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对点通信(Point-to-Point)”和“端对端通信(End-to-End)”
点对点通信(Point-to-Point)”和“端对端通信(End-to-End)”
📌 对比维度:
区别点 | 点对点通信(Point-to-Point) | 端对端通信(End-to-End) |
---|---|---|
核心概念 | 网络中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的直接通信链路 | 应用层两端之间的数据交换,数据经过网络但不被中间节点干预 |
关注层次 | 更偏向于物理层或数据链路层(底层连接) | 更偏向于传输层到应用层(高层通信) |
中间节点作用 | 可能仅负责转发或路由,但一般强调直接连接 | 存在中间节点(如路由器、交换机),但不理解或改动数据内容 |
应用例子 | 串口通信、Modem直连、蓝牙设备对接、VPN通道 | TCP/IP通信(如HTTP、SMTP等),加密传输(如TLS) |
通信方式 | 一对一、固定连接 | 一对一,但可以是逻辑路径(不需要直接连接) |
📌 举例说明:
-
点对点通信:两台计算机用一根网线直接连接,或两个嵌入式设备用串口线互连,这种没有中间设备的连接就是“点对点”。
-
端对端通信:你用浏览器访问网站(HTTP over TCP),虽然中间经过了多个路由器和服务器,但你和目标网站之间形成了一个端对端的会话连接,这是“端对端通信”。
PPP(点对点协议)是数据链路层(OSI Layer 2)的核心协议之一,主要用于直接连接的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如拨号上网、路由器间专线)。
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对点协议)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在两个直接连接的节点之间传输多种网络层协议的数据。它最早被用于通过电话线拨号连接互联网,如今仍应用于串口、VPN 和 DSL 等通信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