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变量】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DID(2007-2024年)
数据简介:随着央行数字货币(CBDC)逐渐成为全球金融创新的焦点,多个国家纷纷加快布局步伐,而中国在该领域的探索尤为突出。早在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便着手开展数字人民币(e-CNY)的研发工作,并于五年后进入实际测试阶段,试图通过技术创新优化金融服务的包容性与支付系统效能。至2022年,该项目的试验范围已分阶段扩展至全国15个省级行政区、23个重点区域,构建起以核心都市圈为基点、联动周边经济带的试验框架。各试验区结合前沿技术开发,在普惠性金融服务、国际结算系统升级、智能合约商业化等领域开展实践,形成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数字化货币应用模式。
在试点区域的遴选上,中国采取了分层推进策略,优先选择具有经济辐射效应和地域示范作用的重点区域。首轮测试于2019年末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北京冬奥会场景启动,次年11月第二轮扩展至上海、海南、长沙等6个区域,2022年4月第三轮新增天津、重庆、广州等11个城市。各试点区域结合自身禀赋打造特色应用生态:深圳着重开发政务数字化场景与国际支付通道,苏州试验区块链合约技术在产业链金融中的落地,成都构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上海加速数字货币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协同创新。特别是中西部试验区通过完善传统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有效增强了基层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参考曹惠芳、赵全厚和杨刚强(2023)的研究设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评估政策效应。定义Treat变量为试点城市虚拟变量(获批城市取1,否则为0),Post变量为时间虚拟变量(试点年份及之后取1)。考虑到部分城市在年底获批(如2022年12月批次),政策效应滞后至次年生效。核心解释变量DID(Treat×Post)捕捉试点政策的净效应,被解释变量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中的使用深度指标,控制变量涵盖人均GDP对数、金融发展水平、城镇化率等区域经济特征。
经过调查研究,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获批城市(含特色新区)名单及获批时间列表(节选)呈现于下:
数据来源:2019年-2024年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数字人名币试点城市情况陆续发布的函[/table]数字人民试点地区中,雄安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由于不属于市级范畴,东方市,琼海市,文昌市,万宁市,三沙市属于县级市,此数据仅针对地级市,故上述地区没有整合进表格中,另外,本数据集同时参照上述论文中的方法,选取31个省份(剔除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另外,遵循该城市是9月份之后成为试点城市归为下一年的原则。
时间跨度:2007-2024年
数据层级:地市级
包含指标:
统计年度 | 城市名称 | 城市代码 | 省份 | 省份代码 | treat | time | DID |
样例数据:
下载链接: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li514006030/90768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