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Astro前端页面数据模型选型及绑定IoTDA物联网数据实施指南
目录
1. 选择合适的数据模型类型及推荐理由
自定义模型:
对象模型:
服务模型:
事件模型:
推荐方案:
2. 数据模型之间的逻辑关系说明
服务模型获取数据:
对象模型承接数据:
前端组件绑定显示:
数据保存与反馈(可选):
(可选)事件模型实时更新:
小结
3. IoTDA影子数据与Astro对象模型字段的一一绑定
确认字段匹配:
服务输出数据结构:
提取并赋值:
验证绑定效果:
小结
4. 前端组件与对象模型的数据绑定与双向交互
输入框组件绑定:
表格组件绑定:
双向绑定效果:
5. 常用标准API调用示例
获取模型数据:
设置模型数据:
设置模型字段值:
执行对象查询:
保存对象数据:
调用服务运行:
小结
6. 服务模型调用数据并绑定输出回对象模型
创建服务模型并定义输出:
触发服务获取数据:
等待服务返回并获取输出:
输出参数绑定到模型字段:
双向绑定回写(可选):
小结
7. 图形化操作步骤详解(面向初学者)
步骤1:准备对象模型
步骤2:创建前端页面
步骤3:拖入组件
步骤4:绑定对象模型到页面(数据源配置)
步骤5:添加服务模型用于获取IoT影子数据
步骤6:编排前端交互逻辑
步骤7:测试和验证
步骤8:优化用户体验
总结
1. 选择合适的数据模型类型及推荐理由
华为云 Astro 轻应用提供自定义模型、对象模型、服务模型、事件模型四种数据模型类型。各模型定位不同:
-
自定义模型:
-
由开发者自由定义结构和方法,完全手动控制的数据模型。适用于特殊数据结构或复杂逻辑场景,但需要编写脚本实现数据操作。
-
对象模型:
-
基于已创建的对象(Object)表结构映射生成的模型。系统会自动获取对象的所有字段,支持选择其中一部分作为模型参数。对象模型自带查询、保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