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源芯微|扩频IC如何减少电磁干扰(EMI)
时源芯微专业EMC/EMI/EMS整改 EMC防护器件
一、EMI产生的根源与扩频IC的应对策略
开关电源在工作时,功率半导体器件(如MOSFET、IGBT)的高速开关动作(频率通常在几十kHz至数MHz之间)会产生陡峭的电压/电流变化率(dv/dt、di/dt),这些快速变化的信号包含丰富的高次谐波,形成宽带噪声信号,频率范围可从开关频率延伸至数百MHz。这些噪声通过两种途径传播:
传导干扰: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等导体直接传播,频率范围通常在150kHz至30MHz之间。
辐射干扰:以电磁波形式通过空间传播,频率范围通常在30MHz至300MHz之间。
扩频IC的核心策略是打破噪声能量的集中性。传统开关电源的开关频率固定,噪声能量集中在基频及其谐波频率点上,形成尖锐的峰值辐射。扩频IC通过调制开关频率,将噪声能量分散到更宽的频带上,从而降低单一频率点的EMI强度。
二、扩频IC的关键技术实现
1. 频率调制技术
扩频IC采用多种频率调制方式,将开关频率围绕标称值进行周期性或随机性变化:
三角波/正弦波调制:开关频率在标称值附近按三角波或正弦波规律扫描。例如,LTC6908系列硅振荡器可将开关频率在±10%范围内线性扫描。
伪随机调制:开关频率按伪随机序列跳变,如LTC6909通过9位伪随机序列发生器控制时钟频率,避免周期性纹波。
混合调制:结合多种调制方式,进一步优化频谱分布。
2. 调制参数优化
调制深度(Δf/f₀):表示频率偏移范围与标称频率的比值。例如,±10%的调制深度可将噪声能量扩展至标称频率的90%至110%范围内。
调制速率(f_m):即频率跳变速度。较快的调制速率可缩短开关电源在单一频率点的驻留时间,但需平衡开关电源的动态响应能力。
3. 频谱扩展效果
通过调制,原本集中在基频(f₀)和谐波频率(2f₀、3f₀…)的噪声能量被分散到更宽的频带(f₀-Δf至f₀+Δf)内。例如,采用±10%调制深度时,噪声峰值可降低10dB以上,总辐射能量保持不变,但单位频宽内的能量密度显著下降。
三、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
1. 消费电子
平板电脑/智能手机:通过扩频IC降低时钟信号辐射,解决辐射骚扰值超标问题。
音频功放:抑制时钟谐波干扰,提高信噪比(SNR)。
2. 汽车电子
LED驱动器:在PWM调光时防止LED闪烁,同时满足CISPR 25 Class 5辐射要求。
ECU(电子控制单元):降低多ECU协同工作时的交叉干扰。
3. 工业控制
变频器/伺服驱动器:减少电机驱动系统对控制信号的干扰。
工业自动化网络:降低时钟信号对通信总线(如CAN、EtherCAT)的干扰。
型号 Product No. | 工作电压 Power supply voltage Rated VDD((V) | 输入&输出频率 Input / Output Frequency (MHz) | 输出电流范围 Output Current Min-Max.(mA) | 扩频调制范围 Spreading Range(%) | 调制模式 Modulation mode | 工作温度 Operation junction temperature(°C) | 封装 Package |
TSI1651A4021 | 1.65~3.6 | 1~40 | 2.0~4.0 | +0.06~±0.33 | 4 | -40~85°C | TDFN-2×2 |
TS11610A6021 | 1.6~3.6 | 10~60 | 2.0~4.5 | +0.06~+0.33 | 4 | -40~85℃ | TDFN-2×2 |
TSI1810A4011 | 1.8~3.6 | 1~40 | 2.0~4.0 | +0.06~+0.33 | 2 | -40~85℃ | TDFN-2×2 |
TSI1651A4021 | 1.65~3.6 | 10~200 | 2.0~4.0 | +0.06~+0.43 | 烧录 | -40~85℃ | TDFN-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