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 (4)——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及进程

目录

一、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二、浅谈操作系统

1.概念

2.存在的目的

3.核心功能

4.如何理解管理

三、系统调用和库函数

四、进程

1.概念

2.描述进程——PCB

3.查看进程

4.与系统相关的调用

5.系统调用获取进程标识符

6.初识fork

五、总结


一、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我们日常使用的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基本上都是遵循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

根据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可以被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

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写板等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

存储器:内存,外存
中央处理器(CPU):含有运算器和控制器等

 谈到这,就不免要拿出下面这张图了,也就是存储器速度的差异图。

这个图其实很好的解释了内存存在的意义:

内存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来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内存,那么cpu将需要直接从外设中获取数据进行处理,而由于外设的速度通常是比较慢的,cpu的效率将直接由外设的效率决定,这将给大打折扣cpu处理的效率。

那么内存这个时候就可以很好的缓解这个问题,因为内存的速度比外设快,就可以先让内存读取外设的数据,再由内存向cpu加载数据,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cpu处理的效率。

划重点:我们常说的IO操作(存储)就是站在内存的角度,把数据从输入设备存入内存的操作就是Input,而把内存的数据加载到输出设备的操作就是Output。

说明一下:

我们这里的存储器指的单单是内存
不考虑缓存情况,这里的CPU能且只能对内存进行读写,不能访问外设(输入或输出设备)CPU不和外设直接打交道,和内存直接打交道。外设(输入或输出设备)要输入或者输出数据,也只能写入内存或者从内存中读取。
简单来说,就是所有设备都只能直接和内存打交道,从而提高整机效率。

二、浅谈操作系统

1.概念

任何计算机系统都包含一个基本的程序集合,称为操作系统(OS)。笼统的理解,操作系统包括:
内核(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驱动管理)
其他程序(例如函数库,shell程序等等)

2.存在的目的

对下:与硬件交互,管理所有的软硬件资源
对上:为用户程序(应用程序)提供一个良好的执行环境

3.核心功能

在整个计算机软硬件架构中,操作系统的定位是:一款纯正的“搞管理”的软件。操作系统并不是直接对硬件做管理,而是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来最终做出管理上的决策,然后驱动执行。

4.如何理解管理

操作系统管理的本质就是对数据做管理,而对数据管理就是先描述再组织

描述:可以是结构体struct

组织:各种数据结构,如链表

三、系统调用和库函数

在开发角度,操作系统对外会表现为一个整体,但是会暴露自己的部分接口,供上层开发使用这部分由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叫做系统调用。

系统调用在使用上,功能比较基础,对用户的要求相对也比较高,所以,有心的开发者可以对部分系统调用进行适度封装,从而形成库,有了库,就很有利于更上层用户或者开发者进行二次开发。

这里对应的就是上面图中的system call部分用户不能够直接与系统进行交互,只能通过各种接口进行交互。

四、进程

1.概念

课本上的概念:程序的一个执行实例,正在执行的程序等。
内核的观点:担当分配系统资源(CPU时间,内存)的实体。

2.描述进程——PCB

基本概念:

进程信息被放在一个叫做进程控制块的数据结构中,可以理解为进程属性的集合。

课本上称之为PCB(process controlblock),Linux操作系统下的PCB是: task_struct。

task_struct:

在Linux中描述进程的结构体叫做task struct。task struct是Linux内核的一种数据结构,它会被装载到RAM(内存)里并且包含着进程的信息。

task_struct的内容分类:

标示符:描述本进程的唯一标示符,用来区别其他进程。
状态:任务状态,退出代码,退出信号等。
优先级:相对于其他进程的优先级。
程序计数器:程序中即将被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内存指针:包括程序代码和进程相关数据的指针,还有和其他进程共享的内存块的指针
上下文数据:进程执行时处理器的寄存器中的数据[休学例子,要加图CPU,寄存器]。
I/0状态信息:包括显示的I/0请求,分配给进程的!/0设备和被进程使用的文件列表。
记账信息:可能包括处理器时间总和,使用的时钟数总和,时间限制,记账号等。
其他信息

