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SP中路由器RIP协议配置完整实验实验和命令解释
一、实验拓扑
二、配置命令
R1配置并先测试一下连通性
R1、R2和R3接口配置完后再测试连通性,直连路由可通
启动RIP进程,宣告直连网络
查看路由表,测试连通性
环回接口配置
三、命令解释及注意事项
配置命令逐行解释
- system-view: 从用户视图进入系统视图,可以执行更高级别的配置命令。
- sysname R1/R2: 修改设备名称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进入路由器物理接口配置视图。
- ip address 192.168.1.1 24: 为接口配置IP地址,24表示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 interface LoopBack 0: 创建并进入环回接口视图,环回接口是虚拟接口,常用于测试和管理。
- rip 1: 启动RIP进程,1是进程号,可以自定义。
- version 2: 指定使用RIPv2版本,相比RIPv1支持VLSM和CIDR,并支持认证。
- network 192.168.1.0: 宣告直连网络,RIP会在这些网络接口上发送和接收路由更新。
- undo summary: 关闭自动汇总功能,确保精确路由传播。
- display rip 1 route: 显示RIP协议学习到的路由信息。
-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显示设备的路由表,包含所有已知路由。
- ping: 测试网络连通性的基本命令。
实验注意事项
- 确保所有接口物理状态和协议状态均为UP(使用`display interface brief`查看)
- RIP默认版本是RIPv1,实验中明确指定了version 2
- 环回接口默认是32位主机路由,在RIP中需要正确宣告
- 使用`undo summary`关闭自动汇总,确保路由精确传播
- RIP的默认更新周期是30秒,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看到完整路由
- 可以使用`debugging rip 1 packet`命令开启RIP报文调试(生产环境慎用)
通过以上配置,两台路由器能够通过RIP协议学习到对方的路由,并实现全网互通。
导航网址:http://www.xqnav.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