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家庭路由器WiFi信号的发射和手机终端接收信号原理?
WiFi路由器与手机之间的信号传输涉及多个技术层面的协作,以下是其工作原理的详细步骤:
一、数据封装与协议处理
-
应用层数据生成
- 用户操作(如浏览网页、视频播放)产生数据包,经TCP/IP协议栈逐层封装,添加IP地址(网络层)和MAC地址(数据链路层)。
-
协议封装
- 数据包被封装为802.11帧,包含:
- 帧头:源/目标MAC地址、控制信息。
- 有效载荷:用户数据。
- CRC校验码:用于接收端验证数据完整性。
- 数据包被封装为802.11帧,包含:
二、信号调制与发射
-
数字信号转模拟信号
- 路由器通过**DAC(数模转换器)**将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电信号。
-
载波调制
- 使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WiFi 4/5/6核心技术):
- 将数据分割到多个正交子载波上并行传输,抗多径干扰能力强。
- 高阶调制(如WiFi 6的1024-QAM):每符号携带10比特数据,提升速率。
- 使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WiFi 4/5/6核心技术):
-
射频放大与发射
- 调制后的信号经**射频前端(PA功率放大器)**放大,通过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
- MIMO技术(多天线协同):
- 空间流:WiFi 6支持8×8 MIMO,8条独立数据流并行传输。
- 波束成形:动态调整天线相位,集中能量指向手机方向(信号强度提升3-5dB)。
三、无线信道传播
-
信号传播特性
- 路径损耗:信号强度随距离平方衰减(自由空间模型: L = 32.4 + 20 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