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侥幸,拥抱变化
去年下半年的时候参与了个项目,负责下层软件,上层的X同事说电流采样接口不能采样。我感到很奇怪,第一时间自测了提供的接口,发现在单板测试上是OK的:查看了相关的ADC和DMA配置,以及底层寄存器的数值和状态,各层的数值,转换前后的结果,确认了自身的交付质量。然后到X同事的现场去看看,大家的环境具体有什么差异?
去到现场马上就确认了环境,X同事那里连台架都没有,也是单板。排查的时候发现X同事有三个问题:
- 表达问题:事实并非电流采样接口无法使用,而是使用方法错误。
- 编程基础问题:电流采样接口的入参是通过变量取地址的方式进去取出电流的值,他没有对变量进行取地址,能不跑飞已经很不错了。
- CV问题:也就是复制粘贴,代码和交付文档里面已经注明了每个接口的调用方法,使用说明,需要的入参和返回值要求,以及编写了一个测试文件。简单来说,他只需要把测试文件的接口复制粘贴出来就能正确采样。
以上这些都是X同事的个人能力问题,我是可以直接开怼的,看在对方态度良好的份上,手把手教了怎么修改,确认采集正常之后才离开现场。后来X同事在线上问了几遍类似的其他问题,我也做了技术支持,也是好心劝对方先学学C语言,有个编程基础后续也好开展工作。
这个月中旬,X同事突然在群里发难,要求我解决“电流不能采样”的问题,发现是他自己把代码改到因为语法问题编译不过了。半年过去,之前的三个问题都还没改正,态度还这么恶劣。
经过多方打探,发现从对方的视野来看,是非常符合历史的表现。因为对方整个组,甚至整个大部门,以前都是处于纯管理的角色。公司把任务分派给他们,他们再把任务分派给供应商,他们只需要管理供应商,出了问题不需要自己进行实际解决,有下面的供应商加班加点。公司也从来不关心事情到底是他们自己干成的还是给到供应商干成的,只要有了想要的结果就好。
后来公司转型,资金比较紧张,为了节省成本,将一部分原本外包给供应商的工作收归本公司。没有了供应商支持,X同事所在的部门就要面临自己亲自干活的境地了。由于公司招聘的时候对人员素质有一定的要求,大部分的人面对新的变化都能逐渐适应,难免也会出现少部分像X同事这样的漏网之鱼。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浪潮中,会有各种各样德不配位的水货,也有可能我们会被潮水推到一个高于自己能力的位置上。我们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想当X同事这样的人,没有拥抱变化的心态,在不配的位置上苟且。可以得知的是,X同事的同届和同龄人大多都比他要高出好几个职级,有些已经在担任部门领导了,他仍然背着比最底层同事高一点的职级,跟最底层同事干着一样的活,以前比他职级低的人也爬到了他的头上,导致他的位置十分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