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A226 高侧/低侧测量、双向电流/功率监视器,具有I2C兼容接口
介绍
INA226 是一款分流/功率监视器,具有I2C™或 SMBUS(也是一种通信协议) 兼容接口。该器件监视分流压降和总线电源 电压。可编程校准值、转换时间和取平均值功能与内 部乘法器相结合,可实现电流值(单位为安培)和功率 值(单位为瓦)的直接读取。
INA226 可在 0V 至36V 的共模总线电压范围内感测电 流,与电源电压无关。该器件由一个2.7V至5.5V的 单电源供电,电源电流典型值为330μA。该器件的额 定工作温度范围为–40°C至125°C,I2C兼容接口上 具有多达16个可编程地址。(我的使用是用INA226获取输出的电流反馈给主控芯片)
引脚连接情况
地址引脚(A0、A1)1 2
- 连接方式:A0(引脚 2)和 A1(引脚 1)都通过 10K 电阻接地 。
- 原因:INA226 可通过 A0、A1 引脚配置 I²C 地址。将它们接地,是设置其地址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接地连接,可确定该芯片在 I²C 总线上的特定地址,方便主控制器识别和与之通信 。实际应用中,若多个 INA226 芯片挂在同一 I²C 总线,可通过改变 A0、A1 接地、接电源或悬空状态来设置不同地址,避免地址冲突。(就是确定作为从机的从机地址可以不用接地,只要和外设地址不冲突就可以使用)
警报引脚(Alert) 3
- 连接方式:通过 10K 电阻连接到 3.3V 电源,但图中打叉,意味着该引脚未实际连接使用 。
- 原因:Alert 引脚用于在测量值(如过流、过压、欠压等)超出预设阈值时发出警报信号。此处未连接,可能是当前应用场景不需要警报功能,或者后续根据实际需求再进行连接配置 。
I²C 通信引脚(SDA、SCL)4 5
- SDA 引脚(引脚 4):通过 10K 电阻连接到 3.3V 电源,标注为 INA226_SDA 。
- SCL 引脚(引脚 5):通过 10K 电阻连接到 3.3V 电源,标注为 INA226_SCL 。
- 原因:SDA 是 I²C 的数据引脚,SCL 是时钟引脚。上拉电阻连接到电源,是因为 I²C 总线采用开漏输出结构,需要上拉电阻将引脚拉高,(实现线与功能)确保信号的可靠传输 。主控制器通过这两根线与 INA226 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实现对芯片的配置和测量数据读取 。
电源及相关引脚 6 7 8
- VS + 引脚(引脚 6):连接 3.3V 电源,并通过 100nF 电容 C12 接地 。
- 原因:VS + 为 INA226 芯片内部电路供电引脚。电容 C12 起到滤波作用,可去除电源中的高频噪声,使供电更加稳定,保证芯片正常工作 。
- GND 引脚(引脚 7):直接接地 。
- 原因:为芯片提供电气参考电位,确保芯片内部电路正常工作 。
- VBUS 引脚(引脚 8):图中打叉未连接 。和ALERT引脚配合使用。
- 原因:VBUS 引脚用于监测电源总线电压。此处未连接,当前应用不需要监测总线电压,后续根据实际需求再连接到需要监测的电源总线上 。
电流监测引脚(VIN+、VIN-)9 10
- VIN + 引脚(引脚 10):通过 100mΩ 电阻 R20 连接到电路,标注为 OUT- 。
- VIN - 引脚(引脚 9):连接到电路 。
- 原因:VIN + 和 VIN - 之间连接的电阻 R20 为分流电阻,用于监测流过电路的电流。通过测量分流电阻两端的电压差,INA226 可计算出电流值
R20 解说(大师级别哈哈哈)
功率承受能力
厚膜电阻能承受较大功率 。INA226 电路用于监测电流时,分流电阻会有功率损耗(P=I2R ) 。厚膜电阻可通过增加电阻层厚度、优化散热等方式,适应较大电流通过时的功率消耗,不易因发热而损坏,满足大电流测量场景需求。
厚膜电阻作为分流电阻的PCB有什么规则
布局规则
- 靠近芯片:应尽量靠近 INA226 等相关测量芯片放置,(这点很重要哈)缩短 VIN + 和 VIN - 引脚与厚膜电阻之间的连线长度,(可以的话可以参考等差信号线的距离长度,保持两条线的距离长度一致) 减少寄生电感和电阻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 。比如距离控制在 5mm 以内 。(参考距离)。
- 远离干扰源:要与大功率器件、高频信号线路等干扰源保持一定距离,防止电磁干扰影响分流电阻的测量准确性 。一般建议间隔至少 5mm 。
布线规则
- 短而粗:连接厚膜电阻的导线要短且足够宽,以降低导线电阻和电感。对于电流较大的情况,导线宽度可参考每 1A 电流对应 1mm 宽度 。(对应mil的线宽)
- 避免交叉:布线时避免与其他信号线交叉,防止信号串扰。若无法避免,可采用垂直交叉方式(推荐尝试),并增加屏蔽措施 。
散热规则
- 增加散热面积:对于功率较大的厚膜分流电阻,可在 PCB 上设置散热焊盘或覆铜区域(打过孔就好了),增加散热面积,帮助电阻散热,防止因过热导致阻值漂移 。
- 合理布局散热通道:考虑空气流动方向,合理布局电阻位置,使空气能有效带走热量,比如将电阻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区域 。(拿来说说看看得了,用不到高精尖)
接地规则
- 单点接地:分流电阻的接地端应采用单点接地方式,避免接地环路产生的干扰影响测量结果
- 接地良好:确保接地引脚与 PCB 接地层有良好的电气连接,接地电阻要尽可能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