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教程【入门篇】——电路分析基础-读懂原理图
前言
本教程基于B站Expert电子实验室的PCB设计教学的整理,为个人学习记录,旨在帮助PCB设计新手入门。所有内容仅作学习交流使用,无任何商业目的。若涉及侵权,请随时联系,将会立即处理
目录
前言
一、原理图核心要素:注释的重要性
模块功能标注:
元件功能说明:
关键参数与信号:
版本与标识信息:
二、读懂原理图的流程
查看基本信息:
分模块分析:
结合数据手册:
三、绘制原理图的规范与技巧
布局原则:
标注要点:
完整性与版本管理:
四、总结:从原理到实践的进阶
一、原理图核心要素:注释的重要性
原理图包含元件、连接线、节点及注释四要素。注释如同代码注释,用于提升可读性,便于团队协作。内容包括:
-
模块功能标注:
- 说明各电路模块的作用(如电源电路、单片机系统)。
-
元件功能说明:
- 如 “NC”(不连接)、“NF”(不安装)、“0Ω”(短路)等标识。
-
关键参数与信号:
- 标注电压、电流等参数及信号流向。
-
版本与标识信息:
- 包含个人 / 公司 LOGO、原理图标题、创建时间等。
二、读懂原理图的流程
以 RGB 灯带控制器为例
-
查看基本信息:
- 从右下角标题栏获取原理图用途(如 “RGB 灯带控制器”)、工具(如立创 EDA)、版本及时间等。
-
分模块分析:
- 将电路按功能划分为电源(DC-DC、LDO)、单片机最小系统、驱动电路等模块。
- 电源模块:DC-DC(开关电源,高效率)用于大电流场景,LDO(线性稳压器,低纹波)用于小电流精密电路。
- 单片机系统:如 ESP32 模组内置最小系统,无需额外晶振和复位电路。
- 驱动模块:通过电平转换芯片(如德州仪器八路缓冲器)提升 IO 口驱动能力,适配高电压负载(如 WS2812 灯珠需 5V 控制)。
-
结合数据手册:
- 通过芯片数据手册分析引脚功能(如 CH224K 配置引脚实现快充诱骗电压)、示例电路与原理图对比,快速理解设计逻辑。
三、绘制原理图的规范与技巧
-
布局原则:
- 分模块分图页:电源、控制、驱动等模块分区布局,复杂项目分多页绘制(如毕业设计分 3 页,单板计算机分 23 页)。
- 系统框图与电源树:复杂项目需绘制系统框架(模块间通信关系)和电源时序图,确保上电逻辑正确。
- 分模块分图页:电源、控制、驱动等模块分区布局,复杂项目分多页绘制(如毕业设计分 3 页,单板计算机分 23 页)。
-
标注要点:
- 关键参数:标注元件参数(如 LDO 最大电流 1A)、特殊功能(如 “NC” 电阻)。
- 网络标签:命名需包含元件名 + 信号功能(如 “MPU6050-SCL”),避免重复且便于理解。
-
完整性与版本管理:
- 标注个人 / 公司 LOGO、版本号,便于后期修改追溯。
- 确保电路设计符合元件数据手册要求,优先保证原理正确性,再追求美观易读。
四、总结:从原理到实践的进阶
读懂原理图需结合模块划分与数据手册,绘制时需遵循规范并注重细节。后续将进入 PCB 设计学习,从原理图到 PCB 是从逻辑设计到物理实现的质变过程,需兼顾电气性能与工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