initcount 赋值给子组件 state 中的 count值。这样的话,就把 count 值改成了可读可写的 state 属性。因此,以后就能实现“点击 按钮 ,count 值 + 1”的需求了};}// 在 React 中,使用静态的 defaultProps 属性,来设置组件的默认属性值static defaultProps = {initcount: 0 // 如果外界没有传递 initcount,那么,自己初始化一个数值(比如0)};// 这是创建一个 静态的 propTypes 对象,在这个对象中,可以把 外界传递过来的属性,做类型校验static propTypes = {initcount: ReactTypes.number // 使用 prop-types 包,来定义 initcount 为 number 类型};render() {return (<div><div><h3>这是 Counter 计数器组件 </h3><input type="button" value="+1" id="btn" /><p>当前的计数是:{this.state.count}</p></div></div>);// 当 return 执行完毕后, 虚拟DOM创建好了,但是,还没有挂载到真正的页面中}// 当组件挂载到页面上之后,会进入这个生命周期函数,只要进入这个生命周期函数了,必然说明,页面上,已经有可见的DOM元素了componentDidMount() {// 在这个函数中,我们可以放心的去 操作 页面上你需要使用的 DOM 元素了。//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操作DOM元素,最早,只能在 componentDidMount 中进行。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onclick = () => {this.setState({count: this.state.count + 1});};}
}

使用 React 提供的方法,做事件绑定

代码举例:

(1)index.html和 (2)main.js 的代码不变,和上一小段中的代码一致。

(3)/components/Counter.jsx: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 注意: prop-types 包的职能跟单一,只提供了 一些常见的 数据类型,用于做类型校验
import ReactTypes from "prop-types";export default class Counter extends React.Component {constructor(props) {super(props);// 初始化组件,保存的是组件的私有数据this.state = {msg: "ok",count: props.initcount // 把 父组件传递过来的 initcount 赋值给子组件 state 中的 count值。这样的话,就把 count 值改成了可读可写的 state 属性。因此,以后就能实现“点击 按钮 ,count 值 + 1”的需求了};}// 在 React 中,使用静态的 defaultProps 属性,来设置组件的默认属性值static defaultProps = {initcount: 0 // 如果外界没有传递 initcount,那么,自己初始化一个数值(比如0)};// 这是创建一个 静态的 propTypes 对象,在这个对象中,可以把 外界传递过来的属性,做类型校验static propTypes = {initcount: ReactTypes.number // 使用 prop-types 包,来定义 initcount 为 number 类型};render() {return (<div><div><h3>这是 Counter 计数器组件 </h3>{/* 这里的 this 指向的是 Counter 组件的实例  */}<input type="button" value="+1" id="btn" onClick={this.myMethod} /><p>当前的计数是:{this.state.count}</p></div></div>);// 当 return 执行完毕后, 虚拟DOM创建好了,但是,还没有挂载到真正的页面中}// 点击事件的方法定义myMethod = () => {// 修改组件的state里面的值this.setState({count: this.state.count + 1});};
}

三、生命周期函数:shouldComponentUpdate()

在 shouldComponentUpdate() 函数中,必须要求返回一个布尔值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返回的值是 false,则不会继续执行后续的生命周期函数,而是直接退回到了 运行中 的状态。因为此时,后续的 render 函数并没有被调用,因此页面不会被更新,但是组件的 state 状态,却被修改了。这种情况,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返回值为 false,此时只是更新了 state 里面的数值,但是并没有渲染到 DOM节点上。

利用上面这个特性,我们可以来举个例子。

举例:实现 Counter 计数器只在偶数情况下更新。

实现思路:在 shouldComponentUpdate() 函数中,如果 state 中 的count 的值为奇数,就 return false;否则就 return true。

代码实现:(我们在上面的Counter.jsx代码基础之上,做添加)

