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靶点:STEAP1、NPR1及文献分享
本期精选了《前列腺癌治疗靶点STEAP1》《心衰治疗靶点NPR1》《蛋白-蛋白互作研究方法概述》《蛋白-小分子互作研究方法概述》四篇文章。以下为各研究内容的概述:
前列腺癌治疗靶点STEAP1
前列腺六跨膜上皮抗原(STEAP1)属于STEAP家族,STEAP家族有4个成员,STEAP1,STEAP2,STEAP3,STEAP4。STEAP1首次在晚期前列腺癌中被发现,是一种充当转运蛋白的细胞表面蛋白,是肿瘤细胞和邻近肿瘤基质细胞之间细胞间通讯以促进肿瘤生长所必需的。在前列腺癌和其他多种人类癌症的细胞表面表达,它被认为是癌症中有前途的治疗靶点。
心衰治疗靶点NPR1
心房利钠肽受体(NPR1),又称为NPRA或鸟苷酸环化酶A(GC-A),是心房钠尿肽NPPA/ANP和脑钠尿肽NPPB/BNP的受体,这些是强效的血管活性激素,在心血管稳态中发挥关键作用。NPR1结合配体后具有鸟苷酸环化酶活性。它在心衰,高血压心脏肥大等其他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蛋白-蛋白互作研究方法概述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大多数蛋白质在行使功能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而是通过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后发挥生物学功能。该作用介导了催化、转运、信号传导等生物学过程,它在理解蛋白的功能,疾病发病机制,药物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蛋白蛋白互作方法有: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免疫共沉淀(Co-IP)、GST pull-down、免疫荧光(IF)、共定位酵母双杂交系统(Y2H)、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邻近标记技术(PL)、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等温滴定量热分析(ITC)和双电子-电子共振光谱(DEER)。本文将对这些方法进行简单的概述,比较。
蛋白-小分子互作研究方法概述
蛋白-小分子互作在药物开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药物作用机制的核心。随着药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研究小分子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实验技术日益增多,为药物设计、药物筛选和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本文将概述几种主要的蛋白-小分子互作研究方法,包括生物层表面干涉技术(BLI)、微量热泳动技术(MST)、小分子-蛋白质Pull-down技术、表药物亲和反应靶向稳定性(DARTS)、细胞热迁移技术(CETSA)和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对于揭示药物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查看文章原文和相关抗体序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