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从0到1】用户端产品设计与用户画像
思考
xx新闻的第一个版本应该做哪些事情呢?
用户端核心功能
用户端通用页面设计
思考
回想一下,大家在第一次使用一个新下载的App的时候会看到一些什么样的页面?这样的页面一般都是展示了一些什么内容?
引导页
概念
第一次安装App或者更新App后第一次打开App时所展示的可以滑动的页面;
作用
主要是用于展示产品本身的一些核心功能点或者特色;
思考
好像有时候不是第一次安装的时候,打开一个App也会发现有类似的页面展示,这些是什么页面呢?它们起到了一些什么作用呢?
案例
启动页 &闪屏页
概念
启动页:App被用户打开后,在启动过程中被用户所看到的过渡页面;
作用
1.App打开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启动页就是为了给用户一个过渡页面,缓解用户打开App时的焦虑心情;
2.宣传产品的slogan
概念
闪屏页:一般是紧跟在启动页之后的页面
作用
主要用于做一些开机的广告,可以是品牌的宣传,可以是商品的宣传,也可以是各种活动的宣传等等
内容产品注册登录原型设计
思考
一般下载使用一个App时,看到前面几个页面后,基本上就来到了注册登录的页面,那么为什么它们要这么设计呢,这样做有什么样的好处?
为什么要注册登录
注册登录
你见过哪些常见的注册方式?
注册时需要用户同意注册协议
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账号为手机号)
手机号+验证码
第三方授权登录
思考
xxx新闻的规划当中,同样需要提供给用户去注册登录的方式。但目前刚开始做这款产品,我们的MVP版本的注册登陆要做什么样的?
需求:提供手机号+验证码的方式进行注册和登录
个人资料页原型设计
用户如果已经可以注册登录了,去哪查看自己的个人信息呢?
个人信息页
个人主页
登录和未登录时,看到的个人主页是否有区别?
未登录和已登录,可使用的功能是否一样?
内容发布页原型设计
图文生产
一种比较简单的内容形态,内容包含两种元素:文字和图片。
根据展现格式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图文生产产品设计
图文生产几个注意事项
1.要确定内容是否支持超链接(有风险)。
2.用手机写一篇文章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尤其是图文混排的。如果有条件,最好提供PC端的创作环境。
视频生产
视频生产有两种方式:
1.上传。上传本地已录制好的视频,编辑之后再发布。
功能要求:上传视频、编辑视频、编辑封面、发布
2.录制。启动手机的摄像头,临时录制,录制完成之后编辑发布。
功能要求: 录制视频、上传视频、编辑视频、编辑封面、发布
视频生产界面设计
内容列表及内容详情页原型设计
图文—列表页
图文—详情页
根据图片和文字排列形式不同,图文内容在详情页的展现形式如下:
思考
对用户而言,除了在详情页去查看内容本身以外,还会去做什么事情呢?
内容详情页 - 互动行为
互动行为的价值
点赞/分享/评论/收藏/举报,用户与内容之间比较简单的互动行为;
- 对内容消费的人,互动是表达情绪的方式;
- 对内容生产者,互动是对自己创作的激励;
- 对于内容,互动是用于区分内容质量和热度的重要尺度;
- 对于平台,分享是口碑营销最好的手段;
- 对于平台,举报是用户监督内容质量的一种常见方式
视频/直播列表
视频/直播详情页
分发规则设计
内容分发——社交分发
思考
如何将一些低质量的内容过滤掉,只展示高质量的内容?
热度排序
思考
随着数据的积累,用户反馈想针对性的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何实现?
算法分发
定义:通过对信息的自动过滤和分流,从而实现对不同用户的个性化推荐
算法分发三要素
算法分发的前提:了解用户的喜好,给用户做画像。
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是根据用户基本属性、社会属性、行为属性和消费属性等真实数据信息而抽象出的一个标签化的用户模型
标签的概念及作用
标签的概念
对目标的量化标识和描述,抽象出事物更具有表意性、更为显著的特点
标签的作用
对内容和用户做画像,将内容和用户都标签化,从而实现精准匹配
用户画像标签分类:静态标签和动态标签
- 静态标签来源于静态信息(稳定的)
- 动态标签来源于动态信息(不稳定的)
静态标签
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地域、星座
特点:
自然属性具有先天性 ,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一经形成将一直保持着稳定不变的状态,或者某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不变
动态标签
1、注册、登录、搜索、邀请、浏览、评论、点赞、发布、留言、加入购物车、购买、使用优惠券等
2、不同的时间、场景,这些信息不断发生着变化,它们都属于动态信息
3、企业通过捕捉用户的这些数据,可以对用户进行深浅度归类,区分活跃/不活跃用户
动态标签
特点:
动态标签是动态的,它是根据用户的操作行为给用户打上不同的行为标签,通过获取到大量的网络行为数据、网站行为数据、用户内容偏好数据、用户交易数据。这些数据进一步填充了用户信息,与静态标签一起构成了完整的立体用户画像。
标签
思考:标签从哪里来的?
标签库的逻辑及设计
**标签库:**标签的集合,将标签结构化和组织化
1.所谓标签,就是关键字
2.根据业务性质,在后台建立一个标签库,所有跟用户和内容有关的标签都从标签库中来
比如,体育类的社区,标签库的关键字都跟体育运动相关;IT社区,标签库的关键字都跟互联网相关
3.标签库需要经常维护和更新
标签列表页
标签分类管理页
根据业务需要确定类目层级数量
内容标签化
如何将用户标签化?
1.记录用户与内容之间的互动行为,比如浏览、评论、点赞、收藏、分享等
2.当产生互动行为,该内容的标签即可作为与用户有关联标签
3.但是行为不同,关联的紧密程度不同,即权重不一样
4.因此,需要给每个行为设定可量化的权重值,比如浏览、点赞、收藏的权重值为1、评论、收藏的权重值2、分享的权重值为3。权重值的设定要参考用户操作该行为的投入程度,包括时间、精力和金钱。
5.用户每一次互动行为即获得对应标签的权重值
6.要考虑到时间效应——用户兴趣随着时间而衰减,减少对应的分值
7.要考虑热门内容的干扰,相应的行为要降权
8.如此,随着用户的行为数据的积累,用户标签的权重值就会出现阶梯,画像即形成
思考:将用户标签化和内容标签化之后,如何运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