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ARP协议的工作原理

文章目录

  • ARP协议的工作原理
    • ARP报文(以太网)
    • ARP高速缓存

ARP协议的工作原理

ARP协议的作用是实现任意网络层地址到任意物理地址转换。工作原理是:

  • 主机向自己所在网络广播一个ARP请求,该请求包含目标机器的网络地址。
  • 处于该网络的其他所有机器都将收到这个ARP请求,但是只有被请求的目标机器回应。
  • 此时,目标机器发送一个ARP应答(包含自己的物理地址)。

ARP报文(以太网)

# ARP请求与应答报文格式
| 硬件类型 | 协议类型 | 硬件地址长度 | 协议地址长度 |   操作    | 发送端以太网地址 | 发送端IP地址 | 目的端以太网地址 | 目的端IP地址 |2字节     2字节       1字节          1字节        2字节            6字节         4字节             6字节           4字节

各字段具体释义

  • 硬件类型:定义物理地址类型,1表示为Mac地址。
  • 协议类型:要映射的协议地址类型,0x800表示为IP地址。
  • 硬件地址长度:Mac地址的长度为6。
  • 协议地址长度:IPv4地址的长度为4。
  • 操作:4种类型,ARP请求(值为1)、ARP应答(值为2)、RARP请求(值为3)、RARP应答(值为4)
  • 其余字段表示指定通信双方的以太网地址和IP地址,发送端填充除目的端以太网地址外的三个字段,构建ARP请求发送。
  • 接收端发现ARP请求中目的端IP地址是自己的,就将自己的以太网地址填进去,然后交换两个目的端地址和两个发送端地址,构建ARP应答返回。(操作字段设置为2)

ARP报文的长度计算

# 报文长度  28字节
| 硬件类型 | 协议类型 | 硬件地址长度 | 协议地址长度 |   操作    | 发送端以太网地址 | 发送端IP地址 | 目的端以太网地址 | 目的端IP地址 |2字节  +   2字节  +   1字节    +     1字节     +   2字节     +     6字节     +    4字节    +       6字节     +      4字节    =    28字节# 携带ARP报文的以太网帧
报文长度(28) + 帧首尾(18) = 46字节# 部分要求以太网帧数据长度至少为46,故而有填充字节,即:
46 + 帧首尾(18) = 64字节

ARP高速缓存

ARP会维护一个高速缓存,其中包含经常访问(比如网关地址)或最近访问机器的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避免重复ARP请求,提升发包速度)

注意:

  • ARP请求与应答是从以太网驱动程序发出的。
http://www.dtcms.com/a/184882.html

相关文章:

  • JavaScript学习教程,从入门到精通,jQuery Mobile 移动页面开发语法知识点及案例代码(42)
  • 【Beat Saber 节奏光剑】全身动捕直播搭建指南
  • 销售管理系统使用全攻略:从基础配置到数据分析
  • 《Go小技巧易错点100例》第三十二篇
  • 实战项目1(02)
  • 《AI大模型应知应会100篇》第55篇:大模型本地开发环境搭建
  • NB-IoT嵌入式产品开发有哪些坑?
  • TIME - MoE 模型代码 5——Time-MoE-main/time_moe/utils/log_util.py
  • Scrapy 核心组件解析:Request Response 的深度应用与实战
  • Web 性能优化四:资源体积压缩与加载策略详解:JS / CSS / 图片 / 字体怎么减负?
  • 风扇接口
  • 0基础 | L298N电机驱动模块 | 使用指南
  • C语言常见的文件操作函数总结
  • QSS样式表的选择器
  • iVX 图形化编程平台:结合 AI 原生开发的革新与实践
  • 模块化编程
  • 【问题】Watt加速github访问速度:好用[特殊字符]
  • ACM模式手动构建二叉树
  • 精读计算机体系结构基础 第三章 特权指令系统
  • 使用 SHAP 进行特征交互检测:揭示变量之间的复杂依赖关系
  • 豆包:国内 web 辅助开发的领头羊
  • 以党建网为例,深入分析IT技术栈,实战经验
  • 基于多层权重博弈与广播机制的仿生类脑 AI 决策框架
  • 文件(分片)并行上传时计算总的上传进度
  • Linux基础开发工具一(yum/apt ,vim)
  • C++内存管理详解
  • ES 面试题系列「二」
  • HTML难点小记:一些简单标签的使用逻辑和实用化
  • 49.EFT测试与静电测试环境和干扰特征分析
  • RS485和RS232 通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