  // 判断组件是否需要更新shouldComponentUpdate(nextProps, nextState) {// 经过打印测试发现:在 shouldComponentUpdate 中,通过 this.state.count 拿到的值,是上一次的旧数据,并不是当前最新的;// 解决办法:通过 shouldComponentUpdate 函数的第二个参数 nextState,可以拿到 最新的 state 数据。console.log(this.state.count + " ---- " + nextState.count);// 需求: 如果 state 中的 count 值是偶数,则 更新页面;如果 count 值 是奇数,则不更新页面。最终实现的的页面效果:2,4,6,8,10,12....// return this.state.count % 2 === 0 ? true : falsereturn nextState.count % 2 === 0 ? true : false;}

上面这部分的代码,和 render() 方法是并列的。我们需要注意里面的注释,关注 nextState 参数的用法。

四、在js代码中获取html标签的属性

比如说,如果想获取 html标签的 innerHTML 属性,做法如下:

通过原生 js 获取: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h3').innerHTML

也可以通过 React 提供的 refs 获取:

	this.refs.h3.innerHTML

代码举例:

(3)/components/Counter.jsx: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 注意: prop-types 包的职能跟单一,只提供了 一些常见的 数据类型,用于做类型校验
import ReactTypes from "prop-types";export default class Counter extends React.Component {constructor(props) {super(props);// 初始化组件,保存的是组件的私有数据this.state = {msg: "ok",count: props.initcount // 把 父组件传递过来的 initcount 赋值给子组件 state 中的 count值。这样的话,就把 count 值改成了可读可写的 state 属性。因此,以后就能实现“点击 按钮 ,count 值 + 1”的需求了};}// 在 React 中,使用静态的 defaultProps 属性,来设置组件的默认属性值static defaultProps = {initcount: 0 // 如果外界没有传递 initcount,那么,自己初始化一个数值(比如0)};// 这是创建一个 静态的 propTypes 对象,在这个对象中,可以把 外界传递过来的属性,做类型校验static propTypes = {initcount: ReactTypes.number // 使用 prop-types 包,来定义 initcount 为 number 类型};render() {return (<div><div><h3>这是 Counter 计数器组件 </h3>{/* 这里的 this 指向的是 Counter 组件的实例  */}<input type="button" value="+1" id="btn" onClick={this.myMethod} /><h3 id="myh3" ref="mymyh3">当前的计数是:{this.state.count}</h3></div></div>);// 当 return 执行完毕后, 虚拟DOM创建好了,但是,还没有挂载到真正的页面中}// 点击事件的方法定义myMethod = () => {// 修改组件的state里面的值this.setState({count: this.state.count + 1});};// 判断组件是否需要更新shouldComponentUpdate(nextProps, nextState) {// 需求: 如果 state 中的 count 值是偶数,则 更新页面;如果 count 值 是奇数,则不更新页面。最终实现的的页面效果:2,4,6,8,10,12....// 经过打印测试发现:在 shouldComponentUpdate 中,通过 this.state.count 拿到的值,是上一次的旧数据,并不是当前最新的;// 解决办法:通过 shouldComponentUpdate 函数的第二个参数 nextState,可以拿到 最新的 state 数据。console.log(this.state.count + " ---- " + nextState.count);// return this.state.count % 2 === 0 ? true : false// return nextState.count % 2 === 0 ? true : false;return true;}// 组件将要更新。此时尚未更新,在进入这个 生命周期函数的时候,内存中的虚拟DOM是旧的,页面上的 DOM 元素 也是旧的componentWillUpdate() {// 经过打印分析发现:此时页面上的 DOM 节点,都是旧的,应该慎重操作,因为你可能操作的是旧DOM// console.log(document.getElementById('myh3').innerHTML)console.log(this.refs.mymyh3.innerHTML);}// 组件完成了更新。此时,state 中的数据、虚拟DOM、页面上的DOM,都是最新的,此时,你可以放心大胆的去操作页面了componentDidUpdate() {console.log(this.refs.mymyh3.innerHTML);}
}