组织进程: 

3.查看进程

我们可以通过函数调用来看一看指令。

首先,我们创建两个文件(myproc.c)和(makefile)

编写makefile

编写myproc.c

然后我们make一下,生成可执行程序,开始执行:

接下来就可见一见进程了:

我们也可以kill掉进程,当然了之前我们指令中的热键ctrl + c也可以杀死进程。

进程在运行的时候本质是在读取进程内部的代码,内部在执行,从启动到终止中间可能会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这个进程就具备了动态属性。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进程简单的查看。 

4.与系统相关的调用

如果我们想要查看进程的id,那么我么就要用到getpid();

打开man手册:

下面我们来测试一下,我们可以对myproc.c进行修改:

执行一下:

此外,我们还有一种查看进程的方法:

进入/proc目录:

数字的就是进程的pid,进程可以被当成文件看待

如果我们把进程杀掉了,自然在proc下也就找不到了。 

 

5.系统调用获取进程标识符

进程id(PID)
父进程id(PPID)
 

敲黑板: 

在命令行上启动的进程,不出意外的话父进程都是bash。

6.初识fork

我们现在手册上见一见:

fork的作用:创建子进程

关于fork的返回值:

(所以对于结果我们很好理解,返回成功时,会给父进程返回子进程的pid,子进程会返回0)。但是,这里居然一个变量id居然会有两个返回值,这里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后面我们在展开这个问题。我们根据这个返回结果写代码:

 

我们观察可以看到,两个whie循环都执行起来了,这也证明了实际上参与while循环的有两个进程,并且它们是父子进程,即父子关系。
这也说明了,在forK之后,又创建了一个进程,两个进程分别在两个执行流中,因此可以分别执行if 和 else if,也可以分别进入while循环。

敲黑板:

总结一句话,fork()之后,会有父进程+子进程两个进程在执行后续代码,fork()后续的代码,被父子进程共享,通过返回值不同,让父子进程执行共享代码的一部分,这就是并发式编程。

五、总结

我们在这一节中简单的介绍了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了解了该结构是如何解决cpu是如何与外设之间进行交互的,也就是通过内存进行交互,然后简单介绍了一下系统调用和库函数,最后我们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进程,了解了fork()函数。 

相关文章:

  • Apache ZooKeeper原理与应用
  • 第六十六篇 探秘Java JVM内存模型:从城市基建到程序世界的精妙映射
  • PCB设计教程【入门篇】——电路分析基础-读懂原理图
  • 七彩喜康养护理——科技赋能下的全周期健康守护
  • PycharmFlask 学习心得2:路由
  • 与 JetBrains 官方沟通记录(PyCharm 相关问题反馈)
  • Mysql逻辑架构
  • C++单例模式详解
  • c++面向对象基础学习笔记
  • dfs bfs 最短路 最小生成树 出错原因
  • 第 7 章:综合回顾与性能优化
  • 封装WPF中列表控件的剪贴板操作(附源码)
  • Flask框架全方位深度解析
  • 告别繁琐操作,一键批量发布!
  • Docker安装Nginx(最完整的安装方式)
  • 2025年5月网工基础知识
  • Linux iSCSI存储共享实验指南
  • SpringMVC(结合源码浅析工作流程)
  • 一条SQL语句的旅程:解析、优化与执行全过程研究
  • 【论文精读】2023 AAAI--FastRealVSR现实世界视频超分辨率(RealWorld VSR)
  • 从网站建设到网站运营/广告接单平台有哪些
  • 旅游类网站模板免费下载/提高网站流量的软文案例
  • 网站拓扑图怎么做/国外网站
  • 聊城做网站的公司/无锡百度信息流
  • 用返利网站做爆款/免费下载百度软件
  • 在茂名哪里可以做网站/搜索引擎的营销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