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软件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思维导图,快速理清全部文件
软件检测实验室在申请CNAS资质时,需要根据认可文件的要求,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明晰地展示组织架构、合理地安排人员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全面地覆盖认可文件要求的质量要素。这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作,涉及到的文件类型非常多,文件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非常清晰合理。本文我们一起通过几张逻辑关系图,帮助大家一起梳理一下庞大的质量管理体系。
下图按照分类囊括了,cnas软件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包含的内容。
落地到具体的文件上来讲,cnas软件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整体上可以分为四个层级: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文件这四个层级。
质量手册是统领性文件,全面介绍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一个要素。程序文件是针对质量手册中,具体的某一个质量要素更加具体的说明。作业指导书是比程序文件更进一步,是更加详细的操作说明。在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期间,少不了规范和科学的记录,记录的文件模板是最后一类。
质量手册指的是整个软件检测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大纲性文件,编写的依据为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程序文件是整个机构管理体系的二级文件,编写的依据为质量手册、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相关的条款。
作业指导书是cnas软件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三级文件,分为测试方法作业指导书和测试工具作业指导书。
测试方法作业指导书针对的是测试过程的方法;编写的依据为《系统与软件工程 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 第51 部 分 : 就 绪 可 用 软 件 产 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GB/T 25000.51-2016、GBT34944-2017 《Java语言源代码漏洞测试规范》等测试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测试工作作业指导书可以依据具体测试工具的使用手册。
最后一个层级是记录文件,记录文件又进一步分为技术记录和质量记录。技术记录指的是在软件测试过程中产生的记录。质量记录是质量活动中产生的记录,如管理评审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诸如管理评审计划、会议记录、管理评审报告等。
整个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质量要素经过盘点,梳理如下图:
后面的文章我们会继续针对每一部分的结构以及cnas软件检测实验室需要注意区分的关键点为大家展开介绍,欢迎大家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