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Trae 配置C++ 编译
Trae配置c++编译
- 零 CMake 编译C++
- 0.1 下载安装
- 0.2 安装设置
- 0.3 三种编译方式(见 下文 一 二 三)
- 0.4 调试 (见 下文四)
 
- 一 使用MSVC方式编译
- 1.1 安装编译环境
- 1.2安装插件
- 1.3 设置文件
 
- 二 使用GCC方式
- 2.1 安装编译环境
- 2.1.1下载:[MinGw](https://gcc-mcf.lhmouse.com/)
- 2.1.2安装:(以ucrt为例)
 
- 2.2安装插件
- 2.3 配置文件
 
- 三 使用Clang方式
- 3.1安装LLVM
- 3.2插件
- 3.3 配置文件
 
- 四 开始编译和调试
- 4.1 项目新增CMakeLists.txt文件
- 4.2 CMakeTool插件开始编译
- 1. CMakeTool插件
- 2. 选择编译器,生成构建文件()
- 3. 生成exe:
- 4. 调试
 
 
零 CMake 编译C++
0.1 下载安装
本文章使用Trae编译C++需要先安装CMake
 下载 CMake地址
0.2 安装设置
- 设置 环境变量:Path
 开始->设置->系统->高级系统设置->“环境变量” ->Path增加如下路径
  
- 测试安装
 c:\>cmake --versioncmake version 3.31.7
0.3 三种编译方式(见 下文 一 二 三)
- 使用MSVC方式编译
- 使用GCC方式
- 使用LLVM(Clang)方式编译
0.4 调试 (见 下文四)
一 使用MSVC方式编译
1.1 安装编译环境
下载地址 vs_installer
 使用vs_installer 中的 C++编译选项

 安装完成后在开始菜单,在搜索框键入dev后出现提示如下.
| 版本 | |
|---|---|
| vs2019 |  | 
| vs2022 |  | 
1.2安装插件
- C/C++ (微软官方)(当前已经不能使用)
- CMake (twxs)
- CMake Tools(ms-vscode)
1.3 设置文件
暂时未能调试,所以暂缺
二 使用GCC方式
2.1 安装编译环境
2.1.1下载:MinGw
1.ucrt 是比较新的
 2.msvcrt是兼容老版本
2.1.2安装:(以ucrt为例)
1.解压缩到D盘(笔者解压路径为 d:\Code\CodeTool\ucrt64)
 
 2.设置环境变量
| 1 | 新增变量 MinGW_HOME  | 
| 2. | 系统变量Path增加如下内容  开始->设置->系统->高级系统设置->“环境变量”->Path | 
2.2安装插件
- CMake (twxs)
- CMake Tools(ms-vscode)
- C/C++ Debug(KylinIdeTeam)
2.3 配置文件
- launch.json 调试设置
 .vscode目录下添加launch.json文件如下
 下面的cpp3需要手动改为自己的exe名称
{"version": "0.2.0","configurations": [{"name": "Debug with GDB","type": "cppdbg","request": "launch","program": "${workspaceFolder}/bin/cpp3.exe","args": [],"cwd": "${workspaceFolder}","MIMode": "gdb",}]
}
2.settings.json
 .vscode目录下添加settings.json
{"files.associations": {"xlocmes": "cpp","istream": "cpp","ostream": "cpp","xiosbase": "cpp","xutility": "cpp"}
}
三 使用Clang方式
3.1安装LLVM
- 下载
 地址 LLVM
  
- 设置
 笔者安装的路径为D:\Code\CodeTool\LLVM
 开始->设置->系统->高级系统设置->“环境变量” ->Path增加如下路径
  
3.2插件
- CMake (twxs)
- CMake Tools(ms-vscode)
- Clangd(llvm-ms-code)
- Codelldb(vadimcn)
3.3 配置文件
- launch.json 调试设置
 .vscode目录下添加launch.json文件如下
 下面的cpp3需要手动改为自己的exe名称
{"version": "0.2.0","configurations": [{"name": "Debug with LLDB","type": "lldb","request": "launch","program": "${workspaceFolder}/bin/cpp3.exe","args": [],"cwd": "${workspaceFolder}"} ]
}
2.settings.json
 .vscode目录下添加settings.json
{"files.associations": {"xlocmes": "cpp","istream": "cpp","ostream": "cpp","xiosbase": "cpp","xutility": "cpp"}
}
四 开始编译和调试
4.1 项目新增CMakeLists.txt文件
项目名称 cpp3
 c++版本 c++17
# CMake 最低版本要求
cmake_minimum_required(VERSION 3.10)# 项目名称
project(cpp3)# 设置C++标准
set(CMAKE_CXX_STANDARD 17)
set(CMAKE_CXX_STANDARD_REQUIRED ON)# 添加可执行文件
add_executable(${PROJECT_NAME} main.cpp)# 设置输出目录
set(EXECUTABLE_OUTPUT_PATH ${PROJECT_SOURCE_DIR}/bin)# 添加头文件搜索路径
include_directories(${PROJECT_SOURCE_DIR}/include)# 添加库文件搜索路径
link_directories(${PROJECT_SOURCE_DIR}/lib)
4.2 CMakeTool插件开始编译
1. CMakeTool插件
①打开CMakeTool插件:
 ②选择编译器 见图2
 ③ 编译选项 Debug Release等
 
2. 选择编译器,生成构建文件()
a. 首次可以使用扫描本机编译器
 ④ 扫描本机的编译器:
 b. 下面可以切换编译器,生成构建文件
 ⑤Clang++ 编译器 (生成build.ninja)
 ⑥vs2019(vs:sln+vcproj )
 ⑦vs2022(vs:sln+vcproj )
 GCC 15.0.1(Makefile)
 选择编译器后会生成构建文件 1.LLVM:build.ninja /2.vs:sln+vcproj / 3.MinGw:Makefile 等构建文件
 
3. 生成exe:
状态栏下点击"生成",会根据构建文件(sln/build.ninja/makefile)去生成exe
 
4. 调试
a.增加main.cpp上断点
 b.⑧点击调试页面
 c.选择调试器
 ⑨LLDB调试 (对应launch.json的"Debug with LLDB",使用build.ninja编译exe)
 ⑩g++编译(对应Launch.json的"Debug whit GDB",使用makefile编译的exe)
 d.再点击那个调试按钮(小虫子)
 
 5.清理
 每次更换编译器,可以先执行清理缓存(见下图) ,再执行 3.生成 4.调试
 
