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进程与线程:07 CPU调度策略

一、课程内容概述

本节课程主要讲解操作系统的CPU调度策略,聚焦于基本操作系统上的调度算法,探讨其大致实现方式、需折中考虑的问题。CPU调度在不同场景下复杂程度不同,如卫星、导弹等实时性要求高的系统,需采用实时调度,而本次课程主要围绕常见的基本调度策略展开,不求穷尽所有算法,旨在以点带面,帮助学习者触类旁通。

二、CPU调度的基本概念

  1. 调度与切换的关系:在多进程图像下,CPU调度和进程切换紧密相连。调度的目的是从就绪队列中选取下一个要执行的进程(获得next),并切换到该进程(switch to next),从而使操作系统能够实际运转。例如,当一个进程(如p1)在执行过程中因阻塞、时间片到期等原因无法继续执行时,操作系统需从就绪队列中选择另一个进程(如p2或p3)来执行,此时就涉及到调度策略的选择。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调度的直观想法:其直观思路是从就绪队列的众多进程中选择执行对象。生活中的银行、食堂等场景也存在类似调度,最常见的方法是先来先服务(先入先出),这种方法简单公平,但存在局限性。比如在银行,对于简单询问业务的客户,若采用先来先服务,可能导致其等待时间过长,不太合理,因此可考虑短作业适当优先。然而,若短作业的处理时间不断延长,又需适当降低其优先级,这就引出了优先级调度的概念,且优先级在实际中会不断变化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设计调度算法的指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进程满意的关键因素:设计调度算法需要明确指标,而让进程满意的关键在于时间相关因素。对于进程而言,用户希望程序执行速度快,这涉及到多种时间指标,如周转时间和响应时间。
  2. 周转时间周转时间是指从任务进入系统到任务结束的时间,用户希望该时间越短越好。例如,在编译任务中,用户期望编译过程尽快完成。
  3.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从操作发生到系统产生反应的时间,对于一些前台任务(如word操作),用户更关注响应时间。比如按下键盘后,希望字符能尽快显示在屏幕上。
  4. 其他指标:除了周转时间和响应时间,系统内耗时间也应尽量少,否则会减少实际用于处理任务的时间,导致用户不满。同时,系统完成任务的数量(吞吐量)应尽量大 。

四、CPU调度的关键——折中和综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系统任务的多样性与矛盾:操作系统中存在多种任务,如前台任务(如ppt操作)和后台任务(如图像压缩),它们关注点不同,前台任务更关注响应时间,后台任务更关注周转时间。而且这些任务之间相互影响,例如,若要满足前台任务响应时间短的要求,就需要增加进程切换次数,但这会导致系统内耗增大,进而使后台任务的周转时间变长,因此CPU调度需要在这些相互矛盾的需求之间进行折中、平衡与综合 。
  2. I/O约束性任务和CPU约束性任务:I/O约束性任务的特点是I/O操作较多,CPU执行区间短且频率高,如银行出纳工作、word操作等;与之相对的是CPU约束性任务,这类任务长时间进行计算,几乎没有I/O操作,例如gcc编译、matlab矩阵计算等。由于两者特点不同,调度优先级也应有所区别,I/O约束性任务通常优先级更高,因为它优先执行可以使I/O和CPU并行工作,提高系统效率,且I/O约束性任务往往是前台任务,为了给用户及时反馈,也应赋予较高优先级 。

五、常见调度算法

  1. 先来先服务(FCFS):这是最简单的调度算法,按照进程到达就绪队列的先后顺序进行调度。例如,进程p1先到达,p5后到达,调度顺序就是p1执行完后p2,依次类推直到p5。但这种算法可能导致周转时间较长,通过调整进程执行顺序,将短作业提前执行,可降低周转时间,提高系统整体满意度,由此引出短作业优先(SJF)算法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短作业优先(SJF):该算法将短作业优先执行,可证明这种方法能使周转时间最小。因为在计算周转时间的公式中,先执行的作业被重复计算的次数更多,所以将短作业放在前面执行,最终得到的周转时间总和更小。这种算法在实际中有重要价值,但也有局限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时间片轮转调度(RR):为保证响应时间,引入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它将CPU时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时间片,每个进程轮流执行一个时间片。例如,给进程p1、p2、p3各分配10个时间片,执行完后再为后续进程分配。通过这种方式,可保证最长响应时间在一定范围内(为进程数量乘以时间片大小),从而确保响应时间。为提高响应速度,时间片应尽量小,但同时要限制系统中进程的数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优先级调度:由于不同任务对响应时间和周转时间的需求不同,可采用优先级调度。直观做法是设置前台任务队列和后台任务队列,前台任务采用轮转调度以保证响应时间,后台任务采用短作业优先以减少周转时间,然后通过优先级来决定执行顺序,前台任务优先级高于后台任务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如果采用绝对优先级调度,可能导致后台任务饥饿,如1967年提交的一个进程,因前台任务不断出现,直到1973年都未执行。因此,任务优先级应动态调整,但这又会引发新的矛盾,如后台长CPU任务执行时会影响前台任务响应时间。所以,调度算法需要综合考虑轮转调度、优先级和短作业优先等因素,且应具备学习机制,能根据任务特点和变化自适应调整,以实现对各种任务的折中与综合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六、课程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介绍了CPU调度的含义,即从就绪队列选取进程执行,强调调度算法需考虑周转时间、响应时间、任务特点和优先级等因素,还讲解了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时间片轮转调度三种基本算法。未来课程将在此基础上,展示如何综合这些基本算法,设计出简单且能有效折中多种任务需求的实际调度程序,以应对操作系统中多任务的复杂情况 。

相关文章:

  • 黑马Java基础笔记-10
  • Spring框架请求注解
  • Java键盘鼠标事件监听器(鼠标)MouseListener、MouseMotionListener、MouseWheelListener和(键盘)keyListener
  • 科学养生,开启健康生活
  • Spring Security与SaToken的对比
  • 机试刷题:进制转换3
  • 蓝桥杯题库经典题型
  • 【Linux】操作系统入门: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 Python作业练习3
  • 【愚公系列】《Manus极简入门》036-物联网系统架构师:“万物互联师”
  • mysql环境配置
  • do while
  • 『大模型笔记』Langchain作者Harrison Chase专访:环境智能体与全新智能体收件箱
  • 从零开始掌握FreeRTOS(1)移植到STM32
  • Java Web 应用安全响应头配置全解析:从单体到微服务网关的实践
  • 【大模型LLM学习】MiniCPM的注意力机制学习
  • C语言| 静态局部变量
  • FastDDS Transport功能模块初步整理
  • ST25DV04K NFC TAG 使用日志
  • 发布两款AI会议耳机新品,未来智能解码AI硬件的三重价值跃迁
  • 落实中美经贸高层会谈重要共识,中方调整对美加征关税措施
  • 刘永明|在从普及到提高中发展新大众文艺
  • 人民日报访巴西总统卢拉:“巴中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 世界期待中美对话合作带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 我国7名优秀护理工作者荣获第50届南丁格尔奖
  • 百利天恒董事长向复旦捐赠三千万元,用于支持创新药物靶点发现等师资建设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