上方代码中,componentWillUpdate() 和 componentDidUpdate() 方法里的代码,就是我们这一段要举的例子。

需要注意的是,<h3 id="myh3" ref="mymyh3">这部分代码中,属性名只能小写,不能大写。

工程文件:

  • ReactDemo.zip

五、生命周期函数: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

当子组件第一次被渲染到页面上的时候,不会触发这个 函数。

只有当父组件中,通过 某些 事件,重新修改了 传递给 子组件的 props 数据之后,才会触发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

代码举例:

(1)index.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head><meta charset="UTF-8"><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title>Document</title>
</head><body><!-- 容器,通过 React 渲染得到的 虚拟DOM,会呈现到这个位置 --><div id="app"></div>
</body></html>

(2)main.js:(引入组件)

// JS打包入口文件
// 1. 导入包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ReactDOM from "react-dom";import MyParent from "./components/TestReceiveProps.jsx";// 使用 render 函数渲染 虚拟DOM
ReactDOM.render(<div><MyParent></MyParent></div>,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

(3)TestReceiveProps.jsx:(组件的定义)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父组件
export default class Parent extends React.Component {constructor(props) {super(props);this.state = {msg: "这是父组件中的 msg 消息"};}render() {return (<div><h1>这是父组件</h1><inputtype="button"value="点击修改父组件的 MSG"onClick={this.changeMsg}/><hr />{/* 在父组件 Parent 中引用子组件 Son */}<Son pmsg={this.state.msg} /></div>);}changeMsg = () => {this.setState({msg: "修改组件的msg为新的值"});};
}// 子组件
class Son extends React.Component {constructor(props) {super(props);this.state = {};}render() {return (<div><h3>这是子组件 --- {this.props.pmsg}</h3></div>);}// 组件将要接收外界传递过来的新的 props 属性值// 当子组件第一次被渲染到页面上的时候,不会触发这个 函数;// 只有当 父组件中,通过 某些 事件,重新修改了 传递给 子组件的 props 数据之后,才会触发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nextProps) {// console.log('被触发了!');// 注意: 在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 被触发的时候,如果我们使用 this.props 来获取属性值,这个属性值,不是最新的,是上一次的旧属性值// 如果想要获取最新的属性值,需要通过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 的参数列表来获取console.log(this.props.pmsg + " ---- " + nextProps.pmsg);}
}

上方代码中,我们在组件 Parent 中引入了子组件 Son。重点注意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函数 的注释部分。

相关文章:

  • 74. 搜索二维矩阵
  • 【安全攻防与漏洞​】​​HTTPS中的常见攻击与防御​​
  • 七、OpenGL 2.0 可编程着色器实现渲染控制权转移的四大核心机制
  • HarmonyOS开发-应用间跳转
  • 树莓派WiringPi库
  • 【飞书知识问答】AI赋能企业,开启高效办公新模式
  • c++头文件大全
  • 关于使用高德安卓api时so文件的坑
  • 攻略生成模块
  • RESTful API 在前后端交互中的作用与实践
  • 小说漫画管理系统
  • pytorch LSTM 结构详解
  • 安卓新建项目时,Gradle下载慢下载如何用国内的镜像
  • 【博客系统】博客系统第四弹:令牌技术
  • 【python深度学习】Day34 GPU训练及类的call方法
  • 智能指针
  • 科研经验贴:AI领域的研究方向总结
  • DAO模式
  • Java转Go日记(五十六):gin 渲染
  • 提高 Maven 项目的编译效率
  • 如何用WordPress建小说站/cps推广接单平台
  • jsp做网站教程/优化培训内容
  • 网站布局图片/怎么制作一个网站5个网页
  • 哪些网站做的比较好看/苏州新闻今天最新消息新闻事件
  • 怎样开网店流程视频/深圳百度搜索排名优化
  • 做贸易的都有什么网站/南安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