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嵌入式系统概论考点10互联网
第一章常考知识点有:
了解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分类、发展与应用,熟悉嵌入式系统的逻辑组成。
了解嵌入式处理芯片的主要类型,熟悉SoC的开发流程,理解IP核的重要意义。
熟悉中西文字的编码和数字文本的类型与处理,掌握数字图像的参数、文件格式及其主要应用。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组成,熟悉IP协议的主要内容,掌握互联网的组成和常用接入技术。
题型:
在考试中一般情况下会出现在选择题1-3(知识类型为理论型,需多记多背)。
1、IP协议与路由器
要想极大地发挥网络的作用又必须把许多同构或异构的网络互相连接起来,这就必须解决诸如计算机统一编址、数据包格式转换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使用TCP/IP中的IP协议(网络互连协议)和路由器(router)。
1、IP地址
TCP/IP中的IP协议定义了主机的概念,是指任何按照TCP/IP协议连接到网络的终端设备。如PC机、手机、平板电脑,也可以是服务器或网络打印机等其他设备;所有主机使用一种统一格式的地址(简称IP地址)进行标识。
-
IP协议第4版(简称IPv4)规定,每个IP地址使用4 B (32个二进制位)表示,其中包含有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前者用来指明主机所从属的物理网络的编号(称为网络号),后者是主机在所属物理网络中的编号(称为主机号)。
-
一个IP地址可有4个十进制数来表示,每个十进制数对应IP地址中的一个字节,十进制数之间采用小数点予以分隔,这种方式被称为“点分十进制”;例如: 26.10. 35. 48。
-
一个IP地址可分为A类、B类、C类3个基本类。 C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多,适用于小规模的局域网络,每个网络最多只能包含254台计算机。另有两类分别作为组播地址和备用地址(D类和E类)。
-
IPv4中地址长度仅为32位,只有大约36亿个地址可用。2011年年初国际组织ICANN宣布地址已全部分配完毕。新的第6版IP协议(IPv6)已经把IP地址的长度扩展到128位,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IP地址。
2、IP数据报
互联的各个物理网络,它们使用的数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