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化的旅游内核
湘西凤凰古城、北京非常有文艺氛围的方家胡同都在被改造翻新为现代的其他城市范式式的样式。
什么意思呢?很多古城的老房子,从外面看,很古老、很漂亮,但是进去以后,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整座房子已经被完全掏空重建过,只剩下外面一张皮还是原来的,从房间的装修和装饰上看,你能感觉到老板还是用了心的,也许是过于用心了,画风是什么样的呢?一种在中国各类古镇、老城区、旅游景点常见的那种小清新式的所谓“文艺审美”。在山海关、在其他的某些城市,原生态的被破坏掩埋,文艺化的审美创造了一篇到处一致的集装箱情趣。各地的装修风格变得几乎一模一样,出差过去不过看了一个皮,内在的东西都没了,被同质化了。
这种“文艺”跟湘西无关,跟江南无关,跟大理洱海什么的也无关,只跟那些侵入、破坏这些古镇的外来店主,以及他们目标客户群的失败品位有关。
而这种品位的牛就在于,它的巨大生命力和传染性,不管你把它移植到什么地方,它都能马上生根发芽,并且迅速地把全国各地的游客吸引过来,然后彻底淹没和摧毁原来的东西。
你在南锣鼓巷吃的“老北京臭豆腐”,跟你在田子坊吃的“老上海臭豆腐”,跟你在凤凰古城吃的“苗族传统臭豆腐”都是一种东西。
九十年代,走到哪里都是招待所;现在,走到哪里都是金碧辉煌的商场、特色美食街、星级酒店。
真正的放假休闲和走到哪里都是蓝天白云同质化的内饰是不一样的。同质化的旅游内核就是过度消费现代的便捷,淡化了文化和旧习惯的层次和立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