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治理进行时:网信办审核加速,AI 合规刻不容缓
近期,AI 领域法规密集发布,标志着我国对 AI 的监管和治理已全面加强,为期 3 个月的 AI 滥用整改也正式拉开帷幕。在此次整改中,中央网信办开展的 “清朗・整治 AI 技术滥用” 专项行动备受关注,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强化 AI 技术源头治理,重点整治违规 AI 产品等 6 类突出问题;第二阶段则聚焦利用 AI 制作发布谣言等 7 类问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这周开始,我们明显感受到网信办的审核速度正在加快。不少企业反馈,晚上 7 点半左右还能收到网信办的审核意见回馈,而之前提交的算法备案,通常要 4 个工作日左右才进入审核状态,现在提交的备案第二天就开始审核。审核的加速不仅体现了监管部门对 AI 治理的高度重视,更彰显了其推动 AI 合规发展的决心。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为社会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部分违规 AI 产品未履行备案程序就向公众提供服务,一些 AI 技术被用于制作和传播违法不良信息,严重侵犯了公民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秩序。加强 AI 治理,加快审核速度,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这些问题,引导 AI 行业健康发展。
对于提供 AI 服务的企业来说,AI 合规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选项,而是必须遵守的底线。未备案的企业应立即行动起来,熟悉算法备案的流程和要求,尽快完成备案工作。以免届时被强制下架,造成重大损失。这不仅是对法律法规的遵守,也是对企业自身发展的负责。只有合规运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赢得用户的信任和青睐。
AI 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但其发展必须建立在合规的基础之上。相信在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和企业的积极配合下,AI 行业将步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为推动我国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